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佬她每个世界当炮灰/炮灰她在快穿世界里乘风破浪(342)
即便是杨秀才自己,如果当年他中了进士,做了官,都不确定能不能保全自己。
田修文回了田家,把县令的话一传达,田家人自然惊喜。
那可是县令啊,在他们雲县升斗小民的心里跟天差不多。
平民百姓对于官都是惧怕的,田家也不例外。
现在田修文中了秀才,还是第一名案首,如今县令要认田修文为义子,田家无比的骄傲自豪。
可同时又隐隐担忧。
在田家摆宴的这一天,杨家一家来了,杨舅母生了儿子,心里也稳了。
当初她怀胎的时候,大家都说她肚子圆圆的,肯定是女儿了。
杨舅母这心里就担心,虽然杨家疼女儿,可只有一个儿子,杨舅母挺怕自己生不出儿子的。
贫穷人家生不出儿子,会一直生,可杨家有些家底,若是生不出儿子,会不会纳妾?
怀孕的人总是想的很多的,杨舅母也不例外,这一胡思乱想,孕期不胖反瘦,憔悴的很。
后来得知了她的心事,杨太太无语,她这个婆婆还没说什么呢,儿媳就自己吓到了。
为了让儿媳安心养胎,杨太太只好去女儿那里借外孙的小衣藏在儿媳的枕头里。
迷信是有这个说话,并不一定准,有的人生了儿子,也有生了女儿的。
不过求个安慰罢了,但杨舅娘生了儿子,就觉得是借了大姑姐的子运,经常给六虎七虎买礼物,随便给琳琅也带一份。
“外祖父,你也是秀才,不参加秋闱吗?”琳琅问着杨秀才。
杨秀才一愣,这么多年,他早放弃考试了。
而且随着年纪越大,他更多的重心都放在自己的学生上。
“外祖父老了,早不考了,要是你舅舅能考个秀才,外祖父也如愿了。”
杨秀才的儿子资质平平,用杨秀才的话来说就是榆木脑袋,不开窍。
琳琅觉得杨明诚有经商头脑,也喜欢经商,可杨秀才想走耕读传家,书香门第之路,怎么可能让自己的独子经商。
士农工商,商在末等,还是贱籍。
古代重农抑商,若是杨明诚经商,杨家就得改换门庭了。
今日秀才宴,田家还一个重大的事,那便是田修文认了杨县令为义父。
县令特别的高兴,他的儿子跟他并不亲近,从小就被岳家接过去了,后来他接回来亲自抚养,可儿子心向着岳家,甚至娶了岳家的侄女,夫妻们府城并不怎么回来。
县令心里最后悔的就是当年让岳家接走了儿子,当年他被原配一见倾心,拒绝了。
但乡试被榜下捉婿,娶了原配,原配生下儿子难产而亡,真是意外。
可岳家却怪了他,从前虽然让他娶了原配,却也瞧他不起。
原配去世后,他们强硬地接走了儿子,他唯一一次的升迁机会,还被他们给打压了。
县令心里是有怨的,如今父子误会重重,岳家从中作梗,娶了岳家出身的儿媳之后,县令就感觉失去了儿子。
所以认了田修文为义子,县令心情很激动,在他看来自己和杨秀才曾经也是大牢里拜过把子的生死兄弟,兄弟的女婿就是他的义子,这自然是亲上加亲的。
琳琅突然有了个县令的义爷爷,心里也高兴,脑里想着怎么发展雲城。
毕竟这里是魏辰的封地,县令成了自己人,那最好不过了。
县令得了义子,还是秀才案首,春风得意地想设宴召告“天下”。
被杨秀才给拦住了,田修文现在只是个秀才,势微的很。
等中了进士再召告天下也不迟。
县令重重地点了点头,心里誓要把田修文给培养成状元之才。
第306章 农门福女:打趴人贩子
八月,秋闱。
乡试的这一天,琳琅照例陪考,魏辰戴了特制的人皮面具扮成了一个面目平庸的小丫环跟在琳琅身边。
这一次考试,不止是田修文,杨秀才也参加了。
在琳琅问他为什么不参加考试后,杨秀才回去想了想,也决定勇敢一把,再拼一回。
而县令大人这几个月里,手把手教田修文,跟在他身边,田修文进步很大。
毕竟杨秀才从前再优秀,见识也有限,经验阅历也不如县令大人。
不过为了考试,杨秀才也积极地请教县令大人。
县令大人还请了县里的举人进士们给杨秀才和田修文开小灶,今年雲县有五位秀才参加乡试,县令大人也重点关注大家。
毕竟若是考了功名,也是他这个县令的功绩。
只不过往前十几年科举,雲县的气运极差,秀才有但数量不多,但举子就这么一两个,进士更是没有。
县令大人本来都不怎么抱希望了,今年却异常的重视。
乡试考三场,农历八月初九、十二、十五天举行。
第一场考《四书》义、经义;
第二场试论、判、诏、诰、章、表;
第三场试经史、策论。
三场中以首场最为重要。
首场的经义或称“《五经》文”、“仿《四书》文”,都用八股文的形式。
这一次,田修文和杨秀才的运气都很好,没有抽中臭号,离臭号也远一些。
但雲县有其它三位秀才运气就差些,不是抽到了臭号,就是离臭号近,多少影响考试的。
“这次主考官是吏部侍郎,你的舅舅,你想相认吗?”琳琅问着魏辰。
魏辰摇了摇头,“现在不是时候。”
这个时候杨秀才和田修文还在考试,琳琅和魏辰跟着杨明诚还有田家三兄弟在评书馆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