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皎月(41)
“我照顾他!他本就受伤,若再染疫病,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人照应,不行的……”
“姑娘!朝廷自有法度,连太子、晋安王爷也回府禁足了,谁能违抗?”锦衣卫并没有太多耐心,拉起姜云婵往外拖。
姜云婵死死握着顾淮舟的手,可无奈,眼睁睁被人扯开。
“婵儿,你安心休息,我没事的。”顾淮舟艰难地扯了扯唇角,随即瘫软在地。
那参片的药性过了,顾淮舟的病容又再度显现出来。
姜云婵一边被人往外拖,一边看着顾淮舟忽冷忽热,浑身战栗,缩成一团。
她无力挣扎。
最后,一道门缓缓合上,挡住了姜云婵的视线。
“淮郎!淮郎!”姜云婵扑上去拼命敲门。
院子里只听得慌乱的脚步声,“顾大人又晕倒了,熬药!”
“他吐血了!这怎么办……”
里面的人乱成一团,姜云婵只能透过门缝看去,可顾淮舟已经被人抬到了房间里,只留下地上的一滩血迹。
姜云婵滑坐在地上,仰望着无边夜幕。
乌云遮住月光,夏日的晚风阵阵敲打着窗棂,却吹不开死锁的窗。
姜云婵的心犹如天上的月,便一点点遮住了光华,寻不到出路。
顾淮舟被锁在杏花院,而整个侯府也被锦衣卫包围了,无人能出。
那么她能去哪呢?
她只能像一个落魄的流浪者,蹲坐在墙角,被暗夜吞食。
就这样在寒风中守了一夜,院子里的慌乱声停了。
太医从屋中出来时,正见一个瘦弱的背影抱膝坐在镂空隔扇门的另一边,瑟瑟发抖。
“姑娘!”太医隔着门,到底于心不忍:“顾大人暂且稳住了。”
“多谢太医!”姜云婵赶紧起身,行了个礼,又接连打了两个喷嚏。
太医叹了口气,“顾大人要我转告姑娘:先回去养好身体,你若不好,他也不能安心治病。”
“可是……”姜云婵上前一步,门口的锦衣卫立刻抽刀相拦。
她知道自己是没法子接近顾淮舟了,待在此地只能给顾淮舟徒添烦忧。
她福了福身,“劳烦太医转告怀郎,我昨晚就回问竹轩了,我……很好。”
说罢,垂着头,脚步虚软往远处去了。
“姑娘!”
太医瞧一对有情人分隔两地,心中有感,迟疑了片刻,“姑娘!我跟你说句实话吧,顾大人其实不是很好,他怕你担忧,不让我与你说实情……”
姜云婵脚下一软,瞧着太医死灰般的表情,张着嘴半晌说不出话来。
她甚至不敢多问一句,只怕听到她不愿听的噩耗。
太医唏嘘长叹,“顾大人的病拖了足足半个月,任是再健壮的身子也经不住折腾呐!如果三日内再不对症救治,只怕、只怕……熬不过今夏。”
“何为对症救治?”姜云婵听得太医话中有话,冲破锦衣卫,扑在镂空窗棂上,一瞬不瞬盯着太医。
“依照太医院的方子是不经用了,不过……”太医上前,与她隔着门压低声音道:“我听西边有个民间法子,以绿松石入药,对此病或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绿松石?”姜云婵摇了摇头。
这宝石在北盛极稀有,姜云婵也只闻其名不见其形。
“敢问太医何处能寻得此物?”
太医望了眼闲云院的方向,“年前,域外进贡了一串绿松石手串,皇上赏给世子了。统共十五颗,堪堪够两个疗程的用药。”
“世子……”姜云婵讷讷出声,神色并没有好一些。
她与谢砚那般撕破脸皮,她要怎么向他开口求如此贵重之物。
就算她去求,谢砚又能不计前嫌给她吗?
姜云婵想到谢砚鲜血淋漓躺在轿辇上看她的眼神,都觉毛骨悚然。
“可、可还有别的法子?”
“不好了!顾大人又呕血了!太医快去瞧瞧!”此时,医女满手鲜血从屋子里小跑出来。
殷红刺痛了姜云婵的眼,顾淮舟一个弱书生,能经得几番这样撕心裂肺的呕血?
“姑娘若真有心救顾大人,宜早不宜迟!多耽搁一刻都是在耗他的命啊!”太医匆匆交代了一句,往屋里飞奔而去了。
姜云婵站在烈日下,隔门痴痴望了许久,除了惊呼声,再也听不到看不到其他。
她的肩膀无力地耷拉下拉,如一只被丢弃的烂布偶,没了生气,漫无目的地走着,游荡着。
傍晚时分,不知不觉走到了闲云院。
林中蝉鸣聒噪,院子里的脚步声也繁杂。
小厮婆子们端着一盆盆血水、汤药从院子里进进出出。
许婆子正叉着腰站在院子里,给小厮丫鬟们训话,“世子能不能好,且看今晚了!你们一个个都给我长点儿心!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世子要有个好歹,你们能落得好?”
“许妈妈这话当与问竹轩那位表姑娘说!”
“可不,这姑娘平日温温吞吞,做起事来可真真狠绝!那可是冲着世子的命去的!”
小厮们纷纷附和着。
姜云婵刚要踏进院中的脚步一顿,转身藏到了房屋拐角处。
恰逢此时,邓公公从谢砚寝房中出来,睥睨着身后亦步亦趋的扶苍:“大人此番死里逃生,实在惊险!侯府上下处处不安宁,圣上体谅大人,故都察院的事就全权交给李大人处理吧,谢大人只管安心处理家事。”
这哪是体谅,分明是趁侯府诸事纷乱,借机夺谢砚的权!
谢砚素日温良恭俭,行止从无差池,圣上想贬黜他也无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