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828)+番外

作者: 十月瘦瘦子 阅读记录

阿伊大方地承诺道:“等我收到聘礼,天天请大逻便吃羊肉胡饼。”

她这是把高绍德当羊来宰,这么大一头肥羊,能出好多肉。等到成亲之后,但凡高绍德兜里有一文钱,她定要把他掏得干干净净。

谁说她不像突厥人的?

明明她是最像父汗的孩子了。

阿史那氏与太原王的婚事定在元月,消息很快传到北周和突厥。北周皇帝宇文邕气得肝疼,他登基以来,年年给木杆可汗送厚礼,没有一年有落下。他说要求娶二公主,可汗将礼物收下,但是一直拖着。

这下可好了!

阿史那氏带着一大笔嫁妆,据说是自愿嫁给齐人!

叫你玩养成,养了好几年,小皇后跟人跑了。

宇文邕骂道:“齐人可恶,竟然夺人所爱。阿史那氏更可恨,毫无礼义廉耻,背信弃义……”

其实人家没答应嫁给你,对不对?

一天没结婚,婚事都有反驳的余地。

木杆可汗压根没觉得自己的做法有问题,他跟弟弟商量,该怎么处理阿伊的婚事。女儿嫁都嫁了,难道他们能把阿伊捉回来,再嫁给宇文邕不成?

恐怕宇文邕不愿意要二嫁的皇后。

阿伊自己嫁人就算了,竟然把大逻便带走。

木杆可汗问二弟阿史那库头:“库头,你有什么想法?”

阿史那库头想起阿伊这个侄女,小女娃读书多,主意大得很。都说出嫁随夫,他硬要捉她回来,齐人那边定会阻拦。他不一定能带走阿伊,但他有信心带走大逻便。

他自告奋勇:“我愿去齐国一趟,探望侄女,顺便把大逻便带回来。可汗镇守在突厥,我无论遇到什么凶险,定会保护大逻便平安回来。”

“好,这次全靠二弟了!”

木杆可汗对弟弟寄予众望,遥遥目送阿史那库头离开突厥皇庭。他有点想念自己的胖儿子,大逻便被掠走那么久,不知道吃得好不好,有没有瘦了?

“有阿伊在,应该能护着大逻便吧?”

“大逻便有没有哭?他才那么小。”

“大逻便要是瘦一斤肉,我就去打劫齐人一次。我出征前大逻便有多重来着?好像五十斤吧。”

同一片天空下

大逻便吸了吸小肚子,裴家伯娘正在给他量身体,说要给他做春装。他来时的衣裳有点小,脚脖子露出来,肚皮那里好像要撑破了。他好像长高了一些,同时快速横向发展。

“伯娘,我是不是胖了好多?”

“是有一点。”郑氏喜欢胖墩墩的小男孩,觉得这是有福气的相貌,“没事儿,小孩胖十来斤,就跟玩似的,长大就瘦下来了。”

“伯娘,我可以再吃一口冰棍儿?”

“吃吧,吃完擦擦嘴,别让你大哥知道你老偷吃他的冰棍。”

“好哦,伯娘你最好啦!”

小孩摸着自己的肉肉脸,咔嚓咔嚓地啃着冰棍,完全不知道叔父要过来找他了。

作者有话说:

北齐皇子的聘礼部分有引用资料。

阿史那库头是日后的佗钵可汗,木杆可汗快死的时候,大概大逻便年幼,所以历史上的木杆可汗让弟弟继位。

感谢在2020-12-29 21:04:19~2020-12-30 21:58: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肃羽 10瓶;小呀么小二郎呀 5瓶;鱼非鱼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38章 高湛不荒唐(135)

◎武成帝接侄女入宫◎

萧靖派人把建昌公主接入宫。

小丫头才三岁半, 身上裹着大红的小披风,睡得迷迷糊糊的, 冷得不住往后缩。她年纪小, 一大早被奶娘抱着出门,先坐马车到皇宫大门,然后换乘坐太监拉的人力车, 一路去到陛下的昭阳殿门前。

妇人毫不客气地建昌公主摇醒了,催促道:“公主,公主醒醒, 该面见陛下了。”

“哦, 哦。”小丫头揉了揉眼睛,任由奶娘给她整理衣服。她的眼神有一瞬间迷茫,好不容易才想起来, 是九叔接她过来玩。

她是喜欢进宫找九叔玩的。

奶娘压低着声音, 叮嘱道:“夫人交代的事儿,公主可还记得?”

“记得,记得。”小丫头的小脑瓜一磕一磕的,“娘亲说要哥哥,要哥哥……”

要哥哥干啥来着?

她忘了,只记得主语,不敢说下去, 怕奶娘责怪她。哺育她的奶娘是毛夫人的心腹,跟她娘亲站在同一阵线,奶娘若是告状,娘亲肯定要骂她的。

奶娘以为小孩记得牢靠, 微微颔首, 把建昌公主交给陛下的人。当今帝后和孩子们在一块儿的时候, 皆不爱宫人奴仆在跟前,头一回她想跟着建昌公主,结果被陛下身边的太监领出来,叫她去隔壁喝茶。

隔着宫墙,隐隐能听到孩子的笑声,快乐极了。

萧靖看着那么一个小丫头,小短腿吃力地跨过门槛,险些要摔跤。他干脆把建昌公主抱起来,逗她:“善德有没有想朕啊?”

“有,我做梦都在想九叔!”

高善德奶声奶气地说话,小眼神却落在御前的糕点上。她出门早,奶娘只给她喝两口奶,连饭都不叫吃,怕她在路上要拉屎拉尿。

亲娘毛夫人是知道且同意的。

建昌公主高善德是孝昭帝唯一的女儿,是高演登基之后才出生的孩子。若是孝昭帝还活着,必定疼爱她如珠似宝,只是她不足两岁,亲爹死了。

娇贵的公主顿时成了没爹的小可怜,她比不得长乐公主高宝德,因为人家是嫡女,她是庶女。大约高演一直以为自己害死高殷,他违背了文宣帝的遗嘱,对不起高洋。为求心理安慰,高演按照高宝德的名字,给自己闺女拟名高善德,以示对二哥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