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他(191)+番外
许铭走近了,臂弯里挽着云采奕的大衣,给她披上,按住她的肩,笑着说:“我喜欢她就是喜欢她这副样子,要是她变了,那我还喜欢什么啊?”
沈泊峤“啧”了声,龇了龇牙:“酸死我了。”转头对奶奶说,“奶奶,今天面条不用给我放醋了,我快酸死了。”
几个人全笑了。
云采奕被这一打岔,想和奶奶说的话没来得及说,吃过早饭,准备出门去上班的时候,她让两个男人先走,自己慢一步,拉住奶奶才悄悄将自己想说的事说了。
奶奶听完,笑着点了点头,说好。
许铭看着诧异,在车前等了等她,问什么事。
云采奕神秘一笑:“你会知道的。”
*
冬至那天,按习俗,云家要回山里老家祭祖,许铭开车,载着她们一起去了。
那是许铭第一次去云采奕的老家。
云家所在的山村很小,虽然距离县城不算远,才十几公里,但路途险阻,山势陡峭,至今没有通汽车。
许铭开车,听奶奶的指挥,在盘山公路旁边找了个可以停车的地方,将车停放。
几人下车,带上物品,步行走进一条狭窄的石阶小道,往山村进发。
一路石阶蜿蜒,两边树木苍绿,寒风萧瑟。
奶奶80岁了,步履平稳,边走边说话,喘息不见紊乱。
许铭跟在她身边,听她讲有关过去的事,陶美华偶尔插几句。
云采奕走在最后,边走边拍照,距离渐渐拉开,一抬头见他们仨走在一起欢声笑语,莫名觉得他们仨是一家人,而她像是捡来的小媳妇,可要可不要,没人在意。
云采奕哼了声,收起手机,追赶上去。
云家往上数三代,和云府的土霸王是宗亲。
奶奶说,云采奕爷爷的爷爷在当地是个大财主,可惜门楣不济,一代不如一代。
云家到云采奕太爷爷手上时,家业已败得所剩无几,而云采奕的爷爷是个病秧子,吃的药比吃的饭还多。
富不过三代,云家自此没落。
奶奶兴致高,说着说着,还自曝了一个身份。
她11岁就进了云家,是童养媳。
许铭啧啧称奇,追着奶奶听了一路的故事。
进入山村,远远看一眼,萧条,沧桑。
房屋零星排布在狭长的梯形山坡上,高低错落,稀稀疏疏,土房、木楼、还有水泥房参差不齐。
大多数房子没人居住,杂草丛生,破败不堪,村里剩下的全是一些孤寡老人。
云采奕家在村子正中,在一片地势比较平坦的山坡上,占地面积很大,是一群二层的木雕楼,不算角门,共有九间。
只可惜倒塌大半,只有西边一角还有门能进出。
“大土豪啊。”许铭驻足,看着面前的大型建造群,发出感叹。
虽然现在已是断垣残壁,但不难想象,当年在这么险恶的地理环境之下,建造这群木雕楼的盛况。
奶奶说,大财主一共有六个儿子,分家的时候,九间房,一个儿子分得一间半。
云采奕的太爷爷是最小的儿子,房子在最西边。
也就是现在还上着锁的那间。
奶奶拿着钥匙,开了门,木门发出老重的咯吱声,缓缓被推开,一股沉闷已久的灰尘扑面而来。
几人在门外站了会,才依次进入。
门槛很高,入眼就是柴火灶,柴火灶对面摆着一张旧式八仙桌,桌后有道木墙,推门进去,里面房间比外面宽敞很多。
只是格局有些奇怪。
因为有半间房是用土砖和隔壁分隔来的,那就是和别人家分的半间房。
云采奕在里面转了一圈,告诉许铭,这是她小时候睡的地方。
现在这个房间堆放着杂物,床和家具早已不见踪影,但以前的样貌,云采奕全都记得,什么地方摆放着什么,她一件一件指着说给许铭听,给许铭描绘了她小时候的生活场景。
许铭很有兴致地参观了一遍,在脑海里构建出小小云采奕的童年时光。
角落里,有架木楼梯通往二楼,踩上去,咯吱摇晃,那个晃是整栋楼都在晃。
许铭担心房子要塌,正要拦住云采奕,却见她脚步“蹬蹬蹬”,轻快地上去了。
许铭这才扶着楼梯,跟在她后面,小心翼翼地爬上去。
二楼光线昏暗,木雕的小窗全都关得死死的,打不开,只有头顶瓦片隔成的天窗照进一束光亮。
而且楼层很低,许铭上来了,没法抬头,只能弯着腰走动。
脚下木板在他脚步移动中,声响响得厉害。
许铭担心安全问题,本想回头,云采奕走他前面,掀开厚重的防水布一角,叫他看。
这一眼,叫许铭眸光一亮。
那是一套旧时期的拔步床,那床雕梁画栋,木刻的图案花团锦簇,富贵大方,而且木材是上好的香樟木,香气浓郁。
别说搁以前了,这套床就是放现在,也价值不菲。
许铭惊叹了声:“你祖上大富大贵啊。”
云采奕莞尔,又将其他防水布里的家具也都掀开来给他看了看,全都和拔步床同款同木料。
云采奕说:“我们家最值钱的就是这套床和这些家具了,但是因为没办法弄出去,只能放在这儿吃灰。”
许铭诧异:“以前是怎么弄上来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问奶奶。
两人小心翼翼地下楼,奶奶给他们扶着楼梯,许铭下来后,就向奶奶问起那套拔步床。
奶奶说:“我嫁进来的时候,那床就在了,听说是建房子的时候,一起打造的,直接建在楼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