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佬她每个世界当炮灰/炮灰她在快穿世界里乘风破浪(200)
有不少人还拿着自家酿的酒出来分享,敖建国亲自掌厨,色香味俱全。
大家吃的都差点把舌头给吞了,纷纷夸赞敖建国的手艺比国营饭店的师傅做的好吃。
这一餐也让敖建国和建国娘彻底融入了生产队中,不少妇女都凑到建国娘身边问她怎么保养的。
这是纪琳琅配的药,建国娘自然说不出来,但平时吃些黑豆,黑芝麻,用洗米水洗脸洗头的事情还是可以分享的。
经常下地干活的妇女和姑娘们,她们的脸经常晒伤,所以这会都用心地记下来。
纪琳琅和王大娘看着这一幕,会心一笑。
第179章 七零逆袭记:一地鸡毛
建国娘的日子越过越好,东风生产队这边,敖家就不那么美妙了。
首先最不适应的便是敖胜利,没人给他洗衣做饭,端水倒茶,睡前侍候他洗脚了。
家里几个儿媳虽然轮流做饭,可是她们手艺粗糙,不如建国娘做的好吃。
被建国娘的手艺养叼了胃口,这止大人食不下咽,小孩子也嫌弃的不行,嚷嚷着要吃王阿婆煮的饭。
建国娘嫁进敖家这二十几年,几个继子没有喊过她一声妈啊娘的,也没叫过姨,都是诶诶诶的唤着。
后来敖建国收拾他们之后,他们也是称呼建国娘这样叫的,背后称呼后娘。
他们的儿媳也是有样学样,没人会敬重建国娘,到了孙子女出生,就叫王阿婆。
才短短半年多的时间,敖家无比的怀念建国娘在的日子。
那个时候他们有吃有喝家里有人收拾好,还多一个劳动力挣工分,万事不愁。
现在干活分配不均,总有人想躲懒,你推给我,我推给她,大事小事都斤斤计较。
再加上孩子间的打闹引出的大人的争吵,打架,拉架,三天两头,由孩子到媳妇撕打,到兄弟干架。
反正一地鸡毛,也成了邻里间看热闹,生产队的笑谈。
敖胜利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敖家的男人在外面怂,可在家里却大男子主义的很,从前有建国娘挡在前面,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活计,儿子媳妇自然相安无事。
如今家里的矛盾大爆发了,几个儿媳又不像建国娘那样的软弱忍气吞声的性子,她们有娘家撑腰的,所以敢跟男人打架,打输了就直接哭着回娘家。
丈母娘带着兄弟打上门来,敖家三兄弟屁都不敢放一个,还是敖胜利硬气表示,不想过了可以回娘家。
反正敖家也成了笑话了,敖胜利破罐子破摔。
一提到离婚,并不是每个女人都有勇气离,这个年代女人离婚,就跟被休一样,丢人,承受着流言蜚语和异样的眼光。
而且一回娘家,父母兄弟可能还好,但嫂子弟媳未必乐意接纳你。
要不然,敖家三兄弟就跟他们老子一样集体离婚了。
“贼婆娘,我的汗衣在哪啊。”
高吼声之后就是一阵的寂静,敖胜利坐在床沿重重地锤了一下床板,久久沉默。
他的大孙子从门口外伸了脖子看进来道:“阿爷,贼婆娘已经不在了,你让贼婆娘回来吧,我想吃贼婆娘做的肉。”
“滚滚滚”对于一向宠爱的大孙子,敖胜利也没有了慈爱,建国娘的离婚犹如把尖刀掐在他的心口,让他特别的愤恨不甘。
他不觉得自己有错,认为自己从王家买来的媳妇,只有他不要她的份,没有她弃了他的。
若不是建国娘被王老太打到医院抢救,敖建国又顺势以建国娘的诊断书医疗费用让生产队的支书队长出面做公证逼敖家和王家,建国娘想离婚可没那么顺利。
如今建国娘如笼中的脱困的鸟儿飞出去了,敖胜利反而受困了,走不出建国娘的阴影。
习惯了二十多年了,一遭改变,不是谁都能接受的。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敖胜利的脱口而出了,所以这会孙子的话又让他恼羞成怒,恨恨道:“别以为离了你,老子就不能活了。”
为了摆脱建国娘留下的痕迹,敖胜利决定再娶。
他这一放话出来,几个儿子儿媳迟疑了,但一想若是嫁进来的人能像建国娘一样任劳任怨,他们也觉得不错。
建国娘这边收到了敖胜利要再娶的消息也只是一笑置之,心中没有半点的在意。
如今建国娘彻底摆脱了敖家和王家,住在王大娘旁边,和红星生产队的人也相处的不错,建国娘觉得这半辈子也是这个时候是最舒心了。
现在建国娘只盼着敖建国和纪琳琅结婚,看着儿子经常在外出差,车队公务繁忙,这心里老担心的。
“阿姨,敖家的事您别在意,他们影响不到您和建国的。”
纪琳琅话一落,建国娘摇头,“我不在意敖家,我在意的是建国,他开车的,白天晚上都在路上,我担心他啊。”
说到底,建国娘其实没有什么安全感,即使儿子现在出息了,可儿子的工作并不安全。
对于建国娘来说,儿子常年在外跑车,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每一次儿子出车,建国娘都提心吊胆的,总怕听到儿子不好的消息。
但这又是铁饭碗,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工作,好前途,所以建国娘又不能说什么。
“您放心吧,建国车技好,他在部队里就是汽车兵,能驾驶各种汽车,技术绝对一流的。”
纪琳琅心里也担心的,毕竟现在的路不像往后几十年那样的好,这时候乡间大多都是水泥路,山路,平时还好,一到了下雨天,那简直高危险。
不说其它地方的,就是县里都没有几条像样的,十里八乡生产队的就更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