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大佬她每个世界当炮灰/炮灰她在快穿世界里乘风破浪(329)

作者: 糖糖8甜 阅读记录

杨太太更是抱着两个小外孙爱不释手,女儿生了儿子,她这当娘的也就放心了。

“你生了儿子,以后好好养大琳琅和六虎七虎,和修文好好过日子,娘也放心了。”杨夫人说到这里,又忍不住提起了小女儿,又是一叹:“就是你妹,哎。”

“姐姐,如今你有了六虎七虎,琳琅又还小,你一个人照顾不来,我留下来帮你吧。”杨喜月冲了进来,还是不死心。

杨氏目光一黯,握着拳头再次拒绝。

“讨厌姐姐。”杨喜月跺了跺脚一脸伤心的跑了。

第294章 农门福女:动用家法

“这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像样了。”杨太太头疼。

“娘,女大不中留,妹妹还是早些嫁吧。”杨氏垂着眸,眼底一片冷漠。

她已经给过妹妹机会了,即使她平安生下了两个儿子,妹妹心里依然没放下。

那个一手带大的妹妹在她心里彻底死了。

杨氏好几次想跟娘说破妹妹的心思,但又怕家里因此埋怨上丈夫,所以还是忍住了。

但琳琅没有这个顾忌,看着杨喜月还想往田修文那里凑,琳琅就不解的很,杨家看着个个正常,怎么养出了杨喜月这么个三观歪的人。

虽然古代三妻四妾,可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吗,怎么老盯着自己的姐夫。

太不要脸了。

在杨太太出来后,琳琅就粘着杨太太,然后看着杨喜月如小蜜蜂一般凑到她爹田修文和舅舅杨明诚那一桌端茶倒水,便一脸疑惑道:“外祖母,小姨说想留在我家,帮娘照顾爹和我还有弟弟。可是我长大了不需要照顾呀,而且我也可以帮娘照顾弟弟,小姨还问我爹爹喜欢什么。”

杨太太之前还没有多想,可这会听了外孙女的话,再看着女儿殷勤地往女婿那边凑,脑里一阵电光火石,之前没有想通的,现在都想通了。

杨太太脸色当即大变,恨不得走过去一巴掌拍死那个不省心的小女儿,“琳琅,你去叫小姨过来,说外祖母有事找她。”

杨太太这会看着女儿,就觉得别人也能看出女儿的心思,脸上顿时火辣辣的,儿媳有孕也没来,这会琳琅把杨喜月叫过来,杨太太二话不说,就拉着杨喜月离开田家。

“娘,你带我去哪啊。”

“先回家。”杨太太一肚子火,脑里嗡嗡的,心里一直想着小女儿是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心思的。

“娘,你放开我,今日姐夫家大喜日子,我们怎么能离场呢。”杨喜月甩开了杨太太的手,她好不容易接近姐夫,怎么愿意这么离开。

啪,杨太太一巴掌煽到了杨喜月的脸上,憎怒的看着她,“你也说那是你姐夫,那你就应该避嫌。”

“我与姐夫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一直不都好好的吗,避什么嫌。”

杨喜月手捂着被打痛的脸不甘心,若是她早生几年,哪里轮的到姐姐嫁给姐夫。

啪,杨太太又给了一巴掌,“你给我死了这条心吧,再让我发现你有这种心思,我不认你这个女儿。”

“娘,你怎么能这么偏心,我也是你的女儿,可你们从小到大都偏心姐姐。”杨喜月双手捂着脸,眼泪纵横,哭了起来。

“我们偏心!”杨太太瞪大了眼睛,“你去看看这十里八乡有几个的女儿能像你这样好吃懒作的,从小到大你姐姐有的,你哪样少了,甚至你看上的,你姐姐都让着你,疼着你,家里的大小的活都是你姐姐帮忙做的,倒把你惯成这样了。”

“我又不跟姐姐抢什么,只是想帮姐姐分担而已,男人都是三妻四妾的,以后姐夫考了功名,身边不会只有一个女人。我与姐姐是亲姐妹,也会帮着姐姐守着姐夫,这有什么不好。”

杨太太气的浑身发抖,眼睛瞪大,仿佛不认识眼前的女儿。

杨太太是童养媳,杨秀才考功名之后,杨家人一直都瞧不上杨太太,特别是杨太太第一胎生的是女儿,更被嫌弃了。

当时也是不少小户千金看上杨秀才,甚至还有给杨秀才送妾的,但都被杨秀才拒绝了。

可那段日子,于杨太太来说是很灰暗的,她大着肚子,婆母恨不得磨搓死她,要不是生了儿子,她差点被杨家扫地出门了。

这些年杨太太和杨秀才夫妻感情很好,婆婆不在后,杨太太的日子更是一天比一天好。

现在她听到了她的女儿竟然说三妻四妾,竟然想和亲姐姐共侍一夫,杨太太整个人晃了晃,心里失望至极。

如果长女没了,小女儿想嫁给大女婿,杨太太看在外孙的份上,肯定会同意的。

可大女儿和女婿感情很好,如今二子一女,小家温馨幸福,小女儿却想掺合进去,杨太太怎么会允许。

这会紧紧抓着小女儿的手,就一路拉回家,把小女儿给关了起来。

“娘,怎么回来了?”儿媳米氏走了出来,因为怀孕的关系,她不能去参加田家洗三。

“你看着喜月,别让她出来,等我回来再收拾她。”杨太太说着,又看着米氏的肚子道:“算了,不用你看,你不用管她,她怎么喊你当听不到。”

杨太太带走了钥匙,田家的洗三宴还没结束,她这当外祖母的不能离开太久,所以还得赶回去。

“亲家,喜月呢?”田奶奶看着杨太太回来问了一句。

“她嫂嫂有事,我让她回去照顾了。”杨太太道。

田奶奶心里满意,今天她可紧盯着杨喜月,看样子杨太太已经发现了,这就好,她可不想杨喜月那样的毒蛇来家里。

其它的宾客散去后,杨秀才和杨太太还有儿子杨明诚也要离开了,田奶奶把借杨家的十两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