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大佬她每个世界当炮灰/炮灰她在快穿世界里乘风破浪(583)

作者: 糖糖8甜 阅读记录

这些一上市,立马就销售一空。

琳琅和燕修赚了个盆满钵满,有些眼热的想对这些产业下手,却发现背后是琳琅,还能怎么样,赶紧息鼓了。

琳琅又把手伸向了橡胶,她在海狮国、泥流国都建了橡胶厂,打算用橡胶的胶乳加工做产品。

胶鞋、雨衣、手套、暖水袋、轮胎、桶、盆、套套等等,用途非常多非常广泛。

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医药卫生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

琳琅还把橡胶移植到了凤朝,在凤朝南部也种了大量的橡胶。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行车被造出来了,马车、轮椅也都经过了改良换上了轮胎后,速度越发的快了。

而在这之前,琳琅在整个凤朝还大兴土木。

她做出了水泥,钢筋混凝土,用于桥梁、路面,还有建筑,使整个凤朝都大变了模样。

凤朝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欣欣向荣,陆地上,海内外不少国家也频繁跟凤朝走动,建立邦交,互通贸易往来。

也有的想打凤朝主意的,可不管联合了几国,全都有来无回,留在了凤朝做苦力。

琳琅是不要你命,但好好的日子不过,到了凤朝当阶下囚,干苦力,何苦来哉。

所以渐渐的,没有国家再敢找凤朝的麻烦,得罪了凤朝,想要再跟凤朝做生意,就更难了。

而且这些国家也见风使舵的,谁也不愿意为了你得罪了凤朝,自然而然就被孤立了。

一被孤立,国家也很容易陷入内乱,导致贫穷,甚至还会被周边群狼环伺的周边国家盯上。

一个不慎,离灭国就不远了。

“父君,今天是外祖父的生辰,儿子可以给外祖父耍一套剑法吗?”

五岁的重楼哼哧哼哧地来到了御书房,他的父君又在辛苦的批奏折了。

而他的母皇却偷懒,去搞研究了。

燕修搁下笔,一脸慈爱地看着儿子,“自是可以,我儿有心了。”

“父君,等儿子长大了,就帮父君分忧。”

听到儿子奶声奶气的话,燕修笑了,“好,那你快些长大。”

这会的燕修再不像刚生下来的时候嫌儿子丑了,他的儿子越看越好看,而且特别的聪明伶俐。

如今才五岁,就有神童之名,且过目不忘的能力。

燕修惊艳的同时,又骄傲自豪不已。

从前燕修多少还担心琳琅要立重楼为皇太子的事,不仅怕朝臣反对,更怕天下的女子造反。

但现在随着重楼的名声传出去,琳琅甚至让重楼拜内阁大臣们为师,让大臣们倾囊相授。

对于这样任性的女皇,大臣们还能说什么。

而且重楼确实聪明又可爱,从小就把大臣们给征服了,所以现在女皇说要封重楼为皇太子,还轮不到大臣们反对了。

到了如今,大臣们也看明白女皇想做什么了。

女皇想要的不是女尊男卑,而是男女平等。

如今整个凤朝的格局都被女皇给改变了,男子可以上学,男子可以参加科举,男子同样可以入仕。

虽说世界还是女子主导,但天下男子的命运改变了许多。

“父君,我去找母皇啦。”重楼挥了挥手。

“去吧。”燕修看着还一筐奏折,认命地拿起来继续看。

琳琅这会在做什么,在实验室里做研究。

重楼来的时候,也没有打扰琳琅,就默默地拿了本书出来,坐在看。

琳琅忙完了,看着一边看书的重楼,道:“怎么不去找你父君?”

重楼放下书,站了起来朝着琳琅行了个礼,“儿子从父君那里过来的。”

说到这里,重楼道:“母皇,你明明是女皇,为何要父君帮你批奏折?”

因为你父君前几辈子就是这么对我的,这话琳琅自然不好说出来,“能者多劳,你父君做的好,母皇更喜欢做自己的实险。”

琳琅说着,又道:“只有你很信任的另一半,你才能这样做,母皇相信你父君,甚至你父君就是夺走了这江山,母皇也心甘情愿。但若你以后没有这样的心态,你别学母皇和父君。”

琳琅和燕修的相处模式,也只有他们才能放心彼此。

要换成了别的帝后,到时候女皇被架空,皇朝就易主了。

不过燕修真要这么干,琳琅也会成全他。

只是心里不爽,肯定也有的。

她穿越这么多的世界,一为自己,二为燕修,三为重楼。

“父君才不会,父君最喜欢母皇了。”重楼上前拉着琳琅的手,“母皇,明日外祖父的大寿,儿子要给外祖父表演一套剑法,可以吗?”

“可以。”琳琅摸摸重楼的头,“你怎么想到要表演剑法?”

“父君是将军,我以后也要像父君一样当个大将军。”重楼抬头挺胸,一双凤眼闪着坚定的目光。

“有志气。”琳琅没有拦着儿子,她确实有心想把重楼放到军队里去历练,为以后封皇太子作打算。

现在琳琅还没有封重楼为皇太子,但她和燕修都没有生二胎,朝臣们其实也心照不宣了。

如果女皇和凤君没有生皇女,那重楼皇子就是未来的凤皇。

伯夫人大寿的这一天,琳琅和燕修带着重楼来参加了。

如今伯夫人日子过的非常的顺心,燕氏一族被琳琅流放到了泥流国,再没有什么人能干扰到伯夫人的生活。

王家的人都捧着伯夫人,再加上燕修的孝顺,每逢节日,琳琅不是请伯夫人入宫,就是和燕修带重楼过去吃饭。

所有人羡慕伯夫人的同时,想起了元家,这个原本该是女皇的外家的,却没站在女皇这边,真是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如今还在西北挣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