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被贬后,她开挂了(438)+番外
任清华忍不住道:“王爷,拨乱反正四个字是不是太严重了?”
齐王:“一点儿都不,就如这木家,想必就算当初木老三在世的时候,兄弟感情也是不睦的,与侄子的关系更不可能好,与陌生人无异,一个陌生人接收他身后的遗产,为他摔盆烧纸,这还不够可笑,不够乱吗?”
“甚至于朝廷的律法规定,不单单是侄子,只要五服之内的男丁皆可以。五服之内,本王承认,有那大家族,有百岁人瑞尚在的,一大家子确实还住在一起,关系也可能不错,但是实际上,四世同堂的都不多,哪怕老人没有去世,也多是早早分家自己同长子生活。这样的情况下,分出去的支脉多少是与主脉天各一方的?如此情况下,又有什么情份可言。”
任清华:“王爷,没有情份的固然是不适合摔盆烧纸,可若是有情份,又或者收养了自己的侄子呢。”
齐王一顿。
李蔼:“有情份就烧纸呗,谁也没拦着他不让烧。收养了自己的侄子,就在收养之初去官府登记,办好收养手续,办理身后事的时候这就是个凭证。”
任清华沉思片刻:“也是个办法。”
齐王点了头,次辅也退了一步,众大臣无不应允,皇帝顺水推舟下旨,就按照唐沐年说的,男丁死亡后,无子(也无养子)者由女儿摔盆烧纸,继承生前一切财产,未亡人只要不改嫁,则由女儿用继承的遗产奉养母亲,为其养老送终。
第145章
孟蝶出列:“陛下,臣有本奏。”
皇帝:“何事?”
孟蝶:“女子自来重情,多少女子因为男丁离去伤心过度跟着去的,臣以为,如果男丁过世,妻女伤心过度也跟着过世,剩余的财产当归当地县衙归县令调用。”
皇帝一顿,眼睛一亮。
很多人下意识的看向孟庭义,你孙女儿是真狠啊!这一招釜底抽薪实在是太狠了。法令更改,遗产就真的能到寡妇女儿手中吗?有一部分是能的,比如说寡妇娘家强大,有一部分不能全部得到,寡妇幼女需要宗族庇佑,就得给宗族一些好处,这两种还算是好的。
如同木家这样的,他们更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害死荣氏和小桂花,对外宣称荣氏伤心过度死亡,小桂花夭折——横竖这年头小孩子的夭折率很高。
这种事绝对存在,当初为了贞节牌坊的好处可以强迫女人与快死的人成婚,去守节,现在照样可以为了遗产去杀人。
但是一旦加了这个定规就不同了,这家真正的绝户之后钱归县令,这是给了当地县令一个光明正大又合法的贪污机会。谁又会不贪呢?
杀人的宗族捞不到一文钱的好处,更大的概率是被县令查出端倪,投入大牢秋后问斩。杀人偿命嘛!
县令和宗族联手这种事概率极小,百姓之家一共能有多少遗产?若是如同海诚那样全国有名的大商户,真有风吹草动,皇帝肯定会派人调查的。到时候只会便宜了皇帝。
电光火石间,勤政殿内所有人都想通了,大长公主眉眼含笑:“陛下,臣附议,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亡故后也应该回馈这一方水土啊,他留下的钱财就由当地的父母官处理,回馈水土回馈父老乡亲吧。”
皇帝:“姑母说得极是。孟蝶此法甚好,准奏。”
这件事高效通过,皇帝当即亲自拟旨,都确定无误后,立刻将两件事全部下了明诏。彻底结束了延续几百年的女子没有继承权这一习俗。
回到勇毅侯府,李蔼抱着孟蝶转了圈儿:“这下高兴了!”
孟蝶眉眼弯弯:“说得好像你不高兴似的。”
李蔼将人放在桌子上:“我也没说我不高兴啊!”
孟蝶压了压嘴角,发现怎么压都压不下,干脆破罐子破摔笑成了一个傻子:“我还得来点儿后续,把这事儿彻底的坐实了。”
李蔼:“陛下明诏都下了,还有什么不能坐实的。”
孟蝶:“你不懂,有些观念根深蒂固的,即使陛下下了明诏,有些人在心里依旧不认同这件事,到时候必然会阳奉阴违的,不然我干嘛要费这么的大劲儿又是告官又是滴血于骸骨之上的,就是为了让人打心眼里认同这件事,现在柴火有了,我再添一把火。”
李蔼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那你打算怎么添把火?”李蔼不太相信这天下还有比明诏,比圣旨还管用的东西。
孟蝶心情好,干脆给李蔼详细解释:“唱戏呀。”
李蔼难以置信的看着孟蝶,满脸都是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孟蝶笑得眼睛完成月牙,轻轻扯李蔼的唇角,将其扯出笑的模样:“我没骗你,我是说真的,你知道陈世美的故事吧,他明明是小说中编撰出来的人物,可现在呢,他在所有人的心中就是负心汉的代名词,甚至很多百姓坚定的认为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个人。”
“你直接同百姓们讲道理他们未必爱听,但是你把这个事情当成一个精彩的故事演绎给大家看,大家就喜欢了,喜欢了自然也就记住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淡化掉,慢慢的,就会从心里往外认可侄子是外人,女儿才是亲骨肉是自己人这件事。”
李蔼恍然大悟,一口印在孟蝶的脸上:“我夫人天下第一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