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宠妃她只想当咸鱼(888)
这个时候,也不光是太皇太后这么想着等容贵妃丧仪过后,好日子就来了,后宫的都已经是暗地里在筹备着新花样的首饰衣裳了,就连朝臣们也都扒拉着自家里有没有适龄的女孩,加紧培养培养,还有打着吃便利的,打算照着容贵妃的类型来找,找到相似的就更好了,定能够吃到最大的红利。
然后现实是狠狠扇了他们巴掌,还是那种一巴掌下去致死率非常高的那种。
皇上南巡还没回来就下了册封容贵妃为皇后的圣旨。
大臣们:嗯护驾嘛,毕竟也是出身钮钴禄氏的,册封一个皇后给予荣光也很正常……等等!啊,不是追封吗?
不觉得好大孙会犯这种显而易见的错误的太皇太后:这不先赶紧把丧仪办了作甚?
是的,康熙册封皇后之后,就让内务府以最快速度在准备大婚事宜,务必要在他返京后即刻就能够举办。
嘶!
这一下就把大臣们太皇太后们整不会了,皇上返京回来第一件事不是先给容贵妃办丧仪,而是先举行帝后大婚?!
皇后人选,噢,是容贵妃,正常。
正常个屁!
就算是皇上回来自己操办得隆重些他们都没意见,但这容贵妃人都没了,还怎么办帝后大婚,那可不是一般的繁琐,人是定然不能缺的啊,不然这仪式祭拜祭天这些可怎么走。
但皇上还未返回,大臣们就算是反对的意见折子都得在路上花时间才能够到皇上面前,随同出行的同僚们应该不会眼睁睁看着皇上犯糊涂的,还是等皇上回来再劝劝吧。
被寄予了进谏重任的随行南巡大臣们:你们可真是,我们的命也是命啊!你知不知我们经历了什么啊!
那是没劝吗?
这当然不能啊,这如此不合常理,不合规矩,当然要劝谏皇上保重龙体,节哀顺变,不要过于悲痛。
你猜猜咋了。
皇后离他而去,竟面无哀色,对皇后不敬。
被体面的去地下和皇后认罪忏悔去了。
糟糕因为在南巡途中没办丧仪,所以这个哭丧状态一时间没上来,最多面色严肃不见喜色啊,这这就要哭丧上了吗?
皇上面容确实憔悴了许多,可见是哀伤至极的,皇上都如此哀伤,那做臣子的却敢在面前不表露对皇后薨世的哀痛,那是找死了。
好好好,立马哭丧,披麻戴孝面色哀痛得拿出国丧规格了。
结果‘未能极尽哀恸’的幸运儿又出现了,抄家砍头一条龙。
在已经有前车之鉴敢在皇后薨世不表露哀色的倒霉蛋出现后,还有头铁未能极尽哀恸的,那真是见仁见智了。
以及外地官员没有第一时间上悼折,上了悼折却并未请旨回京叩谒皇后娘娘梓宫,可见其心不诚,并未真心敬重,好好好,又一批。
虽然这是国丧最高规格,外地官员那是要上奏请回京,披麻戴孝的,但这不是外地官员得以政务为重,请旨回京是走最高规格的流程,但皇上一般是驳回的啊。
别说他们没打样的,上一任皇后薨世的打样儿就放那儿,以为按着也不会出错了,好好好,去地下的大军又加一波。
这个时候别说是进谏皇上返京要办帝后大婚这事合不合规矩,现在他们随时要把命搭上,都巴不得没事儿不要在皇上面前,这一个表情,眼神不对,立马玩完。
杀得他们根本不敢和皇上有什么意见相左的想法,没有人比他们更能意识到,看似还冷静的皇上,现在完全不正常,是在平静的发疯,谁碰谁死,没有回转的余地。
京城已经是一片缟素,本还拖着等皇上回来劝谏的大臣们已经是没有之前那副暗自窃喜,不以为然的念头了,都是一脸的哀色,随着皇上回京的日子越近,京城的氛围越加压抑,他们已经知道了栽在皇后薨世这事上后果有多严重了。
这简直是一路杀回来的,那些以为天高皇帝远的,呵呵,赐死的圣旨在路上了,在这种情形下,他们慌死了都,已经有人去请太皇太后出面劝劝皇上了,希望皇上能够在太皇太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下,恢复正常。
内务府上下更是运转得火星子都要出来了,一个人恨不得分成三个用,点灯熬油的赶制帝后大婚的东西,尤其是皇后的婚服,虽然之前是在提前做了,但现在也得玩命的赶制啊,甚至连后宫妃嫔的都得放一片,完全将人都往这边填人手了,后宫妃嫔们不是没有意见,但没用,他们要是不能在皇上回京前赶制准备好帝后大婚用的东西,命都要没了。
以皇上现在这种阴晴不定,喜怒无常,谁撞上谁死这种状态,根本不敢赌,心存侥幸。
太皇太后直接是气病了,根本没预料到现在的局面,皇帝到底知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真是疯了!
但是显然并不是,单纯的发疯那还好,可怕的就是对方发疯起来还手段理智都在,如常的处理政务以及调人补缺,要紧的权利始终都把控中在了他手上。
死的一批又一批人中,在南巡搞的小动作,以及等着回京等着容贵妃封后搞鬼的都在里面,就很恐怖了。
恭迎皇上南巡归京那天,众人的心那也是真的沉重啊,脸上真就是比死了爹娘都要真切的悲痛。
不悲痛不行啊,之前还有明君包袱的皇上,行事作风手段雷厉风行中还是会往‘仁’靠边留有余地,张弛有度,现在他们都不敢想着日子要有多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