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攻略病弱摄政王(15)CP+番外

作者: 茶叶二两 阅读记录

温良月色映一袭青衫,那人眉目温柔却坚定。

君子有节,如竹潇潇。

五年的江湖风雨,把李元晦那本就温文尔雅的眉眼打磨得更加温润沉着,却又平添了些锋芒与坚定。

“好,为兄放你去。”裴醉哑声答应,只是五指缓缓收紧,攥得李昀手腕生疼。

李昀将白皙修长的手搭在那人冰凉的手背上。

“放心。”

裴醉锐利的目光扫过焦成,压低嗓音道:“既然谈知府有意收回巡城兵马与手中权力,那便让本王看看他能做到什么地步吧。”

焦成眼神一凝,压着兴奋,粗着嗓子称‘是’。

李昀被请上了轿,四周被身着普通皂衣的巡城衙卫簇拥着,由外城北郭的暗巷一路缓缓而行,由中城街巷到了府衙门口。

上面方正的‘望台漕运司部’几个大字,压金底纹,在两盏宫灯的映衬下,显得肃穆而庄严。

申行将地点选在了漕运司衙门,而非望台的文林王府,已经展示出了他的诚意。

他并非要对自己出手,只是有利益要谈罢了。

李昀缓缓呼出一口气,右手拿着一把精致折扇,轻轻撩起衣摆,在衙役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向后衙屋舍。

漕运司坐北朝南,东西两院内各八个朱檐灰瓦矮阁。

李昀被请到了西院的暖阁中,木门早已敞开,当中坐了一人,身着朱色公服,胡须花白,对着烛火仍在禀笔疾书。

闻得脚步声,他缓缓抬起头,脸上不染风霜,看不出将近五十的年纪。

“殿下。”申行声音低缓,礼数却周全,笑着朝他拱手道,“怎么有空到望台来?”

“昀并非特意前来叨扰。”李昀亦朝他回礼,“只是途径望台,漕运不通,只好在此暂住。”

“殿下说哪里话。”申行摇摇头,“这三年来,老夫日日盼着殿下前来,为的就是祝贺殿下洗清肩上冤屈。”

李昀垂了目光,轻笑道:“多谢王爷。”

“快入座。”

申行抬手,将他请入左边下首坐,自己也从居中案台前缓缓迈步出来,自然而然地坐到他对面的红木圈椅中。

大庆,亲王和异姓王及其后代,受皇俸供养,而不必非要入仕做官。

实为‘食禄不治事’。

文林王申行是大庆异姓王中唯一一个受了祖辈荫萌,却仍能通过科举入仕,而一路凭借家室和学识坐到漕运总督之位的王爷。

若没有收到文林世子申高阳的信函,李昀压根就不会想到,这位他尊敬多年的老王爷,竟然也会与江南清林官官相护勾结密谋。

衙役跨刀前来,手中却是两盏茶。

李昀缓缓接过茶盏,轻轻掀开盖子,随手刮着水珠,并不品茶。

申行也没强求,他喝了一口,润润嗓子,又接着道:“殿下今日在码头露了身份,实在是太过冒险。望台常年有清纶教匪徒盘踞,殿下身边没人护着,若让贼人趁机绑架了殿下,又如何是好?”

李昀面带羞惭,低声道:“是昀思虑不周了。只是水患之事,非同小可,昀一时情急,还望王爷见谅。”

申行忙将李昀交叠的双手扶了起来,慈爱地笑道:“殿下自幼与小儿高阳相交甚好,实在是不必如此客气。”

李昀抬眼,见申行似乎只是随口一提,便也淡淡称‘是’,两人寒暄片刻,便又各自落座。

“我听通判提了一句,说陈琛今日似乎得了殿下青眼。”申行笑着摇摇头,“陈琛也算我的左膀右臂,就是性子直了点,嘴快了些。若他有什么思虑不周全的地方,还请殿下多多海涵。”

申行这话,便是拿今日码头,米粮混砂,淮源府运粮船的事来试探李昀,看他是否真的有心要下手管一管。

李昀便也跟他绕着圈子,道:“陈总河官性格直爽,待人亲和,昀倒觉得他可堪大用。”

“自然,自然。”这等小事,申行便给了他这个面子,“陈总河官连日修河堤,也算是功劳一件。本官日后定会将此功劳禀报工部,替他多筹谋些。”

“王爷果真如传言一般,御下有方,待民如子。”李昀继续向前递了话头,温声笑道,“实乃望台百姓之福。”

“哦?”申行身子微微向前倾,“王爷从哪里听到的传言?”

“本王亲眼所见,还能有虚?”

申行捻须,眼中蕴着精光:“殿下是指,今日码头事?”

李昀慢慢展开折扇,扇面一副泼墨山水,他手腕微晃,扇送清风。

“米粮中搀砂,实在是令人忧心。”李昀眉心微蹙,“此事倒真是棘手。”

申行立刻便附和,义正言辞又痛心疾首道:“小小督运官也敢偷换米粮,私吞秋税,实在是胆大妄为!”

李昀暗叹一口气。

他果然还是要保下淮源府盖家。

“来人!”

申行气得胸口起伏,脸也涨得微红,抖着手,朝着门外静候的衙卫道:“把那个胆大妄为的督运官给本王押上来。”

李昀一把拢了折扇,眉头紧蹙,抬手阻止道:“王爷,天色已晚,不如等明日再审也来得及。”

申行手也不抖了,脸也不红了,气息慢慢喘匀,又将手搁到圈椅扶手处,调整了一下坐姿,微微叹息:“此等黑心的督运官,殿下还要容情?”

李昀淡笑:“并非如此。只是事情尚未查清,倒也不必如此着急审问。”

“此事暂且不急,那,摄政王呢?”申行唇边笑意渐渐扩大。

李昀捏着折扇的手一紧,容色不改,淡淡道:“摄政王?他不是在承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