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养生系统(慢穿)(636)+番外
“高茹妹妹,怎么不吃了?”
“我想要吃枇杷罐头,还要吃枇杷果酱——”
家里给她做过几回水果罐头,这个丫头就记住了。早春的桃儿不够软糯,做成糖水桃子就很不错,黄杏够软但不够甜,做成罐头更好吃。就连带艳红的樱桃,做成浓稠香甜的果酱,都美味加倍。
小蠕蠕都记住了,但凡经过加工的,都会更甜更软。
家里的男孩不会多吃甜食,但张嫣是个爱吃甜的。她教着小蠕蠕变着法子吃水果,只因为萧靖说吃水果好,对皮肤格外好。
她们都爱吃甜的。
那罗延感到惊奇:“枇杷也能做罐头?”
他吃过大猪比奇的红烧肉罐头,没想到水果也能这么搞。时令水果都很珍贵,原因在于过季就吃不到了,若是罐头能把水果保存起来,这能值好多钱!
他想做几罐枇杷罐头,送给千里之外的爹娘。
阿瓘琢磨着:“这个不难,具体怎么做,我等会儿去问问九叔。”
他大概知道罐头的原理,无非就是隔绝空气,高温杀死食物当中的微生物,防止细菌繁衍。
细菌是什么?
阿瓘没见过,但九叔跟他讲过,细菌会引起发热、腹泻等疾病。还有一种叫病毒的,也很可怕,有一些疾病就是由病毒引起的。男孩不笨,他把“细菌”和“病毒”这两种东西,等同于病气。
病气,会惹人生病的,谁都看不到,但它是存在的。
这样就很好理解嘛!
等萧靖起床后,他听到孩子们说要做枇杷罐头的主意,表示赞成。枇杷不但可以食用,还有药用价值。
他提议道:“单做枇杷罐头,太单调了。还可以做成川贝枇杷膏,这个好,能润肺止咳,对风热伤寒有一定作用。”
阿瓘和那罗延都没意见,他们不懂医,听大人的准没有错。
两个男孩帮忙洗枇杷、削枇杷,果香味到处弥漫开来,连空气中都带着水果的香甜味。
萧靖在看着炉子,小火熬煮枇杷膏。张嫣也分配了的活儿,把川贝母捣烂。
小蠕蠕就是个凑数的,她什么都不用干,小孩不嫌热,坐在边上乖巧极了。熬得棕红的枇杷膏在锅里咕噜咕噜地小火煮着,加入磨碎的川贝母慢慢搅拌,几乎从天亮熬到天黑,才有那么一小锅。
足足十斤新鲜枇杷,最后才得了两斤多的川贝枇杷膏。
小蠕蠕握着小勺子过来,眼看着是要装瓶,喊着:“父王,我要吃,要吃——”
萧靖给她舀了一点,问道:“尝一尝,甜吗?”
小丫头满足地笑起来:“甜呀!”
萧靖很高兴:“既然好吃,大家都尝尝吧。”
他用水兑了枇杷膏,让每人都喝半碗,尝个味儿。阿瓘和那罗延喝着都说好,两个男孩表示如果伤寒吃这个药能治,他们再也不怕吃药了。
那罗延很喜欢,评价道:有一点川贝的药味,但不浓。
男孩想到什么,有些不好意思,忐忑着问道:“九叔,我想要做点川贝枇杷膏,以后我生病的时候服用,可以吗?”
他知道自己这么说,有点占别人便宜的意思,真不要脸啊。但是阿瓘庄子上的枇杷确实好吃,比市集上卖的更好,川贝也是好药,寻常的药铺卖的川贝可能会掺有杂质。
说给钱吧……那是瞧不起谁呢?
长广王家大业大,肯定不缺一点点东西。那罗延若是掏钱说买,当真是在羞辱人。
出乎意料的是,人家九叔没有拒绝,而是让阿瓘决定。
“这是阿瓘的庄子,枇杷是他的收成,我不管。”
“那罗延,我答应你了。”
高孝瓘轻轻地拍了拍那罗延的肩膀,这是他的朋友,朋友之间是不会计较这些东西的。
那罗延亲手做了十几罐枇杷罐头、又熬了六罐川贝枇杷膏。男孩不笨,看一眼就学会了,他花了三四日的时间,连阿瓘喊他去骑马游玩,都心不在焉。
阿瓘看出来了,他骑马兜了两圈,很快就回来,撸起袖子说给那罗延帮忙。
“阿瓘,你对我真好啊。”
那罗延低下头,觉得自己特别对不起阿瓘。
朋友这样帮他,他连一句真话都不说。他说自己爱吃枇杷,打算留着冬天吃,其实是他想把枇杷罐头送回去给西魏的父母。
他撒的谎越来越多了。
他还没跟阿瓘说,今年八月,他就要离开齐国。如果阿瓘和高茹妹妹知道了,肯定得哭鼻子吧。
……
西魏,长安
陈留郡公杨忠在南梁打了胜仗,他杀了邵陵王萧纶和安乐侯萧昉,功劳极大。他今年已经四十四岁,不年轻了,搁在别人家里,都是能抱孙子的年纪。
但他的长子还不到十岁。
他连孩子一面都没有见过。
杨忠想念自己的长子,他回到夫人吕氏的院子,屏退了下人,再关起门来,才会谈论孩子的事情。
吕夫人高兴极了,显然是刚收到长子的消息。孩子懂事,还让人送了东西回来。
真叫人疼到心头去了。
远在异国他乡,没有亲人撑腰,长子指不定吃了许多苦头。家里的整哥儿养得白胖,杨家夫妻每次看到次子的时候,都觉得对不起长子。
如果不是那罗延出生的时候天降异象,吕夫人也不至于让尼姑把孩子抱走。
当年好多人都看到了,说什么的都有。
现在过去将近十年,好歹人们把那件事情淡忘得七七八八。
她把孩子送回来的东西都摆出来,对着丈夫边哭边笑:“那罗延叫人送了枇杷罐头、还有川贝枇杷膏,说咳嗽的时候吃枇杷膏最好。老爷爱吃的红烧肉罐头,那罗延买了十罐。大姐儿爱用的香皂,那罗延买了六块。还有整哥儿爱玩的泡泡水,那罗延买了二十瓶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