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养生系统(慢穿)(1389)+番外
他们偷佛像做什么?
金身能融出金子,银香炉能融出银子,再也看不出香火的痕迹。当年先帝沉迷斋醮,在寺庙里头花费了大几百万两白银,建造了一处处神像,光是供神的香料超过千斤。
萧靖在心里跟佛祖说对不起。
“佛啊,你就原谅我吧,我穷得实在是没有办法,才让人偷走你的金身。先帝留给我的一百来万不经花,给他老人家修完陵墓之后,不剩下几个子儿。”
“您这一身,能融出来好多黄金,能喂饱成千上万张嘴。”
“我要是有钱,我愿意舍了我自己。可是我没钱,您有钱,您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祖愿意普渡众生,想必它老人家不会计较这点小事。”万岁向谷大用发出密旨,“西厂拿了谁家的存粮去救济百姓,若是正当经营的好人家,你们拿三倍价值的金子还回去。若是那一户鱼肉百姓得来的粮食,就给他一个铜钱吧。”
万岁让人给钱,自以为是做成买卖,他没有伸手白拿。
谷大用行事迅速,民间渐渐有“侠盗”的传闻。大家说这个“侠盗”专偷粮食,若是积善之家被盗,总是能在仓里发现一大块金子。若是恶户被盗,空荡荡的仓库里面只有一枚铜币。
有大户人家戒备森严,没想到“侠盗”技高一筹,依旧把粮食偷走。看门的护卫被人用药迷晕,第二天起来,偷粮的贼人早跑了。
正月元旦,张家的粮仓管事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他惊慌失措地跑进入侯府,举着一枚铜钱大喊:“侯爷,不好了,不好了,有贼人胆大包天,居然把粮仓偷个精光!”
“老天爷,救命,抓贼啊!”
作者有话说:
相传曹丞相为了补贴军费,没钱,派人去当摸金校尉,组团去挖坟。萧靖为了喂饱几十万流民,他让西厂把佛像金身偷走,他做得极端,都是穷闹的。
无意冒犯先人和佛祖,着实是生活艰难。
第724章 朱厚照做好人(15)
◎明武宗过新年◎
过了腊八就是年。
虽说从宋朝开始, 民间已经有在腊月初八这一日吃粥的习俗。但是在大明皇宫里头,腊八粥是一样很神圣的食物。传闻那位开国的老祖宗年轻时候过得很苦, 他饿起来敢跟老鼠抢吃的。有一年的腊月, 朱重八饥寒交迫,他挖了很大一个老鼠洞,翻出来很多杂粮。他煮了一锅热乎乎的粥, 吃到嘴里香喷喷的。
朱重八在腊八喝了腊八粥,他活下来了。
也许“八”是那位老祖宗的幸运数字。
萧靖从腊月初八就开始吃腊八粥,万岁天天让人煮这个粥, 吃到大年三十那一日。倒不是他特别爱吃腊八粥, 而是张嫣爱吃。大明皇宫的腊八粥用料很足,先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栗子、红豆、去皮红枣这八味主料熬煮数个时辰,等粥熬得浓稠黏糊, 再加上桃仁、杏仁、榛子、松子等各色果仁, 最后用白糖、红糖、葡萄调味。
这么一碗粥盛出来,馅料多得冒尖儿,入口软糯香甜。万岁用了半碗,腻得嗓子眼都觉得齁甜。
“你怎么顿顿吃都不腻?”他大感惊奇,“从前倒没有发现,原来你那么爱吃甜粥。”
小姑娘抹了抹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腊八粥好吃, 又甜又香,比咸粥好吃。”小张捧着碗,豪气地一扬手,“再来一碗!”
萧靖:“……”
三年级小学生的胃口真大啊, 怎么吃都不够。
万岁不爱吃甜粥, 倒是很爱吃绿莹莹的腊八蒜。他喜欢吃饺子配腊八蒜, 最近宫里包的白菜猪肉馅饺子、酸菜猪肉馅饺子、茴香羊肉馅饺子,就没有他不爱吃的。在明朝,人们把饺子、锅贴、馄饨这一类薄面皮包馅儿的小个头食物,通称“扁食(匾食)”。
据说扁食是元朝话儿,一代一代便流传下来。
在萧靖心里,扁食类是永远的神,永远都吃不腻!
他可以蒸着吃,煮着吃,炸着吃,煎着吃。
虽然京城的普通人家在元旦那一日才开始包扁食,但是皇帝说想吃这个,提前几日吃了也不是什么大事。万岁把包好的饺子丢到外面冻硬,他看谁顺眼,便给谁赐几斤速冻饺子。
萧靖打算给刘良送了三四斤速冻水饺。他瞧着刘良觉得可怜,跟张嫣说话:“到底咱爹没媳妇,家里连个包饺子的人都没有。”
“过年这一顿到外面去吃饺子,多磕碜啊。”
“欸,咱爹爱吃什么口味的饺子?”
张嫣努力地回忆着:“我记得爹吃过一回羊肉扁食,乐得三天没漱口,说那股味儿好闻。”
萧靖定下来:“那就送他茴香羊肉馅的饺子。”
茴香是北方人多用的香料,二人带着一兜茴香饺子出门,刘良见到他们高兴得不得了。刘良看到闺女长得白嫩,比原来高了一些。身上的衣裳是好衣裳,织着金线花纹,一看就是很贵的样子。
他拉着张嫣说话,关怀地说:“是又长高了,宫里吃得好不好?”
“好着呢,最近我天天吃甜粥,料比水多。”张嫣比划着告诉爹,“放了七八种米儿,五六种果仁,里面好放了很多糖,还有葡萄干!”
“你吃得好,爹就放心了。”刘良记得给万岁行礼,拿出自己写的几张大字,再汇报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读书成果,“……小的能认得百十个字,粗略抄过半本《论语》,依旧不解其意。王先生教得很认真,原是我愚钝。”
萧靖点头:“若能学通半部论语,已经足够做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