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978)+番外

作者: 十月瘦瘦子 阅读记录

饭堂免费提供的汤,他们实在是太饱了,没要。但是阿姨派的水果,孩子们一人拿了一个。

红色的赤柰(柰读音同奈)看起来很诱人,萧靖看过,跟苹果的模样很接近。后世吃的苹果是西方苹果,口感爽脆,而中国本土产的苹果口感是绵的,直到清朝的时候,绵苹果才被西方苹果大范围取代。

义阳公主把赤柰放在书包,一直没吃。直到放学回家,萧淑妃从她书包里翻出来一个果子。娘娘看过女儿的食盒,很满意,全空了。

她以为李下玉没吃饭堂的饭,出去上学饿坏了。

萧淑妃絮絮叨叨地说:“我就说嘛,阿武开的学堂肯定没什么好吃的……这枚果子是谁给你的,跟上贡的朱柰看着差不多,是谁那么有门路?”

朱柰是贡品水果,每年丘县官员进贡三百个朱柰,淑妃能分得十几个。她不舍得吃,全让三个儿女吃了,她以为是学校里藏龙卧虎,某宗室有门路,私底下收受贡品。

这可是大事!

谁知义阳公主摇了摇头,回答道:“阿娘,这是饭堂里派的水果,每人能得一个。”

萧淑妃:震惊!

阿武的手已经伸得有那么长吗?阿武私收贡品,圣人不管管她?

“这事儿你耶耶知不知道?”

“耶耶应该知道吧……”义阳公主把在学校的见闻说出来,“他们说,这个不叫朱柰,叫赤柰。这叫爱心助农,贤妃专门派人去酒泉收购的,应当是给了农人不少钱。”

柰在酒泉和张掖一带种得最多,那边属于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大唐出入西域的门户,外贸商业特别发达,是大唐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重点发展城市。

西域乱不乱,河西说了算。

张嫣跟萧靖讨论过,那么重要的地方,搞点什么特色产业比较好呢?

“不如种柰、棉花和甜菜吧。”

“陇右道本土有柰树,这倒是不难。但是棉花和甜菜……诏令推行下去,朝中定是有人反对。”

“这有何难?”

萧靖喀喀喀地啃完嘴里的苹果,计上心来。

作者有话说:

啊,今天更新好晚,我继续码字,看零点能不能再更一章。感谢在2021-03-17 23:59:38~2021-03-19 20:43: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每天都想厌世番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15章 李治不头疼(54)

◎唐高宗让淑妃养蚕◎

萧靖在学校里推行农桑课, 旁人不敢赶这群金尊玉贵的小崽子下地,他是敢的。

他在学校附近圈了好大一块地, 给每个学生分五十平米土地。得益于他是腐朽的封建阶级, 这地儿得来全不费功夫。

搁在后世,他得花几个亿都拿不到啊!

“咳咳,安静些, 大家都听我说——”

他戴着草帽,穿着窄袍,把裤腿挽起来, 看着跟“宠妃”人设完全不一样。他今日领着三年级来下地, 义阳公主和杞王正在这个班,两个小的看到他这一身装扮,瞬间惊得目瞪口呆。

李下玉揉了揉眼睛, 难以置信:“三哥, 这是贤妃没错吧?”

李上金辨认了几眼,很确定地说:“没错,是她。”

昨天萧靖已经在班级发过通知,说这个学期会新设农桑课。农桑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连皇帝在祭祀的时候都要下地,皇后负责养蚕。

家长们嘀咕了几句,到底没有质疑这一项课程的合理性。

但是今天学生们站在需要种植的土地, 看到的是几种新奇的作物——

一个很大的绿皮瓜、一堆灰扑扑的疙瘩、一堆看起来像萝卜的东西,还有一株没有花瓣的花儿。

“那是白叠子。”李下玉指着那株花儿,“宫中就有种着白叠子,观赏用的。”

有同学好奇地问她:“其他的是什么?”

李下玉眨了眨眼睛:“我不知道, 你听老师说。”

这个年代没有西瓜刀, 萧靖拿了张嫣的唐刀, 瞬间觉得切出来的西瓜特别帅。他刷刷刷几下杀了一个二十斤重的大西瓜,足够全班学生尝个味儿。

他招呼学生过来拿西瓜,边吃边说:“这个学期有四种种子,每人在农桑课选择一种作物进行种植,中途不可更改。现在你们吃的这个瓜,叫做西瓜,西瓜甜不甜?”

“甜——”

一群小孩吃着瓜,齐声回答道。

只可惜没有相机,不能把大家咧开嘴笑的一幕拍摄下来。

西瓜的汁水充沛,入口清甜,再加上它个头大,大就是好啊!在榴莲尚未出世的年代,有哪个水果的个头能与西瓜一战?

没有。

“老师,我想种这个大瓜。”

“老师,这个瓜要种多久的?”

“老师,我种好的瓜,能拿回家给耶耶和阿娘吃吗?”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忍不住咽下嘴里的瓜肉。这瓜还没种下,他们已经想象着硕果累累的收获时刻。李上金和李下玉身为皇子皇女,同样是第一次吃到这种瓜。

瓜真甜啊。

义阳公主吃完红色的瓜肉,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瓜皮。她怀念着刚才的好滋味,难道还有比西瓜更甜更好吃的吗?

萧靖:这可以有。

他给孩子们分配工作任务,男孩子拿着铲子挖坑,把红薯塞到坑里。李上金跟同伴们搬来一摞柴,柴火烧得旺旺的,不时往火堆里添柴。

至于女孩子们,她们被安排把另一堆甜菜洗干净,擦丝,榨汁。萧靖示范了熬糖的基本办法,这个方法最直接粗暴,把甜菜汁一直在锅里小火慢熬,直到锅中的汁水浓缩成糖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