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暴发户家的漂亮继女[八零美食](265)

“老师你别让小五回来,没必要!何况来回车票不是钱吗?”

“就是就是,何况现在马上就要开学了,还回来干什么!”

突然间,乡亲们自己聊了起来:

“你们说说,张惠兰在这个节骨眼上,想把小五喊回来……她该不会是想让小五辍学打工去吧?”

“嗯?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

“老师老师,那不行的啊小五也很可怜,能考上大学、还是个本科,这一点就不得了!老师啊你要劝一下小五,让他好好学习,千万不要回来。”

“就是啊读完了书,毕业了分配了就留在单位里,万一以后发病,起码还有单位管啊……”

“你闭嘴吧!小五跟张家其他人不一样,他很健康的不会有事!”

“我就说说么……”

至此,许培桢大致弄清楚了张家的情况。

并且从乡亲们的嘴里,打听到张家最近其实没有很特别的事情发生。

所以——

张惠兰在撒谎!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许培桢还赶时间要去了解汪见雪的情况,

于是他摸出五十块钱,交给第一个和他聊天的大婶。

她刚才一直在说宋小红人很好。

“婶子,既然张家没有特别的事儿,那我就不去了,这五十块钱辛苦你拿给小张的大嫂,就说……是我个人的一点儿心意。”许培桢说道。

那大婶惊喜万分,“哎呀老师谢谢你!你、你……还是去家里坐坐吧!”

“不方便,下次吧!”许培桢又客气了几句,离开了。

许培桢匆匆赶回市区,打听了一番后,去了当地医疗水平最好的市一人民医院。

依他的推断——既然汪见雪患上了尿毒症,那么她不是在肾内科住院,就一定在血液科病房。

最终,许培桢在血液科的住院部病房那儿,顺利地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汪见雪。

太好找了。

虽然许培桢没见过汪见雪,但在这儿住院的病人大多都是上了些年纪的人、或是常年疾病缠身的人,样子都不会太好看。

唯有汪见雪,乌发雪肤的模样儿格外引人注目。

她两眼无神地缩在病床上,看起来可怜又无助。

汪见雪住的是个三人病房。

病房里的另外两张病床,

一个是六十多岁肾坏死的老爷子;

一个是三十多的中年男子。

许培桢在病房附近来回走动。

这个时代的医院住院部,管理比较混乱。

一不限制陪床家属的人数,

二不限制家属在住院部里使用小电器,比如用热得快烧热水,就能拎着热水去公共厕所洗澡;又或者弄个小电炉,在走廊上煮点面条吃……

三不限制外来人口,有很多人守在这儿,就是为了打份零工的。有时候只有一个家属陪护病人,要买东西、要送信,一个人也走不开,就只能临时雇个人……

许培桢一直盯着汪见雪隔壁病床的两个病人。

想要打听到有价值的消息,就不能一直守在最外围。

最好是以护工的身份,正大光明进入病房。

可是,中年大哥的老婆一直陪着在;

而且看起来,那位大嫂的衣着特别朴素,衣服上甚至还打着补丁!

于是许培桢转移了目标。

他看向了那位六十多年的老大爷。

老大爷虽然是一副久病卧床的模样儿,但还是能看出昔日官威尤存;

这老大爷呢,只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儿在床前侍候。

但看起来,那位大姐好像没有想要请护工的意思。

许培桢忍不住了,决定主动出击。

于是,当大姐出了病房后,许培桢跟了她几步,追上去拦住了她,“大姐……请问你需要护工吗?”

大姐上上下下打量着许培桢,越看越疑惑。

——眼前这男的大约三十多岁,生得修眉俊目的,很英俊。最重要的是,他的衣着打扮、他的气质……看起来就不像是寻常在这儿蹲守着打零工的乡下人。

许培桢压低了声音,“是这样儿的,我、我是来这儿转车的,昨晚半夜到的,结果今天一早才发现钱包丢了。大姐,我就想两天挣四块包吃包住,能够得着让我买一张去省城的车票,还能再买几个包子就行。”

是的,四块钱,也是许培桢精心设计的费用。

因为普通护工三块钱一天,

他开价四元两天……

再加上他是男的,比大姐更适合照顾老大爷,

相信大姐不会拒绝。

是的,大姐无法拒绝。

她已经一个人照顾老父亲半个多月了,一分钟也没歇过。

她也不想请护工,一是舍不得钱,二是嫌那些护工不讲卫生。

但现在,眼前这男的一看就是个知识分子,浑身上下收拾得干净整洁,开价也不贵……

大姐心想,那就让他替她在这儿照顾老爷子两天,她回去好好歇一歇再做做家务也好。

当下,许培桢和大姐相互自我介绍了一下。

许培桢佯称自己姓关,是北京一所大学的讲师;

大姐说她姓杜,她和爱人都在F市市委工作,她爸爸是退休干部,年纪大了患上糖尿三期,需要怎么怎么护理。

然后杜大姐就带着许培桢进了病房。

她先是向另外两个病友介绍了一下许培桢,“……一会儿我有事回去一趟,他是我表弟小关,我不在的时候他替我照顾一下我爸。”

许培桢看了汪见雪一眼。

汪见雪完全没有反应,照顾她的看起来像个保姆,倒是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