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宠妃她只想当咸鱼(899)
嫌贵人更是后怕不已,算是知道之前朝臣们看着折在了璟熙皇后丧仪上的人是什么心情了,完全没预料的狠,且疯魔。
因着心底一直耿耿于怀着封号的事,也是想着皇后没了,人走茶凉,生前没法找回面子,这还留这个小畜生可以出气,一个小畜生总是要比人好多付多了的,
但是三阿哥看出来死命劝着拦着,就算年仅八岁,在皇家这个岁数的孩子也是早熟得很,看得清楚,就算那只是一只畜生,可那是皇后养过的,它就不能碰!
三阿哥要更清醒理智多了。
当时皇阿玛都能因为他在皇后灵堂上的态度挑刺下狠手,甚至要不是太子二哥拦着,他怕是就算没死,也得挨一剑身上多个窟窿,挨踹的那一脚都让他回去都养了一阵子才好,他甚至都忍着硬扛着等丧仪过去。
他知道比起大哥和太子二哥,他其实是比不得的,大哥都没讨到好,皇阿玛之后更是喜怒无常,也只有太子二哥才能在皇阿玛面前得些好。
除了本就看重太子二哥身份,就是因为璟熙皇后生前很是照拂喜爱太子二哥!
那只猫没被皇阿玛养在身边,可却被太子养着就知道,这猫碰不得。
还真的就可能比不过这只畜生。
娴贵人只余三阿哥和一个公主,三阿哥更是自己唯一的指望了,也怕连累三阿哥到时候更加不被皇上待见,自己也不年轻了,争不了什么了,干脆一点不沾手,只一门心思花在了三阿哥和公主身上了。
想到这次这么多人都没了,娴贵人也是后怕得病了一场,为自己动过的心思,幸好三阿哥及时劝住了她,没让她犯糊涂,只有抱着三阿哥和公主才能心安些。
没看到皇上连剩下的母家那边的表妹佟佳氏庆贵人都没留下。
剩余的,无论是无辜还是不无辜,后宫算计这些阴私手段确实很有一手,可以说扫尾找替罪羊这些是再熟手不过了,在她们熟悉的领域,其中关跷男人是没那么清楚的。
毕竟动了手就知道扫尾很重要,给自己找替罪羊,线索七拐八绕也是必须的。
一个个查来查去的,费时间也费精力。
而且,有什么必要呢。
证据,真的重要吗?
对皇上来说,证据,并不是那么重要。
康熙的耐心也并不是谁都能拥有的,当他的耐心没给你,你任何一点不安分惹出来的麻烦,只会让他直接将造成麻烦的根源以最快他认为最快的解决掉,哪怕他本来可以有耐心一点让它在明面上更合理一点。
锦衣玉食养着这些妃嫔,安安分分的待在后宫就是了,富贵地位家族有这些人在后宫做妃嫔就是个招牌,这些都有了,还不安分。
不识抬举。
让皇上觉得你不识抬举的,那你是离死不远了。
尤其是他现在的心思都放在了国事上,妨碍他的,之前他还讲究一下,现在,死了也能清净些。
让人充分的意识到,皇上的刀不是不利了,看似正常,其实根本就没正常,只是心思花在了国事上,忙起来显得皇上正常了!!
明明后宫只剩下小猫三两只,空虚成这样,都愣是没一个大臣抖机灵的提醒皇上充盈后宫这事。
问就是怕进去不是享富贵了,直接奔着死路去了。
眼下后宫都不像是个香饽饽地儿了,就跟死亡修罗场一样,谁进去谁落不着好!
别到时候还没有惠及家里,反而还被带累了,在之前谁能想到后宫直接被清盘啊,所有人都默不作声的知道怎么回事,但是没一个敢在这个节骨眼冒出来说这合理存疑什么的。
就怕转头皇上一个窥探后宫的帽子扣下来,脑袋也掉了,之前还不会觉得皇上会这么做。
但是现在,笑死,根本不敢赌,命一赌一个准的。
一时间大臣们都默契的忽略了这事,事那么多,他们都忙不过来了,哪里有空管皇上的家事。
要是皇上纯暴君也就算了,偏偏他于国事上就是明君手段,还勤政爱民,在百姓那里,日子渐渐好过了觉得皇上就是明君,名声越发的好了。
杀了他们这些上层圈子里朝臣宗亲这些的,还都觉得杀得好,一点不觉得是暴君。
罚跪理由被皇阿玛说是急躁将情绪过于流露,处理得也不够干脆跟小打小闹的太子,本来心里还有些气,皇阿玛竟然这么轻飘飘的揭过了锅盖头的事。
现在看着这后续发展,反省了一下自己确实是小打小闹得让人是看笑话的程度了。
妻孝满一年,正当大臣们琢磨着明年的大选,冲一冲喜气,甚至还挺稳得住,等差不多到了时候,再提,那就是按着流程提的,三年一届本就是规矩,况且大阿哥也到了年纪该娶福晋,太子爷也到了知人事时候指人了。
后宫空虚成是这样,怎么也该选些新人了的,并且都在家中提点过选中入宫后切不可闹出什么来,须安分守己,乖顺体贴,规矩本分。
康熙二十五年
结果太皇太后薨了。
病了一年多,御医太医们想尽了法子,太皇太后大限将至,还是病逝了。
能拖上一年多,也是尽力了,毕竟太皇太后这岁数确实也到了时候了,这岁数都能算是喜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