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玫瑰的审判[刑侦](82)
一直沉默的姜晓晓漆黑如墨的眸子看向盛吟秋,“盛队,正当的渠道查完,我们还没查不正当渠道。”
“不正当渠道?”一语惊醒梦中人,秦梨头也不疼眼也不花,扭头就问,“你是觉得还有什么不正当的渠道啊?”
连代售电话卡的便利店她们都去查过,还会有什么不正当渠道?
姜晓晓斟酌一下用词说,“我们现在查的都是已经实名认证的卡,或者未实名认证的卡,但是我们没有想,曾经实名认证过的那些卡去了哪里?”
这件事和姜晓晓某次经历有关。
她上大学的时候一次解剖实验课,手机掉进泡大体的池子里,捞起来的时候内外金属板侵蚀严重已经不能用。
于是她买了一部新手机,并重新办了一个电话号。
然而正是这个新的电话号码,在姜晓晓使用的第二天就发来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
信息上说是某某社区卫生所的,询问彭天悦小朋友的百白破疫苗还没按时注射,问家长什么时候带孩子去卫生所。
姜晓晓稀奇得很,她不认识姓彭的,至于亲属她一点印象都没有,怎么会有一个叫彭天悦的孩子找她。
事后她找到营业厅问这个情况,才得知在这张新的电话卡送到她手里之前,并未进行销户。
也就是说,营业厅后台实名认证的户主信息有两个。
一个是她,另一个是之前那任机主,或许就是彭天悦的家长。
知道有这种情况,姜晓晓才会猜测,会不会是营业厅内部人员,从公司把那些原本准备销户的电话卡拿出去卖。
这种信息他们从外部是很难获知的。
盛吟秋对这一点很感兴趣,眼神示意她接着说。
姜晓晓神情认真地问,“你们知道社区每年都会对登记的吸读人员进行回访吗?”
作为刑事警察,盛吟秋和秦梨自然知道。
《禁读法》明确规定,对于吸读成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社区戒读。
而这些戒读人员不仅需要签订社区戒读协议,还需要在当地民政、卫生行政、司法行政等部门相关基层组织的监督下,确保三年内不再有复吸或其它违法违规的行为。
否则,一经发现被上报给公安机关,戒读人员很可能被强制送去戒读所接受戒读。
不过姜晓晓的脑回路她们一时半会还没跟上。
秦梨又问,“你的意思是,从这些瘾君子身上撕开一条口子?”
“每个人的表现在所在社区都会有登记,我们需要找的是那些不老实的人。”姜晓晓不疾不徐,说话间还打开自己带过来的一壶茶,尖着嘴吹一吹抿了一口。
“不老实的?”秦梨有些发懵。
总觉得晓晓说的每个字她都懂,但是连起来她就不大明白这意思。
姜晓晓放下茶杯,“就是蠢蠢欲动,但又从未破戒的人。”
话说到这,盛吟秋瞬间领悟。
姜晓晓要找的是那些被勒令戒读,又心存侥幸,不敢越界被人发现,暗箱操作的瘾君子!
这件事情光靠她们三个人肯定不成。
整个刑侦大队除开值班的几个,无一不走进社区,开始挨个排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天的时间内,刑侦大队锁定了3个可疑目标。
老刘和王东升几人跟着的便是其中一个叫贺大明的男人。
这个贺大明从去年3月开始被勒令戒读,便一直呆在家里没怎么出门过。
直到2个月之前,他开始频繁奔走于室内某家电信营业厅和戒读治疗中心之间。
他还跟治疗中心的医护人员说他找到工作了。
最初监督他的社区工作人员还蛮欣慰,以为贺大明终于改邪归正。
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却发现,贺大明的行踪诡秘,还经常和一些看着像是小混混的人厮混在一起。
这件事情他们上报过,但由于贺大明没有违反社区戒毒协议上的规定,也没有违法违规,警察也管不到他交什么样的朋友。
只是到这个时候,贺大明的行为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刚刚领取今日份的□□离开戒毒治疗中心的贺大明一出现,王东升和老刘便在他身后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
贺大明骑着一台破旧的小电驴,便衣们开着车不好太大张旗鼓,便分成两组人,一组人在车上跟着他,另一组人在街边扫几部共享单车追过去。
随着贺大明慢慢停下,开车的老刘抬眼一扫,发现他来的赫然是电信营业厅!
第40章 飞蛾(十三)
算起来这家电信营业厅算得上室内开得比较久的, 是本市第一家。
老刘粗糙的眉头挤兑到一块,眼珠子往下一滑溜,视线停留在左手的腕表表盘上。
现在正是快下班的时候, 贺大明来这里做什么?
关注他的便衣并未轻举妄动,老刘把这件事汇报给盛吟秋后, 得到的回复是捉贼捉赃。
“倘若贺大明当真伙同营业厅内部员工倒卖实名认证的电话卡, 那现在就是他们偷偷把东西弄出来的时候。”
隔着电话, 老刘都能听到盛吟秋声音里的势在必得。
与此同时,他给王东升发去短信,两边人马把前后门堵了个严实,纵使这个贺大明插上翅膀也难逃!
等了大概半个小时的功夫, 负责清扫的保洁员都要出来锁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