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屋夺娇(170)

作者: 叶淮溯 阅读记录

戏子开嗓,第一句便美妙不已。

“东边有国,人多地广,国有繁盛,城曰——”

“临安!”

第160章 故事的起源

接下来,戏子讲了一个精彩又悲情的故事。

在东边有一个强大的国家,那个国家有座城叫临安,曾经是一片极为富庶的地方,堪比现在的江南。

在那个临安出了三个顶厉害的人物,一位武将,叫上官寞,能舞八十公斤的大刀,轻易举起来两百斤的巨石,是人人皆知的惊世人物。

一位文臣,叫陆旭阳,写出过一篇惊世之文,诗句随口便是,出口也可成章,文采令蛟龙腾飞,虎豹喝彩。

还有一位,是能文能武的人物,虽文上比不过陆旭阳,武上比不过上官寞,但在治理和记忆上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能记得请一个月的账单出入,和每个人都交往甚佳,叫华慕南。

但是其实在这些人出来的时候,临安并不是富庶的模样,那里靠北,是穷苦之地,虽人口众多,却因气候和资源的原因,是出了名的苦地。

临安有三苦,穷、气候差、山林多。

陆旭阳是最先出世的,自十六岁读完四书五经后,便已经有了满腹财伦无处可用,他想要进京赶考,但家中根本没有多余的财力支撑,连买书的钱都是陆旭阳自己去别的地方打工凑的。

那时他提出想进京赶考,母亲愁着脸,转身从屋内拿出来了一个缝缝补补的荷包,拎着四个角倒了半天,最后也只倒出了几枚铜钱。

父亲在一旁坐着,沉默的磨着刀,两位而立之年的人都饿的两颊凹陷。

母亲看着手里这几枚铜钱,无力的捂住脸哭了起来,“旭阳,母亲对不住你,你书里有墨水能出头,是家里拖累了你。”

哭着哭着,母亲就一头栽倒在地,本来就饿的人身体虚弱,哪里经得住情绪这么上涌。

父亲在磨刀的手没动,只看了一眼,然后冷冷道:“家里没法子供你,这屋子也不值几个钱,你跟着你九叔出去谋生吧,别和我们困在这旮旯地。”

陆旭阳自然不甘心,他问:“九叔是做什么的?”

父亲皱眉想了一会儿,“卖柴火的,但赚不了几个钱,现在在想卖别的。”

陆旭阳又问:“去哪里谋生?”

父亲抬了抬下巴:“一路往南走,下江南,那里富庶。”

但江南离上京更远,恐怕要赚个好几年的钱才能凑够路费,陆旭阳拒绝了。

他蹲下来把母亲扶起来,突然说道:“我也要卖东西。”

父亲没理他。

读书人都有这样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傲气,总觉得那些书里面的语句能改变一个土地百年的情况。

但后来陆旭阳真的做了,他当天就跑到了山里,又去找了九叔,一个月都没回来过。

母亲担心去打听,九叔说陆旭阳出去了。

母亲以为孩子是出去谋生了,又恨家里人没办法帮忙才不打招呼就跑了。

回来后哭了一半被赶去田地里忙活了,然后边忙边哭。

以为这一辈子都看不到自己的孩子了。

第二个月陆旭阳回来了,穿着锦衣玉袍,面红齿白,身边还跟了几个商人。

临安没有这样的人,一见陆旭阳风光无两地回来了,不少人都放下了农活来看。

陆旭阳见大伙聚集了,就指着旁边的商人喊:“这些人是来收草药的,三两一株,以后临安的大家都不用过苦日子了。”

大伙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有气无力喊了一句:“大家都是糙人,哪里认得草药。”

有个商人笑眯眯的指着他手里的草说道:“你手里的就是。”

那人惊奇,“这不过是我土里的杂草而已。”

商人笑着摇头,“并非如此,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草药,能驱蚊虫,能卖三两一株。”

那人连忙把抓着草的手松了,“你可别骗我,这地里可到处都是。”

陆旭阳补充:“临安不光是地里,山里也都是,大家尽管带来,他们都收。”

围着的人一下子散了,都跑回去地里拔草。

后来,临安城的第一苦——“穷”便自此消失。

临安城成了有名的草药之城,人人吃饱喝足,过上了好日子。

但其他两苦便也同时发力了,气候让人年年生病,城中咳嗽声绵年不断。

而山林则让人采草药成了问题,临安高山起伏,全是大树,没人敢在这种气候在山上过夜,不仅会冻死,还会迷路饿死。

但爬山也需要时间,不过夜采不到有些草药。

而山脚的草药也越来越少,临安再次出了问题。

陆旭阳走后的第二年,城里出了个力拔山兮的少年。

其父母上山采药一夜未归,大家都议论纷纷上官寞的父母恐怕生死难料。

上官寞没说话,在后院磨了一日的刀,第二天背着一包干粮出发了。

邻居知道他是去救人,但也知道这去也是生死难料,就站在院子里劝他。

“孩子啊,你穿着这么单薄,去山上也只能送死啊。现在这天看着风和日丽的,等到了夜里这风就是刮人骨头的刀,能疼死你。而且山中全是树,你喊人也听不见,看人也看不见,你怎么找!”

上官寞神色没变,他放下了手里的刀,然后沉默着走向旁边的一颗大树。

他两腿分立而战,然后双手分别横在腰侧,紧握成拳头闭上了眼睛。

随后只听一声大喝,那拳头便如猛虎狩猎,拳风如刀,直接轰在了大树树干上。

邻居目瞪口呆,还以为这孩子傻了,赶紧拿了一块布跑过来把上官寞的拳头放在掌心里看了看,“你这孩子怎么回事……”

上一篇: 公主应未眠 下一篇: 秦宫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