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那么一天么?
她不由露了几分舒心的笑容,看向高盛,真诚道:“此后种种,一切都拜托太尉。”
高盛一时有些恍惚,有一种她是君,他是臣,她对他倾力交托,委以重任的感觉。
若是十年前的他,定会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以报君恩,但如今……他再也不是曾经那个他,他不想替这腐朽的大兴卖命,它不配,但此时的公主,又让他心生怜惜。
如果他平定天下后称帝,封她做皇后,不知道她愿不愿意。
算了,不用想,她一定会杀了他。
第35章
两日后群臣于太尉府参议朝会, 长公主与太尉却已是一团和气,之前一应封赏名单太尉都允了,长公主也当即表示西昌本为文帝时陪都, 占据天险, 近可攻退可守,此时为都城再好不过, 于是迁都之事便敲定了。
自先帝即位,不事朝政,任用奸佞;随后先帝驾崩,又是太尉进京, 朝中事务皆由武将把持,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不过是傀儡;如今皇帝端座上方, 公主垂帘听政, 太尉率百官上奏, 倒有一种提纲挈领、欣欣向荣的态势,仿佛朝廷终于迎来久违的秩序与安宁。
最后朝会决议, 用一个月时间筹备,一个月后, 皇帝与百官出发,前往西昌,如此正好在入冬前到新都。
朝会从清早天未亮到正午, 众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司妤便下令让后厨煮粥, 众臣用过饭再回去。
这在宫中是常事, 给大臣准备饭食也是尚食局的事, 但太尉府之前却没准备过,于是一声令下, 整个厨房都忙起来。
府上膳食,平时也由王小桃在代管。
太尉府上的仆人全是临时雇来的,没有人家百年望族的底蕴,自然也没有许多信得过的奴仆,府上也没个女主人,这些事只能王小桃管,高盛的意思,反正她嫁人了也要做主母,正好现在先练着。
王小桃亲自在厨房盯了半天,总算让人将粥和小菜送去了前面议事厅,才松口气,昌乐公主身边的宫女过来,问午膳怎么还没好。
王小桃连忙解释,这才开始让厨房做午膳,眼见宫女来催了两道,王小桃怕公主生气,便亲自将膳食端过去,向昌乐公主解释。
昌乐公主看着眼前的饭菜,脸色不豫,问其中一道黑黑的菜:“这是什么?”
王小桃回答:“是雪里蕻肉丝,看着不好看,但十分可口。”
昌乐身旁的宫女问:“这么说是咸菜?”
“正是。”王小桃回答。
宫女道:“今日的午膳晚了一个时辰不说,还只有三个菜,就这三个菜里,还有一道咸菜,你这叫公主如何下口?”
王小桃马上解释:“因议事厅里要送饭过去,厨房的人手和锅灶都不够,才耽误了,菜也来不及去买,只能委屈公主将就用这一顿。”
“人人都委屈不得,便只有委屈我?这便是太尉的为臣之道?”昌乐气得拿了那碗咸菜肉丝摔在地上,“你……滚!”
王小桃也十分委屈,解释道:“前面的粥菜一送去就马上给公主做了……”唯恐公主将这责任归在表叔身上,她又道:“也怪臣女没管过事,一下这么从人用饭,厨房忙不过来,臣女也慌了神,所以才怠慢了公主,望公主恕罪……”
昌乐看她一眼,不屑地轻哼:“这你倒说对了,果然村姑就是村姑,就算封了个县君,也上不得台面。竟还以宋家媳妇自居,就你这样,真去了宋家,也是闹笑话。”
王小桃没受过这样的委屈,她自己也饿得眼冒金星,虽然在厨房,却一口水也没时间喝,专程来向公主赔礼,却还要受她奚落。
她低头不语,昌乐身旁宫女开口道:“算了,你先下去吧,晚膳再如此敷衍,饶不了你。”
“是。”王小桃便退身下去了。
背后昌乐怒气难消道:“气死我了!”
宫女小声安慰:“她毕竟是太尉侄女,听说太尉对她十分看重,长公主特地交待,太尉势强,在太尉府不可过分。”
“我还不够隐忍,我若过分,便将她拖下去打板子了,哪容她如此无礼!”昌乐怒道。
离得远了,后面的话王小桃就听不见了。
她离了昌乐的院子,便越想越委屈,往前走着,不由就抹起眼泪。
门口候着她的丫鬟见了,忙问:“县君怎么哭了?我听见公主在里面摔东西了,是朝县君发脾气了吗?”
王小桃擦了眼泪,倾诉道:“说竟我把咸菜给公主吃,发脾气摔了菜,还奚落我是村姑,咸菜怎么就不能吃了,还加了肉,别人还吃不到呢!”
今日厨房忙,连王小桃自己都没吃,更别提丫鬟们,丫鬟叹声道:“昌乐公主是跋扈一些,恨不得这里是皇宫,还是长公主好一些,从没挑剔过吃穿用度。”
王小桃想起自己最开始觉得昌乐公主好一些,长公主冷淡,似乎高高在上,现在与两位公主接触多了,却发现昌乐公主完全不像当初她进宫那样和气,竟如此不饶人,长公主呢,虽然仍是疏离冷淡,但也从无苛责。
丫鬟说:“昌乐公主奚落县君,县君不如告诉太尉,太尉总能替公主作主。”
王小桃摇头:“算了,表叔那么忙,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要去烦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