清穿之荣宪公主很忙(47)
“诶,我鱼竿呢?”
五月初五,端午节。
文武百官被分成了两支队伍,将于护城河的一处支流进行赛龙舟比赛。康熙果然准允了宜妃的提议,将比赛举办在了宫外。
百姓们何时见过这等盛事,要知道朝中官员他们认都认不完,更遑论看他们光着膀子划龙舟。那必须夹道欢呼,热烈观看啊!
容仙乖乖地跟在康熙身后,身边是拉着自己手的太子。至于大公主和大阿哥,则是跟在惠嫔身旁。太皇天后和皇太后都懒得出宫凑热闹,她们年轻的时候折腾过了,如今就喜欢清净。
倒是被禁足的贵妃,因着皇太后的求情,加之其父佟国维现在正是被需要之时,终于得以在此特殊的一天出来。
这场本该由她操办完成的盛世落到了宜妃手上,贵妃看宜妃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宜妃如今盛宠在握,却丝毫不见骄横跋扈之姿,对着贵妃左一口“姐姐”,右一口“姐姐”的,喊得贵妃脸色更不好看了。
高位妃嫔都跟着出宫了,容仙惊讶的发现人群中还有一个很低调的人,低调的让人忽略了她仅仅贵人的身份怎么也跟着出了宫。
这会儿比赛还没开始,老康正在做开幕式发言。容仙就想悄摸着溜去乌雅氏身旁,忘记了自己的手被小太子抓着。她一动,太子就有所察觉地转过头看她。
“二姐?”
上面皇阿玛正在讲话,下面谁都不敢动。容仙这一动可就太明显了,太子忙拉住人。
容仙:好吧,主要是老康的讲话太有氛围感,让她梦回现代领导发言,不自觉就想干点其他的打发时间。
好不容易挨到康熙说完,比赛终于要开始了,现场响起百姓们激烈的欢呼声,氛围一下子就被炒了起来。容仙趁着众人都激动难耐的时候,顺着一排排侍卫,摸到了乌雅氏身旁。
小太子不放心也一起跟着,他不认识乌雅氏,主要是乌雅氏从来没来过乾清宫,他没见过。
但乌雅氏认识小太子,见二公主和小太子都朝着自己的方向而来,不知为什么,乌雅氏有种感觉——他们是来找她的。
她甚至都不需要看自己左右两边站着的是谁,就是这么自信。
果然,二公主站在她跟前就不走了,
“乌雅贵人怎么也跟着出来了?身体可好些了?”
乌雅氏低头笑着回答容仙:“劳二公主惦念,我的身子已经养好了。皇上说偶尔见见宫外的景色也挺好。”
说到皇帝的时候乌雅氏眉间闪过一丝甜蜜,容仙眨眼也朝乌雅氏绽放了个笑容,随后看到她身后的宫人,才惊讶问她:
“咦?怎么不见巧蕊?”
乌雅氏眼神一变,二人眼波流转间暗潮涌动。好一会儿乌雅氏才叹了口气,
“那丫头命不好,年前挨了板子一直没好好养伤,冬日里一场风寒去了。”
容仙捂嘴:
“哎呀,那可真可惜啊!花一样的年纪就这样没了,娘娘可得照顾好自己,别再轻易生病了。”
小太子在一边看着,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气氛怪怪的。就好像二姐在和乌雅贵人说他不知道的哑谜一般。他听得云里雾里,这两人却聊得开心。
没说多久,荣嫔派人来叫走了容仙。乌雅氏看着小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她到现在都不知道为什么当初二公主回来提点自己,但不管怎么样这份情她都记得。如果没有二公主点醒她,也许她早就成了贵妃脚下的一滩血。
容仙回到荣嫔身边的时候,比赛已经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她也被火热的气氛所感染,趴在栏杆处为自己看好的队伍呐喊助威。
春风拂面吹,两岸柳条已抽出嫩绿新芽。百姓们站在柳树下为比赛中的官员们摇旗呐喊,由御林军和御前侍卫隔开的皇室人员也没了往日矜持,他们就和普通百姓一般笑着喊着。
这番美好景象倒真是应了宜妃“与民同乐”的初衷。
白天过得很热烈,晚上的晚宴自然要回宫里。大概端午真的是个好日子,晚宴上乌雅氏忽然在给皇帝敬酒的时候晕倒。还好太医就在外边外臣席上吃酒,进来一把脉,喜气就冲上了脸。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乌雅贵人已有两个月的身孕。”
一语震惊在座众人,更是有不少人将目光悄悄投向康熙左边第一位的宜妃。不过宜妃面色平静,看不出其心情。
右边的贵妃倒是肉眼可见的沉了脸,众人想到这位抱养的正是乌雅氏的儿子,而乌雅氏当初也是贵妃宫里的,神情都有些微妙。
不管别人什么心情,康熙肯定是最高兴的那个。
确定了乌雅氏是太累了才会晕倒,腹中胎儿没事,康熙龙颜大悦,
“值此佳节,乌雅氏又传出喜讯。梁九功,传朕口谕,乌雅氏贤良淑真,育嗣有功……晋为嫔位,封号德。”
乌雅氏醒来就听见这句,忙在宫女的搀扶下起身行跪礼谢恩。康熙亲自走过去扶起了德嫔,
“怜……” 差点叫了德嫔的闺名,康熙顿了顿,“今天你也累一天了,先回去歇着吧。朕一会儿就来看你。”
这话所有人都听见了,目送德嫔离席的眼神羡慕嫉妒恨一样不少。特别是贵妃,她本就是特赦出来的。若按照祖制,端午这天皇帝是要去中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