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依偎在母亲怀里哭,哭着哭着,却也累了,太后就让她在榻上睡下,给她盖了张毛毯,自己踱步到外间,静静看着屋中陈设发呆。
没一会儿,身边嬷嬷过来,悄声报:“太后,黄嬷嬷来了。”
太后心喜,立刻召见。
这黄嬷嬷之前跟在太后身边,后来司妤新建了公主府,又有了孩子,身边需要靠得住的人,就找太后,太后将黄嬷嬷送过去了。
黄嬷嬷在公主府的时间不长,并没有很深的主仆情谊,现在听闻太后安排事,便有心效忠,但一听要做的事就怕了,不敢听从宫中所派之人的命令,要面见太后才肯做。
如今进宫来,太后就关起宫门和她详谈此事,确定正是自己的命令。
黄嬷嬷的确是个能干的人,此时却也有些紧张颤抖,跪下道:“太后对奴婢有大恩,太后之令,奴婢自会去做,只是奴婢在宫外还有一位姑姑,是她养大的奴婢,奴婢总幻想着出宫了去替她养老,如今……只盼奴婢若有事,太后能让人照顾奴婢那可怜的姑姑。”
太后道:“我既答应了你,一定会做到,再说你将事情做得隐蔽,也不一定能怪到你头上。”
黄嬷嬷沉默,她的确不是主要照顾小公子的人,但小公子真有了意外,自己又怎敢妄想活命?
太后将一个小纸包拿出来,递给她。
“如有意外,你就服下这药,要不然,哀家也不一定能照顾你姑姑。”太后说。
她这样一说,黄嬷嬷就知道这是什么了,哆嗦着手去将药包接住。
随后道:“每日午时,小公子会午休,那奶娘托大,也会午休,那时屋里会保持安静,不会有人,只是奴婢有时会收衣服进去……明日午时,奴婢就动手。”
“好了,你去吧,你是我信得过的人,此番,无论是哀家与皇上的前程,还是这司家的江山,便都在你手中了。”太后道。
黄嬷嬷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会承担如此大的责任,她平时也就是帮小公子清洗、整理衣物,既没带过小公子,也没抱过小公子,但总会看到,说要去亲手捂死他,觉得心惊胆战,但说他将来会篡皇上的位,又觉得此事值得。
黄嬷嬷走后,太后才想起屋内还睡着昌乐。
她进里间去,果然就见昌乐不知何时已经坐在榻上,惊诧地看着她。
“母后你……你要派人去杀小嘉?为什么?”昌乐睡得并不深,黄嬷嬷一来就将她吵醒了,原本有些烦躁,待听到她和太后的对话,几乎惊呆,疑心自己听错了。
太后道:“这事你不用管,就当不知道。”
“可我现在知道了呀,母后你为什么这样?”昌乐不能接受。
太后依然不愿说,昌乐道:“母后你不说,我就去告诉皇上,告诉姐姐!”
太后立刻道:“你闭嘴!你……”
她无奈道:“还不是为了皇上,为了你们!”
“为什么是为了我们?”昌乐立刻问。
太后将小嘉要姓司,以及白鹤之事说出来,“若真让小嘉做了皇帝,你弟弟还能活命吗?咱们呢?”
昌乐道:“可这都是你们猜的呀,姐姐没说要让小嘉做皇帝,一定是皇后撺掇您的,我就知道她不怀什么好心!”
昌乐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自己的皇后弟媳,总觉得她一副心眼多的样子。
太后道:“她是为皇儿着想,你可有什么时候替你弟弟想过,现在倒说起她来了!”
“可是……再怎么说,她怎么能撺掇您去杀小嘉?那也是您外孙!”
太后自从决定动手,就已在情感上和小嘉做了切割,此刻倒是毫无压力地平静回道:“他是高盛的孩子。”
“但他也是姐姐的孩子啊,姐姐辛苦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她要是知道母后害了她孩子,该怎么伤心生气!”昌乐急道。
太后不回话,她顾忌不了那么多了,如果不动手,那心惊胆战的就是自己。
昌乐拉住太后:“母后,你别信皇后的话,她才做皇后几天?可姐姐却是您十多年的女儿,你不能信外人的而害自己人啊!”
太后叹息着摇头:“你怎么不懂,你姐姐已不是自己人了,她有了儿子,不管是哥哥弟弟,谁又比得过亲生儿子?皇后却不同,不管她怎么样,她是向皇上的!”
昌乐此时算是明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母后心里竟更相信皇后,因为皇上是她们最重要的人。
可是……怎么能去杀小嘉呢?他们能平安来到西昌,在此立都,在此安稳地继续做太后皇上公主,不都是因为姐姐吗?为什么母后反而要去害姐姐?
她不明白,甚至想不通皇后是怎么说服的太后。
“可是,如果姐姐知道了,那该怎么办?”
“你不说我不说,你姐姐不会知道的,就算她知道了,也没有办法,她还能杀了我不成?”太后道。
昌乐还想劝:“母后,你再考虑考虑,我觉得不能这样,你让人去交待那黄嬷嬷,叫她先别动手。”
太后严肃起来:“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不要再说,也不要往外泄露一个字,就当不知道,以后就算事成了,也要烂在肚子里,对谁也不能说。”
昌乐无措地看着太后,不知道是自己想不通,还是母后疯了。
这事怎么能这么办呢?怎么能杀小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