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1683)+番外

作者: 十月瘦瘦子 阅读记录

但谁在意这些呢?

领头的阿玉奇汗十分年迈,他已经握不动刀、骑不动马,但是他在部族里说话很有分量。老人看着西面的伏尔加河,内心的意志无比坚定。

他不能向沙俄低头,不然部族里的孩子们世代都会成为沙俄人的奴隶!他听闻准噶尔被清朝的直亲王打得落花流水,此时正是土尔扈特部东归的最好时候!

大清皇帝从中原调来大批的粮草,供土尔扈特部安家之用。皇帝还派来数万人的军队,一路护送着东归的蒙古人。刚开始迁徙的时候,沙俄境内的蒙古人有二十余万人。等到进入大清境内,只剩下十五万人左右。

疾病、饥饿和战争夺取许多人的生命,但剩下的人们眼神越来越亮,他们知道终点不远了,他们能获得一个休息生存的地方。

一个能够世代生存、不用再躲避战争的地方。

阿玉奇汗接受朝廷的安排,他带领着族人在东边的北海扎根下来。北海不是土尔扈特部的祖地,但这个地方有着大片的湖泊和草原,猎物丰富,看起来挺不错的。

阿玉奇汗在东归的路上吃了大苦头,他的身体衰弱下来,所幸他得到太医的诊治。仁慈的大清皇帝给阿玉奇汗授予台吉的爵位,他派太医来给土尔扈特部台吉治病,给老人用上最好的药材。

阿玉奇汗见过大清的三阿哥,这个年轻人长得高大,一看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三阿哥在草原上开设许多家奶粉厂,土尔扈特部的牧民向奶粉厂售卖牛乳,牛乳会被加工成奶粉。

阿玉奇汗喝过奶粉冲泡的牛奶,老人认为加工牛乳真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不过他没有提出异议,因为族人们用牛乳向奶粉厂换钱,钱能买来许多好用的东西。三阿哥爱当冤大头,那就让他当冤大头好咯。

喝鲜奶不好吗?为什么非得把鲜奶弄成粉末、再泡开?

从小家里有养牛的蒙古人无法理解别人喝奶粉的思路。

等阿玉奇汗走到人生的尽头,雍正皇帝巡幸蒙古,老人有幸去拜见这位仁慈的大清皇帝。他由孙子搀扶着,颤颤巍巍地走着,老人的手里牵着一头肥壮的羊,腰间的牛皮袋里装满了甘甜的马奶酒。

阿玉奇汗口吃不太清晰地说:“臣给皇上上贡,这是贡品!”

皇帝免去了他跪安的礼节,让他到身边坐下说话。

“您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能带着那么多族人过上好日子。”皇上说着蒙语,感情特别真挚,“如果没有您,土尔扈特部如今估计在给沙俄人做奴隶。”

“皇上圣安!”阿玉奇汗的耳朵有些聋,他听不清皇上在说什么,只知道请安。

皇上理解老人家的身体状况,他没有生气,扯着嗓子在喊:“朕安,甚安——”

阿玉奇汗听到了,他的脸上露出笑容。

作者有话说:

历史上的阿玉奇汗为回归奋斗一生,在他去世之后好多年,曾孙渥巴锡带领土尔扈特部东归。土尔扈特部起程回国时有17万余人,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派出军队追击,最终只有4万余土尔扈特人活着进入新疆。

康熙说蒙古部族贡品只要一只羊和一壶酒,这个不是我瞎编的,是有资料这样记载。

清朝时期,在沙俄控制下的蒙古人过得很惨的,许多人都想逃跑。自1771年至1775年有2000多人小规模的、分散的,利用游牧的方式回到大清,得到朝廷的安置。为了防止蒙古人东归,沙俄派军队包围,不准这些蒙古人离开伏尔加河沿岸,后来更不许他们游牧。

第888章 番外:放牛后世

◎弘时的后代◎

三阿哥弘时被皇上策封为多罗嘉郡王, 他决定带着福晋和孩子们一路北上。

弘时家里的人口不算多,他有福晋董鄂氏, 妾侍钟氏和田氏。至于儿女方面, 弘时有一儿一女。小格格年幼离不得人,长子永珅听闻能到草原上玩耍,小孩子特别高兴。

永珅天真地问:“阿玛, 我之后几日不用上学,可以到处骑马打猎吗?”小孩以为父亲带他去草原玩耍,跟皇上巡幸蒙古差不多的意思。

史书里记载, 康熙皇帝很喜欢巡幸蒙古, 宗亲阿哥们跟随在皇上的身边,大家整天吃烤肉,喝酒, 打猎, 然后再喊上几个蒙古台吉,一起歌舞宴饮,顺便约定儿女亲事。年轻的少年彼此之间切磋打布库,表示世代修好的意愿。

其实这哪里能一样啊。

皇上带着人马巡幸蒙古诸部,除了练兵,近似秋游,大部队在出去之后还会回京。然而弘时明白, 他此行带着老婆孩子们北上,若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意外,他估计会在草原上扎根。

自清兵入关以来,爱新觉罗氏的龙子龙孙们爱在京城享福, 没有人愿意再过回祖宗们游牧放牛的日子。但是弘时反其道而行之, 他觉得自己读书不行, 武功不行,难道他放牛还不行?

三阿哥认为自己在放牛方面还挺有才干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啊!”弘时难得升起雄心壮志,他跟福晋董鄂氏商量,“我跟皇上请命,要到北方去干一份大事业。北面不比京城,哪里什么都没有,便是堡垒和城池都要重新修建。你要是能吃苦,便跟我一起走,你要是不愿意,便留在京城的王府。”

三福晋董鄂氏:“……”

您都自己有成算了,还来问她?

三福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她只生了小格格一个女儿,还没有亲儿子。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要是放着弘时北上而自己留在京城,夫妻两地分居,她不可能会拥有自己的儿子。若是福晋没有亲子,她老了之后,弘时也没了,她和闺女岂不是要看庶子的脸色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