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养生系统(慢穿)(1486)+番外
之前犹豫的妇人一拍脑袋, 见肉被对方包圆了,顿时露出焦急的表情。她插嘴道:“我先来的,齐大给我称两斤肉!”
“好肉卖完了,没有了!”齐大把案上的碎肉收拾收拾,扫出来差不多一斤多的肉末。往日这些碎肉卖不起价钱,但是今日齐大狮子大开口:“还有没有人要买肉?就剩那么点了,给三钱银子拿走, 明日我不出摊,我要回家收拾家当!”
集市里的人都传疯了,说朝廷发出预警,明日要有地震。各类物资的价格是一个劲儿地疯涨, 同一个摊子上的肉价从一钱涨到两钱、三钱再到五钱。肉价飙升之离谱, 居然还有人愿意买?
开猪肉摊的齐大可高兴了, 半天的功夫挣了往日三四倍的钱。要不是地震会把房子震倒,他巴不得天天地震。
当然,这话他不敢说出来,怕被人骂。
齐大成功把不值钱的碎肉卖出去,用荷叶包好递出去,得来三钱白银。买到碎肉的妇人是肉疼的表情,但是她偶尔有点窃喜。
她好歹还买到荤的,来的迟的,连肉沫星子都买不到!
齐大收摊的时候,陆陆续续有人跑过来,男的女的都有,脸上皆是焦急甚至有些疯狂的表情。他们问:“豚肉还有么有?”“豚肉多少钱一斤?”“怎么今天卖得那么快?”
“早卖完了,啥都不剩了。”齐大嘴上说着,他看着那些人带着失望离开。其实他在肉摊下面藏了两副没卖的腰子,这么冷的天,吃腰子下酒最好了。
“今日挣得真不少……”
齐大提着两副猪腰子,哼着歌离开了集市。中途有大官府上的采买拦着他,那人是熟客,长期有帮衬的。齐大没能保住这两副腰子,他以半两银子一副的高价卖了出去。
==
先是京师民众疯狂采购,市面上能买得到的衣食、药品、厚衣、柴火等物被一扫而空。张嫣特意念叨着刘良,派人问父亲要不要进宫躲避地龙。
刘良急匆匆地上街买了一筐鸡蛋,花的是平时五倍的价格。家里有米面,有井水,还有熏过的腊肉,他是绝对饿不着的。他一个单身汉住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托太监捎了信:“家里一切都好,有肉有蛋,有米有面,还有炭火,娘娘不用担心。娘娘好好照顾自己,伺候好万岁和太后娘娘。”
都说新媳妇进门要熬三年,别人都觉得刘家出了一个皇后,刘良的日子那叫一个兴旺发达。但是好多事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刘良见女儿没生下子嗣,从来不敢以皇亲的身份自居。
话本里讲得多,皇后立了还能废呢!
“等艳儿有了孩子,孩子大了,她的位置自然稳了。”刘良把睡觉的床搬到院子里头,四面漏风,有点冷,但胜在空旷。他在床上铺了四床棉被,钻进五被窝里头,念叨着女儿,“宫里那么多人盯着艳儿,但愿她平安顺遂,逢凶化吉!”
同一片天空下面,张嫣捧着手炉,瞧着宫人们在御花园里烧火做饭。
往日风景雅致的御花园被挖了好几个大坑,专门用来垒灶做饭。冬天该是吃锅子的时候,皇后娘娘提议吃锅子,肉菜洗干净切切放进去,煮熟就能吃了。如今宫里乱糟糟的,这样吃饭省事啊!
都这个时候了,难道还讲究去吃多少只鸡配的油醩茄子不成?
太皇太后王氏对于孙媳妇的安排没有意见,她一把年纪了,说句不中听的,吃了上顿都不知道有没有下顿。太皇太后点了冻豆腐的锅子,用的是鸡汤烧的,冻豆腐吸满了汤汁,她很喜欢这样吃,又给身边的大宫女分了大半豆腐。老人家要了半碗米饭,用鸡汤泡饭吃完了。
张太后不太乐意吃锅子,她想吃各式点心,还有焖菜、炖菜之类的大菜。她派人去问皇后儿媳:“怎么没有烩三事?哀家惯常要吃那个配饭的。”
张嫣亲自去给张太后请罪:“是臣妾照顾不周,臣妾立刻吩咐去做,明日请母后用上了。”小张脸上恭敬,却在心里嘀咕:都这个时候了,太后咋不说要吃七个菜八个菜的大宴?
烩三事是一道很费事的菜,复杂程度和名菜佛跳墙不相上下。
所谓三事,一事为海味,为海参、鲍鱼和鱼翅等物;第二事为肥嫩的母鸡,第三事是新鲜蹄膀。要想做一份烩三事,需要将这些材料放在大砂锅里炖煮,光是烹饪需要用到数个小时,最后得到一碗浓浓的汤汁,汤和肉一起吃掉,滋味格外鲜美。
张太后旁边的张顺儿看出来皇后表嫂为难,帮忙解围道:“姑母,我不想吃汤里面的大肥肉。我连吃了三天大肥肉,还有汤里头的鸡油太腻了。”
太后以为侄女不爱吃烩三事里面的鸡和蹄膀,疼爱地问:“顺儿不爱吃就不吃,你想吃什么呢?”
“我想吃葱油面,还有煮的鸡蛋。”张顺儿说,“葱油炸了好香的。”
太后对于侄女十分宠爱,顺儿要了一碗葱油面加荷包蛋,这两样的制作并不费事。小姑娘讲得这个面千百般好吃,哄得太后跟着进了一碗面。
好歹叫这位娘娘吃饱了!
张嫣没有先吃饭,她是等着萧靖忙完回来才一块儿吃。她叫人把杀好的羊肉卷成一大块,刨成薄片,两人边烫边吃。火锅吃的是鸳鸯锅,一边是红枣姜片的请水锅,另一边是红油的麻辣锅。她差人给阿拉坦和典哥儿送的羊肉火锅,两个小孩不能吃太辣,吃的是微辣的锅,他们热得把身上的棉袄解开扣子。
“外头的百姓都不知道吃上饭没有。”萧靖好不容易能歇半个时辰,吃上一口饭,他捧着一碗涮羊肉眼泪汪汪,“朕能吃上羊肉锅子,比外面的人强上千百倍。在这个时候,有一口吃的已经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