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攻略病弱摄政王(28)CP+番外

作者: 茶叶二两 阅读记录

陈琛身体一僵。

李昀却笑着道:“陈指挥使,裴王的意思是,练兵为当前要务,可与募兵同时进行。”

“募兵?”谈征皱了皱眉,“殿下的意思是,不限于军户子弟,如瓦匠、木匠等人,亦可入兵籍?”

“是。”李昀抬眼看裴醉,轻声问道,“裴王是否也是此意?”

裴醉含笑点头。

谈征沉默半晌。

“可有什么不妥?”

谈征看着裴醉,摇摇头:“殿下,早就没人想要入兵籍了。”

“我知道。”裴醉笑意微沉,“现在哪还有人愿意守着世袭军户的苦?”

“那...”

“其实此事我已经想了许久,只是一直不知道是否要这么做。”裴醉看向李昀,沉声道,“若,废除世袭军户呢?”

谈征一惊,竟然站了起来。

“殿下,三思!”

李昀目光垂着,右手大拇指摩挲着食指侧,显然是陷入了思索。

谈征见李昀竟然没阻止,眉心皱得更深。

“殿下,自太祖以来,便是世袭军户,每有一战,便由承启调将帅统领军队,此谓‘兵帅分离’,以保证军权在陛下的掌控中。下官以为,梁王殿下不应同意摄政王此等做法,否则,若再现藩王与将帅割据,又当如何?”

“你想在望台先试?”李昀看向裴醉。

“嗯。”裴醉看向陈琛,“当地募兵,统领你自己的兵,敢试试吗?”

陈琛还没说话,谈征便高声怒道:“殿下,莫非当真有不臣之心?”

裴醉猛地起身,眸色冰冷:“谈征,你大胆!”

李昀声音浅淡,悠悠飘在这剑拔弩张的二人中间:“如今,大庆边防没兵没钱没粮,被将帅割据,与被外敌入侵,又有何区别?”

裴醉扶着桌子缓缓坐下,抵着唇,压着咳嗽,脸色白了三分。

“何况。”李昀无奈道,“裴王的身体,也没办法领兵割据一方。”

裴醉一怔,摇着头笑了笑。

“可...”谈征仍想说些什么,却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罢了。

终究不是百年前的大庆了。

“也不急于这两月。”裴醉哑声道,“待回承启,本王与内阁大学士共同商议此事。”

“...殿下此行,不会太顺利。”谈征泼了一盆冷水,“下官一介正四品外官都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何况三司六部与内阁学士,还有那不计其数的京官与簪缨世家。”

“谈知府倒不必自谦。”李昀微笑道,“本王记得,令祖父曾任工部左侍郎。”

谈征怔了怔。

“...你说的,是谈怀?”裴醉蹙眉,“本王听说过谈侍郎治水一事。”

“二位殿下还记得。”谈征轻声道。

“谈侍郎被赦免后,如今可在望台?”

谈征摇摇头。

“祖父并未从刑部大牢里出来。”

第15章 过往

谈怀,永熹五年状元,先入翰林,后得罗首辅赏识,官拜工部左侍郎。

谈侍郎此人虽学识满腹,经纶盈袖,可从不参与党争,也不喜迎来送往。

清流一般都活不长,手中有权也握不久。

于是几年后,淮阳大水,谈怀被委命巡抚,理治水事。

谈怀治了三年,几乎日日住在堤坝上,与河工同吃同睡,可最后,还是被一场大水冲垮。

朝中弹劾的折子漫天,说谈怀只敛财,不治事。

只有罗首辅肯保他,这才勉强又拖了一年。

天下事都是先难后易,有了之前三年的经验,谈怀已经掌握了通河水流与泥沙淤积,正要付诸工程事。

可惜,天也不肯垂怜。

这最后一年,淮阳水患频发,几乎死了半城的百姓,直接将谈怀治水不利的罪名坐实,再也翻不了身。

谈怀被夺去官身,关进刑部大牢,一关便是十余年。

谈征垂了眼:“虽然最后祖父还是被赦免,但当年他得罪了司礼监的人,便将此事一直拖了下去。加之,祖父已经死了心,自己也不想出来,便一直呆在牢里了。”

李昀摇摇头:“此事我并不知晓,待我回承启,定要替谈知府走一趟。”

“多谢殿下。”谈征低道,“其实,淮阳的水患比之望台还要凶猛一些。此次望台堤坝被毁,虽是人为,可若是如往年一般连降暴雨,不必申总督自己动手,堤坝自己便会塌。望台如此,何况淮阳。”

“是。”裴醉无奈道,“每年在治水、修堤上花的银子,实在是一笔大开销。若是谈侍郎没被夺去官位,说不定这水患早就被治好了。”

谈征不欲再说此事,于是起身告辞。

“两位殿下若不急着走,便请在望台暂住几日。”

“自然。”裴醉含笑道,“我总不能亲手把这望台搅成烂摊子,然后都丢给谈知府一人处理吧?”

谈征无奈笑道:“殿下说笑了。”

陈琛站在裴醉和李昀身后,紧紧握着拳。

裴醉转身,见陈琛浑身紧绷,脸色严肃的样子,不由得怔了怔。

“怎么了?”

陈琛摇摇头:“殿下,末将也觉得,募兵可能不合适。”

“你且说说。”

裴醉腰靠着案桌,右手不着痕迹地按了按胸口。

“没钱。”陈琛叹气,“殿下,没钱啊。没钱,哪来的募兵银饷?”

“我知道。”裴醉手搭在他的肩上,哑声道,“我会想办法的。”

李昀看着这大庆的武将,跟菜市讨价还价的商贩似的,心里微微发酸。

“坐吧。”

李昀无声叹息,三人又重新落座。

“这是个解不开的局。”李昀拢着袖口,右手持笔,蘸了饱满的墨,抬笔在宣纸上写着,“战事胶着,要兵要钱;大庆的钱,都在清林手里;可动了清林,大庆必会内乱;若内乱,则不必等外族蚕食,大庆自会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