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硬演恶毒反派也不是不行(403)

作者: 轮椅嘎嘎乐 阅读记录

秋南亭轻哼一声,轻轻捶了他一拳,没再多说。

这时,萦丝忙活着翻烤鱼,抬头说道:“少爷,鱼好了,快趁热尝尝。”

秋南亭接过鱼,用筷子挑了一口,点头称赞:“好吃好吃,你们也吃。”

萦丝低眉一笑:“好,这里还有十来只,方才抓了许多回来,少爷吃完我们再烤。”

一旁的飞絮正忙着往篝火里添柴,手里攥着一小把枯枝,动作轻快利落。她的眉眼灵动,带着少女特有的活泼,做什么事都莽莽的。

众人围着篝火,吃饱喝足后,夜色渐深,山间的寒意渐浓。

李津站起身,抖了抖衣袖,低头看向秋南亭:“跟我去四周转转吧。”

秋南亭正有方便的想法,拉着他的手起来。

篝火旁,萦丝将叉肉的树枝扔进火中,转头看向飞絮,声音压低了几分:“他们走了。”

飞絮立刻凑近些,两人的脑袋挨在一起,偷偷说起悄悄话。

飞絮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藏不住心事一般:“我们果然没猜错,只是不知道夫人和老爷知晓不曾?”

萦丝抬头望了望火光外的方向,皱了皱眉,低声说道:“这就不是我们该说的话了。问出来已是有些冒犯,少爷也是将我们真的当自已人才会说出来。以后咱们得替少爷多留心些,官场上最是黑心,保不准有人会用这种事攻讦少爷。”

飞絮用力点头,神情一下子认真了起来:“那是自然!只是不知道到了洪州,世子还会不会和少爷同吃同睡呢?”

萦丝看了她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你看他们二人的模样,像是能分开的么?不过,少爷背后的势力不少。即便他们亲密些,旁人没有确切证据,又敢瞎说些什么呢?”

飞絮忽然咧嘴一笑,眼中满是狡黠:“嘿嘿,跟了少爷真好,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少奶奶来磋磨我们这些下人。”

萦丝被她逗乐了,却还是轻轻推了她一把:“方才你还说了那种话呢!少爷那般的人,就算真有少奶奶,那少奶奶必然也是好人。”

飞絮歪头想了想,眨了眨眼睛,憨憨一笑:“哦,也对!”

两人低声笑着,飞絮抱着膝盖蜷在篝火旁,明亮的眼神映着火光。

————

二月上旬,到了洪州。

洪州原本的知州和通判已经离开,留下了交接工作的师爷,还给秋南亭留了些信,指了几个可用之人。

人刚到州衙,师爷就搬了几筐子案卷账册出来,让他例行审阅。秋南亭本还想将洪州情况先摸个底,去地里还有百姓住的地方瞧瞧。

可现在洪州地区的农田已经开始播种早稻了,南部地区估计都快播完了,北部也即将要开始了。

好在来之前他做过些功课,虽不至于完全将洪州的底摸清楚,但是至少农业和经济基本都了解过了。

秋南亭跟李津在府衙门口草草过了个新官上任的流程,趁着百姓都来看热闹,先把皇帝给自已手谕给大伙给瞧了一眼。

正是李源说,允许他在地方便宜行事,在朝廷的大政策下面自已做些小变革。

百姓们拖家带口,水泄不通围在府衙门口,瞧自已原先顶好的那个父母官给换成了个面嫩的文弱书生,又拿出莫名其妙的“圣旨”,正是疑惑的时候。

秋南亭忽然问了一句话:“各位,那些是种地的,可否往前些来听我说些话?”

百姓们面面相觑,只有十来个往前迈了几步。

“这位大哥,您是种什么的?”

“回大人,草民是种稻子的。”

“那大爷您呢?”

“也是水稻呐!”

“那你们一年能余多少钱呐?”

这会儿他们正是实行的均田制,按人头分的田地,农民手里攥着的钱,全是种地又交完税后余下来的。

说到这话,人声音就下去了。

这话说得没意思,挣得多的不爱显摆,挣得少的说出来丢人。

秋南亭也不求得到确切回答,又俯身问了句:“那能想办法再多挣点儿么?”

“大人你说的这是啥话嘛!”

大家忽然就七嘴八舌说开了,带着浓重的洪州口音,秋南亭听不甚懂,好在那师爷人还没走,在旁边给他翻译。

“谁还不想多挣点,这个税这么多么,咋挣!”

税的事秋南亭还真没办法,术业有专攻,或许未来他能与郁鹏天讨论一番,不过现在国库都不甚充盈,没有条件给百姓们减负。

“虽然现在本官没办法给你们解决赋税的问题,但是如果地里的东西变多了,是不是自已剩得也能多些?”

“是吗?”

“咋多啊!”

师爷压了压手掌,百姓们虽然不太认秋南亭,但是上一任知州的师爷他们都认识,多少给点面子,安静了些许。

秋南亭朝师爷感激拱手,“烦请您给介绍介绍。”

师爷一甩衣袖,清了清嗓子:“方才陛下的手谕也给大伙儿瞧了,这位,正是陛下特意请来的农事奇才,他在翰林院中写了十多卷书,陛下都赞不绝口。他说有法子,那肯定就是有的。”

“说不上奇才,只是有些想法。”秋南亭谦虚点头,“只看大家信不信了。”

底下的人都还抓着瞎,完全不明白他到底想干嘛。

秋南亭跟李津对了个眼神,这位通判便被当做知州身边的左膀右臂使唤了,和侍从们从府里搬出来几箱子书来。

秋南亭从箱子里掏出一本。

“有没有又会种地又会识字的?”

第189章 我未摘月,月亮却奔我而来(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