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攻略病弱摄政王(182)CP+番外

作者: 茶叶二两 阅读记录

高功扯着脖子,左右寻着钟山,却只看见了温文儒雅的黄学正,便知道那老滑头又不知道藏到哪个犄角旮旯里了。

“钟祭酒...今日休沐?”

黄学正笑道:“祭酒身在凡俗笼,心向自由尘,实在是日日皆休沐。”

钟山红着老脸,满意地点了点头。

妙哉。

嗯?

这小学正是在骂本官不干正事儿?!

高功有一肚子的话要找钟山谈,可这话不能为外人道,他脸色急得发青,不知道为什么之前怂恿国子监学生静坐的钟山,现在却躲成了一只缩头乌龟。

尽管他眼下依附着王安和,但他总觉得心内不安;即使崔家盖家已经日薄西山,他手中的田地权势前所未有的高涨,可站在这高峰顶端,他反而夜不能寐,总觉得下一刻便要粉身碎骨。

摄政王没死成,甚至没被下狱,只不疼不痒地关在府里,连手中的兵权都没有被夺走,这算哪门子幽禁?!

还有,另一头,梁王急着向吏部案卷下手,竟然趁着摄政王大权旁落时,拉拢到了杨文睿那个老古板站在他那边,简直是多了一个不要命的出头棒槌。

高功想起钟山数银票时的眉开眼笑,还有那站在朝堂上打瞌睡的敷衍了事,实在是不觉得他有狗屁上进心,愿意掺和到两王争权,甚至是皇权易位一事里。

念及此,他铁青的脸色稍微好看了点。

他从袖口里拿出一封黄皮信封,捏着封口,郑重地递给了钟山:“请祭酒亲启,有急事。”

黄学正笑着颔首,恭敬地接过了那信封。

“大人!!”

高功身旁的小厮急匆匆地赶来,极低地在高功身侧耳语。

本是脸色铁青的高功,蓦地脸色黑成了墨。

这梁王,竟把十五考功令史尽数抬到了部里,专门请了院判挨个诊治,甚至自掏腰包贴补了茶水钱和药费。

这带着礼数的蛮不讲理,实在是让人无法明着骂,只能暗着恨。

高功拢了一礼,急匆匆地离开。

钟山小心翼翼地探了半个头,见高功真的走了,才长舒了一口气,拨弄着脑袋上的松针,下了一场绿毛雨。

他用二指展开那薄薄一张熟宣,捻须道:“果然。”

黄学正没多问,大概也能猜到,是高功希望钟山继续将国子监贡生将捐学令愤怒余韵再扬一把火,加上摄政王不尊太后,大逆不道,又滥杀朝廷官员,无视法纪。这三座大山若能死死地扣在摄政王的背上,他便再也翻不了身。

他微微抬眼,看见钟山只将信揣进了袖口中,没当回事。

“大人为何躲着高侍郎?”

“你还小。这朝堂上啊,该打瞌睡,绝不能清醒;该偷懒,绝不能用功;能浑水摸鱼,绝不拨乱反正。”钟山揣袖慈祥地呵呵笑了,“此乃,为官之道。”

“捐学一令,大人从未出言反驳;可众学子静坐弹劾摄政王大罪,大人亦不反对。大人,究竟是摄政王一派,还是清林一党?”

钟山吃饱餍足的笑眼微微张开了一条缝,似乎很是惊讶,这黄学正竟会将这话这般露骨地问了出来。

可,情理之中。

没出过国子监的小学正,还保存着耿直赤子心,这很好。

文人学士,便当如此。

“那黄学正,你又站在哪边?”钟山揣袖打了个喷嚏,揉了红鼻子。

黄学正犹豫了片刻,从袖口中取出一张夹竹纹宣纸,上面的字迹清秀方正,落笔不促。

“哦,梁王殿下啊。”钟山呵呵笑着,“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捐学令。”黄学正抿了抿唇角,见钟山仍是一副慈祥的笑容,才继续说道,“彼时,我与同窗皆反对捐学一令,可,有一日在街上偶遇梁王殿下,与殿下对谈半日,竟...竟有些赞同梁王殿下所言。”

“嗯?梁王殿下说什么了?”钟山有点好奇。

黄学正神色憧憬,似是想起那日李昀被夕阳余烬映得极为耀眼的颀长身影,他心中也有一团火,静静地自心底烧了起来。

“捐学一令虽有弊端,可此乃非常时期行非常事,不可固守陈腐旧例,否则,大庆便如空心腐木,终有一日,在一片盛世和乐中轰然崩塌。”

时隔数日,再念起李昀那如玉石坠地有声的言语,仍是觉得心神激荡。

“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而君子,不器,则为道。”黄学正怔怔地重复着,声音越发清亮,“道者,不拘泥世俗,不受限礼法。裴王有忧国之心,行事不问生前身后名,岂敢不谓君子也?”

钟山笑着捻须。

“黄学正,也这么认为?”

黄学正摇了摇头,却笑得释然:“摄政王此令,功在当下,却无法利于春秋。即便如此,王爷此举,也并非谋私,而我等静坐,才是自私。听闻梁王殿下一席话,下官实在是愧疚到没脸见人了。”

钟山点了点头,慢吞吞地打了个呵欠,背着手,接着擦那琉璃牌坊。

黄学正没等到钟祭酒的劝阻或称赞,有些懵。

他试探地上前半步,弯腰行了半礼:“大人,可有什么话对学生说?”

“啊?”钟山眨了眨眼,“你想得很明白,还要我说什么?”

黄学正也对他眨了眨眼:“大人,不规劝下官?”

钟山哈了口气,仔仔细细地擦着琉璃牌坊的白玉柱墩子,轻描淡写地说道:“这国子监里,读的是书,修的是心。心之所向,怎么会有对错是非?既无对错,何必规劝?”

“可...”

“你不是问我,为何不阻止士子静坐,也不阻止摄政王伤静坐士子吗?”钟山老眼昏花地指了指那道高高的集贤门,“门内书海,无对错,我不必管;门外宦海,有是非,我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