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相公赶考我烧烤(221)+番外
周芷也想起了那个害羞腼腆,会乖乖的喊她婶婶的小姑娘,也是有些怅然。
不过算算日子,如今她也该十七了,这个年纪说亲很正常。
江序:“大哥在信里说,定亲的人家不是大河村的,是镇上的一户人家,如今二十有一,才中了秀才,我们应该不认识。”
“是那个秀才先上的我们家提亲,侄女也到了年纪,大哥大嫂便应了下来。”
张金花此刻却没有一开始那么开心,大孙女嫁人她当然高兴,但这也要看嫁的是什么人家。
古人说门当户对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家世相差太大,那男女双方都会有隔阂,且不是轻易能消减的。
虽说从信上来看,那个秀才家里也不算比老大家好多少,但人家是正经的镇上人家,又有功名在身,娶个富商员外的女儿都使得,怎么好端端的看上了大孙女?
这其中肯定是有三郎的缘故,亲叔叔是京官,短短几年时间还成了五品京官,按理说他的侄女配一个秀才没有问题,可关键是三郎再好,那也只是叔叔,不是亲爹!
老大家的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自己家里什么情况没点数吗?
张金花越想越气,她不是生气老大家的沾三郎的光,而是怕老大一家识人不清,耽误了孙女的终身大事!
要是那个秀才是个趋炎附势,或者是个色厉内荏的,那孙女这辈子可就毁了!
但如今再怎么样,也已成定局,亲都定了,不日就还成婚,她也来不及阻止,如今只希望老大媳妇能精明些,给自个儿亲闺女挑个好的。
第129章 幸福美满
大河村。
江大郎和媳妇钱霞自从托人往京城送了信之后便一直提心吊胆,既期盼着京城来信,同时心里又有点无法言说的害怕。
谁能想到之前那个躺在床上病恹恹的江家三郎如今能在京城里头当大官了呢!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说实话,到如今江大郎和钱霞还犹在梦中,总觉得这是错觉。
自从江序五年前在京城里当了官,他们江家在这周边可谓是风光无限,走到哪谁人不知江家出了个在京城里当大官的后生,那段时间江大郎走到哪都是脚步轻飘飘的,钱霞每次回娘家那是腰杆子比生了儿子还硬。
但飘了没多久,江序就托人寄信回来,他出钱在大河村建立族学,希望大河村的孩子都能够在读书上有所进益,实在不行,多认几个字也是好的。
同时还在信里说希望族里人不要因为他当了官便行那期男霸女之事,否则要是让他知道,定不会轻饶。
要是之前的江序,这种话没人会在意,但现在江序当了官,还是比县老爷还厉害的官,他说的话再没人敢不听。
江大郎一家的生活也因为好了不少,江序寄回来不少钱,让他买了良田,这些良田暂时在他手里收着,进项用来贴补族学和祠堂,这些钱在江大郎手里收着烫手,但他是江序亲大哥,不在他手里面,别人他又不放心。
而且他也没那个胆子中饱私囊。
就是因为知道大哥是个老实人,江序和周芷才放心这些钱在他手里,至于大嫂钱霞,周芷相信她不会因为这点蝇头小利得罪有前途的江序。
总之这些年,江大郎家的生活好了不少,至少不用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刨食,累得半死一家人也仅仅饿不死而已。
钱霞也顺理成章的在村子里成了受人羡慕的对象,既不用下田干活,也不愁吃穿用度,但随着女儿江绵绵的年纪越来越大,她也开始愁她的婚事。
女儿沾了她三叔的福气,用不着像村里其他女孩子那样下地干活,伺候家里,整天也就做些轻省的活计,她怕养粗了她的手,甚至这几年连灶上的活都不让她干,她也就整天绣些绣活罢了。
但正因为这样,她的婚事才没个着落。
低的她看不上,要是把女儿嫁给村户人家,别说女儿愿不愿意,她第一个不愿意,虽说儿子出生以后她的重点放在了养儿子身上,但女儿也是她十月怀胎掉下来的肉,前面十年又只有这个一个宝贝疙瘩,哪能不爱?
在家里都不用干活,哪有出了门子反而要下地干活的道理!
因此这些年她陆陆续续拒绝了不少提亲,也被那些嚼舌根的妇人说她贪图富贵。
她呸!
谁人不贪图富贵?再说了,别以为她不知道那些来提亲的不也是看中了绵绵有这么一个好三叔吗!
但是那些高的,她也没那个能力去攀。
她自己心里有数,家里如今能过的这么好,全是托了三弟和三弟媳的福气,她和江大郎两口子都没什么本事,绵绵她弟弟如今七岁,看着也不是那块读书的料。
其实一年前也有那富商看中了绵绵,想娶她作填房,那富商年纪都有四十了,她当即就把人打了出去,可心里也清楚,要不是江序,这富商也不会想娶一个农家女。
女儿的婚事就这么拖到了十七,眼看着是个大姑娘了,她愁的头发都白了两根,结果峰回路转,县里的年轻秀才来他们家提亲了!
钱霞其实也知道这门婚事说到底还是沾了江序的光,但她也实在没了办法,要是再这么高不成低不就的拖下去,女儿还能一辈子在家里当个老姑娘不成?
那个秀才她也托人打听过,是个品行不错的,家里情况也简单,她最终思来想去还是应了这门婚事。
如今就等着京城来信了,要是京城那边不同意,她虽然遗憾,但也还是会取消这门婚事,毕竟一家子都是靠的江序,她万万不会做那等阳奉阴违的事,惹了京城那边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