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51)
彼此都轻飘飘翻过了清早的那一茬。
又或者,谁都不敢再回头面对。
日光下,这座别墅更显压抑。
朝阳的落地窗采光极好,入目是大片方正的橘红,仿似误入了哪家旧祠堂。她小心翼翼地踏上哑金色的地毯,坐在沙发上仰头望去,巨大的水晶灯让人错觉下一秒就要坠落。
这看起来不是个适合久候的地儿,宋千翎起身朝厨房走去,步伐有种落荒而逃的慌张。
整幢房子里最新的,或许便是厨房里的灶具,它应该被周佩弦后来翻新过。
这会儿他正有条不紊地调着底料,挖一小勺猪油,倒一点生抽和老抽,滚水一浇,香味便已经出来。
不管看多少次,她都觉得,这样的周佩弦很不像他。
他太认真太正经了,让人错觉会很可靠,哪怕在几个小时之前,他口里还说着令人恼怒的浑话。
人当然可以有多幅面孔,但怎么可以差别这么大。
察觉到她的目光,周佩弦扭头冲她笑了笑:“饿了?”
“还好。”她并不想催这位大厨师。
“这儿的厨房很大。”周佩弦屈指敲了两下调理台,“你可以进来。”
被他一说,她忽而想起上次在她家的小厨房里,两人各司其职,做了一桌菜。
那地儿确实小,胳膊肘总是撞到,衣料摩擦间,生出些难以明说的情愫。
如果一切停留在“那一晚”,或许会更好。
说不定,她还会常常怀念他呢。
宋千翎摇摇头,表示自己不进去了,转身在别墅里闲逛。
一应俱全到近乎繁复的陈设,让昨晚初见的她觉得这里很有生活气息。但清醒后再看,大片的红木实在过分压抑,又太过陈旧,几乎没什么新物什,仿佛时光就此停留在了众人搬走的那年。
都说家是避风港,可周佩弦要么住那种光秃秃的素净“样板房”,要么住这种都可以用来拍废弃建筑探险的老别墅,不仅不避风,还后背“嗖嗖”起冷风,也难怪变成这样。
在心里编排了他一番后,宋千翎心里好多了。
“在笑什么?”周佩弦不知何时走到她面前,应该是面已经做好了。
宋千翎忙敛起笑意:“没什么。”
周佩弦打量了她少顷,笑了一下,率先往餐厅走:“你笑起来很好看,多笑笑。”
此生她听过的所有赞美,都没有和周佩弦认识这两个月来得多。
她绞紧衣角,生出一种莫名的羞赧。
一碗阳春面暖了胃,宋千翎想起自己早上思考的问题:“对了,你的房间是哪一间?”
“嗯?”周佩弦茫然地抬眼看她,少顷道,“这里没有我的房间。”
这下轮到宋千翎不解了。
兄弟俩只差3岁,从周佩韦卧室的照片和书桌陈设看来,那时候周佩弦怎么也已经出生了。
周佩弦饶有兴味地看着她一脸困惑,终于“大发慈悲”给她解惑:“我之前不是说过,我出生后户口上在了外婆家吗,从小我也是在那里长大的。
“小学时我才搬回来,那时候他们的新房子已经装修得差不多了,我在这里只住了几个月,就搬到了新家。”
周佩弦边说,边起身向前,宋千翎赶忙亦步亦趋地跟上。
他下到一楼,推开一扇门,“原本多余的两间空卧室一早被另作他用,因为只住几个月就搬,他们就没有专门给我布置房间,我一直睡在客房。”
卧室在二楼,而客房在一楼。
宋千翎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又看向面前的客房,距离说远不远,但在一个几岁小孩的眼里,或许是难以逾越的。
客房和她租屋的卧室差不多大,但和周佩韦的卧室比起来,显然小了一大截。
老式的硬板高脚床,靠背上雕龙凿凤,虽然漂亮,却显然不是小孩子会喜欢的风格。
放着几本童书的“书桌”其实是个梳妆台,实木高脚圆凳高到抵上她大腿,她下意识摸了摸:“你就坐这个凳子吗?”
“嗯,怎么?”
“没怎么……”宋千翎坐上去感受了一下,要是整个儿坐实,脚尖都难沾地,“你小时候很高吗?”
周佩韦都有183,而周佩弦看着比他哥还高了几厘米,快一米九的人,估计小时候就很高吧。
“这个你倒是猜错了。”周佩弦懒洋洋地倚在梳妆台旁,垂着眼看她,“我到初中才开始蹿个儿,实不相瞒,小学他们都喊我‘小不点’。”
望着眼前的大高个儿,宋千翎不由得为这个称呼笑出了声。
但笑着笑着她又不解:“那你小时候坐这个,不会觉得太高吗?”
“高啊。”周佩弦满不在乎地一耸肩,“我小时候上凳子,都是手脚并用爬上去的,再跳下来。
“有一次跳得摔倒了,还把凳子带倒,砸到我身上,骨折了好几处呢。”
他是乐呵呵地说的,仿佛只是在道一件童年糗事。
宋千翎却笑不出来。
她抬头认真地看他,直看得他敛起笑意,眼底泛起少有的酸楚。
她是学教育的,不仅学教书,还要学育人。
但此刻她却嘴拙起来,书上的内容都忘得一干二净,良久,她向他伸出手。
宋千翎都忘了起身,稍显费力地用指尖够他肩膀,周佩弦主动弯下腰,下巴搭在她肩头,比起拥抱,更像在依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