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救赎反派后,被攻略了[快穿](308)

作者: 饭三碗 阅读记录

“少来,信这1%,还不如信我是武媚娘,不过这种事倒是不用急,等她俩高考完再说吧,你还有事没有?没事的话我去给她俩洗水果了。”

“洗吧洗吧。”许莱起身,“我也得回去给我家努力的宋沐禾同学提前准备点夜宵了。”

//

有喜欢的人亲自辅导,对付鱼来说,学习不再是一件会让自己头痛的事。

只是她的确不够聪明,对别人来说,听一遍就能记住的知识点,她一遍不够,需要反复理解好几遍才能记住。

有时候知识点太复杂,可能当下记住了,过一段时间又会忘。

这些问题存在,但不致命。

因为呈大的分数线,真要算起来,确实不是很高。

她有两年的时候,就算再笨,至少勤能补拙。

而检验付鱼学习结果的第一次大型考试,来了。

简江二中的高二年段,一共十二个班,文科班四个,理科班八个。

其中三班和四班,是文科重点班,九班到十二班,是理科重点班。

分班考排前六十名的文科生和排前一百二十名的理科生,随机分配到这六个班组成新班级,剩下的学生,则安排进剩余的普通班。

每次大型考试,学校都是按照上次大型考试的排名结果进行座位安排。

文科班前六十名和理科班前一百二十名的学生,统一被安排到实验楼,剩下的,则被分配到教学楼的各个教室。

这次的期中考,参照的就是高二开学时的分班考结果。

程青轻是这学期刚转学进来的,并无分班考成绩。

所以除了沈觉夏外,四人小团体的其余三人,都被安排在了五班。

考试一共考两天,第一天考语文和数学,第二天考英语和理综,考完正好是周四,学校领导大手一挥,直接给学生们连着周末,一起放了三天假。

回家路上,付鱼和宋沐禾在对答案。

沈觉夏在一旁听她俩讨论,时不时点点头,表示对她俩做对了的无声鼓励。

宋沐禾很自信:“我感觉我下次能去六班考试!付鱼你一定也可以!”

沈觉夏笑道:“你俩要是能去楼上考试的话,呈大绝对没问题了,先看看你们这次考得怎么样,争取高三开学的时候,和我一起在楼上考。”

考试排名结果,周五晚上就出来了。

这周付曼枝堂妹结婚,他们一家三口都回了老家,程青轻的补习班便暂停一周。

班主任在班级群里发送相关文档时,付鱼正陪她还在上小学的弟弟妹妹玩。

她根本不知道这件事,还是宋沐禾连着给她发了十几条微信消息,见她一直没回复,才改成给她打语音电话。

她要说的就一件事,她俩下次考试,真的都能进六班了。

付鱼和她聊完,顾不上点开文件看一眼自己的具体成绩,立刻先给程青轻打过去。

程青轻没接。

她这才点开文件,看见排名第一的正是她预料的程青轻后,松了口气。

视线往表格后面挪,停在最末列的校排名上。

一个大红色的“1”,特别漂亮。

付鱼看见了,比自己考进六班还要高兴。

正要重新给人拨过去表示祝贺,程青轻的电话打回来了。

她还没来得及叫她一声同桌,笑意就因程青轻听不出情绪的话,僵硬在了嘴角。

“杨老师刚才给我打电话,他说,周一开学,让我搬去十二班。”

第86章 高考失利的优等生23

“鱼鱼姐姐!我们饿啦!要去让姨姨给我们弄兔子包吃!鱼鱼姐姐你要吃吗?”

妹妹甜滋滋的声音唤回付鱼一时游离的神志, 她啊了一声,然后笑着揉揉小丫头扎了俩麻花辫的脑袋:“你和哥哥去吃吧,姐姐不饿。”

俩小孩一走, 付鱼笑着的脸就垮了。

她没忘记那头的程青轻还在等自己回答,干巴巴地补上最开始想叫她的那句同桌后, 闷闷不乐地说:“那恭喜同桌你啦,在重点班读的话, 以后你上A大肯定就没问题了。”

程青轻还没回话, 付鱼自己先回过味了。

她讲刚才那话时, 语气什么的通通不对,听着根本不像是在真心祝福,反而有种阴阳怪气的味道。

程青轻该不会误会自己是不想盼着她好吧?

一想到这, 付鱼当即顾不上此时的心口有多闷了。

她拍拍自己的胸口, 手动将那股郁气拍散掉一些后, 忍着体内正不断往上涌的难受劲儿,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与平日无异。

“同桌, 你能进重点班真的太好啦,之前你跟我说你能考一百名的时候, 我就觉得老师应该让你进重点班的,刚才我看分数表啦, 同桌你考——”

程青轻打断她:“你希望我去重点班是吗?”

付鱼原本已经快被自己安抚好的情绪, 霎时因她这句话又破了防。

这一次不只是胸口发闷,连喉咙都开始变得涩哑。

像有人正往那上头一颗一颗地放着石头, 堆积如山的石头粒,如一只无形粗粝的大掌, 攥着她脆弱的喉管,迫得她连话都说不利索。

“当……”

她听出自己说这个字时语气更加不对, 没敢继续往下说,佯装自然地轻咳几声,缓过那股最难受的劲了,才不急不缓地重新出声。

“当然要去重点班啦,同桌你是要考A大的嘛,重点班的学习氛围什么的,肯定都要比现在的班级好,所以同桌你能去重点班,真的太好啦,我真的很替你高兴。”

付鱼略显费劲地眨了下眼,才没让泪腺跟着破防:“就是不知道同桌你去了重点班以后,宿舍会不会换,如果老师要你把宿舍都换了,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