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病弱摄政王(133)CP+番外
“久闻裴王与梁王不合,可此事事关重大,摄政王不该因私误国。”
杜卓拢袖一礼,言谈间,竟将二王不合之事闹上了朝堂,又将裴醉推拒李昀主审归咎于私人恩怨。
“杜都给事中轻信坊间传闻,实在是没个言官御史的样子。”裴醉冷哼一声。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臣斗胆,摄政王近来行事,确实有些...不拘小节了。”杜卓神色倨傲,显然是对摄政王这些年的以权乱朝十分不满。
李临见他裴皇兄的脸色着实难看,却又见堂下剑拔弩张的气势实在骇人,进退两难间,把烫手山芋丢给了李昀。
他委屈巴巴地看着李昀:“梁皇兄,你怎么想?”
李昀终于缓缓抬头,视线轻轻触碰了裴醉那苍白的侧脸,便又移开。
他拱手恭敬一礼,温声和缓道:“臣资历尚浅,不足以担任三司主审。”
裴醉绷得极紧地脊背微微松了松。
却又听得李昀淡淡道:“不过,臣愿协助三司审案,愿为陛下分忧。”
李临十分喜欢梁皇兄这谁也不得罪的做法,立刻道:“好!那朕就交给梁皇兄啦!”
李昀恭敬垂首:“多谢陛下信任。”
裴醉缓缓起身,眼眸已经冷若冰霜。
“既是如此,此人,便下诏狱,由天威卫来审。”裴醉转身拱手朝李临道,“陛下觉得如何?”
“好。”李临正想抱着裴醉撒娇,却看见他裴皇兄脸上冷得冻死人的表情,他有些不乐意了,缓缓收回了手。
王安和一共只说了两句话,便拢了袖口在一旁看戏。
待圣上金口一开,他立刻躬身高喊:“陛下圣明。”
宣承野跪在地上,重重叩了一个头。
手腕上的枷锁痕迹很深,弯腰叩首时,白皙的手腕从破旧的战铠下滑了出来,那血痕皮肉骇人地翻着。
“多谢陛下。”他声音粗重,额头贴在冰冷的地面上,脊背是军人的铁骨铮铮,“多谢殿下。”
裴醉没去看他,只垂眼朝年幼天子笑了笑,伸手握着他白嫩的小手,亲自送了他回寝殿。
而李昀却留了下来,与刻意缓步慢行的王安和并肩走出议事殿。
二人站在议事殿外的白玉栏杆外,借大雨掩映身影。
“殿下身体不适,却被下官临时请入宫中参事,下官实在是心有愧疚。”王安和道。
李昀极慢地看了王安和那淡然温缓的笑容,抿了抿唇:“太傅,此信来得蹊跷。依照贾总兵那滴水不漏的性格,定不会直接将这些事写于纸上,还堂而皇之地派人寄给了宋尚书。印戳与纸张越看起来毫无破绽,此事便越可疑。还有那账目,每一笔账目,从万两到五钱,事无巨细地记录在案,真得有些过了头,便假了。”
“殿下游历三年,果真成长了许多。”王安和欣慰地捻须颔首,狐狸眼睛微微上扬,“账目信函只是个引子,是真是假本就无所谓,只要,信上所书皆事实便好。”
李昀手指轻轻摸着潮湿冰凉的玉栏杆,沉吟片刻。
“太傅借一纸假密函,将真兵败一事揭开,又将宋尚书送进三司,目的是将宋尚书的贪污之事昭白天下,意在兵部尚书之位。而曹都给事中...”
“宋之远在兵部呆得太久了,已经忘了,当年是谁将他提拔到中枢的。也忘了,这应有的为官之道。至于曹化。”王安和放轻了语气,宛如品茶般悠闲,“的确不配在六科任职。”
李昀静静地看着王安和。
“殿下,您有话尽可直说。”王安和心知李昀心中有话,便笑道。
李昀扶着冰凉的白玉栏杆,雨水划过指缝,抓不住的流逝。
他缓缓垂眸,道:“今日之事,您与兄长是否早就知晓?此信,究竟出自兄长的手笔,还是...您?”
王安和赞赏道:“此信,下官并未插手。”
李昀攥着栏杆的手紧了紧。
“我以为,老师与兄长不合。”
“天下人皆以为,摄政王与殿下不合。”
李昀转身看向王安和,右手攥着潮湿的凉玉栏杆,眸光藏着凝重。
王安和见李昀执着地用目光追问,笑了。
“这世上哪有永远的敌人?”他笑道,“殿下熟读史书,该知道,天下熙攘,利字当头。”
王安和亦搭手上了栏杆。
“裴王想要把贾厄从总兵位置上拉下来,而下官亦有心肃清朝政蛀虫。既有共同利益,自是一拍即合。”
李昀眸光微垂,低声应是。
王安和站在他身侧,敛了笑意,望向远处层叠金殿,捻须道:“这朝堂上,每个人都有私心和软肋。若是能握紧他们的弱点,天下无不可做之事。”
李昀抬眼,眼帘映着暴雨,神色晦暗。
“那,太傅的私心,可敢告知学生?”
王安和笑着拢袖,轻缓一礼:“下官一生为大庆计,不敢有半点私心。”
第61章 入局(二)
“皇兄,你今日好凶。”李临换了寝衣,委屈地拉着裴醉的绛紫广袖不肯松手。
“臣失仪了。”裴醉坐在龙床边的矮凳上,替李临拉了被子,轻声安慰道,“请陛下恕罪。”
“哦。”李临仍是不太高兴,小小的身子缩进了锦绣龙纹棉被里,手脚冰凉,“皇兄今日还一直盯着梁皇兄看,都不管朕了。”
裴醉哑然失笑,他轻轻握着李临的手,耐心地一遍遍开导着那年幼的天子,直到那双手渐渐转回了暖意。
小团子一点点高兴了起来。
他伸手软乎乎地要一个怀抱和夸奖。
“皇兄,朕今日做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