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阿哥,康熙,我选康熙!(214)
宫门紧闭,门楣上“冷宫”二字,斑驳陆离,透出一股凄凉之意。
冷宫深处,一扇斑驳的木门半掩半开,门缝中透出的微光与周围的阴暗形成鲜明对比。
德妃躺在一张破旧的榻上,昔日的华服已被岁月磨成褴褛,她的眼神空洞,仿佛已与世隔绝。
墙角的蜘蛛网密布,尘埃落在曾经鲜艳的宫灯上,夺去了它最后的光芒。
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冷意,偶尔有老鼠的声响打破这死一般的寂静。
推门而入,只见内殿幽暗,寂静而凄凉,一片落叶在无声的角落里静静躺着,仿佛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今朝的落寞。
她身着破旧的宫装,发丝凌乱,面无血色,静静地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椅上。
德妃,曾经宠冠六宫的女子,如今只余孤独的背影,在斑驳的墙砖前显得尤为瘦弱。
见魏珠进来,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恐,嘴唇微微颤抖:“魏珠,皇上…皇上这是要…?”
她的目光落在那封冰冷的圣旨上,“赐白陵”,三个字如同利剑,直刺她的心房。
缓缓走上前去,手轻抚着白陵,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那是属于死亡的温度。
她的脸上没有泪痕,只有深深的哀伤与落寞,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既有不甘也有释然。
魏珠喉头滚动,目光避开德妃的视线,声音干涩:“娘娘,请随臣前往黄泉。”
德妃的眼神瞬间黯淡,她无力地从椅子上滑落,跪在坚硬的地板上,双手抱膝,低低哭泣。
她知道,自己所谋划之事败了,成王败寇,可她就是不认命,早知如此,当初在宫外她就让人送那贱人入黄泉。
而不是等到她羽翼丰满后来伤害她的孩子。
“本宫认命,但本宫不服,皇上当真以为他接了个什么好东西入宫不成?哈哈,笑话,天大的笑话,帝王想求真情,皇上啊皇上,你当真是天真。”
魏珠可不会看着德妃在那里诋毁皇上,立马挥手,让人上前送德妃归西。
德妃的呼吸渐渐稀薄,她的眼角滑落一滴泪,那是对她短暂而璀璨的一生的告别。
生命的气息正缓缓从她身上流逝。
她的心中没有了往日的骄傲和争强的斗志,只剩下了对过往辉煌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尽悲凉。
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无情的痕迹,而那些曾让她光彩照人的宠爱和权力,如今已化为泡影。
门外,风卷起几片落叶,它们在空中翻飞。
宫墙之内,哀嚎之声渐行渐远。
魏珠走出冷宫,回望那一片苍凉之地,眼中闪过一丝悲悯。
他深知,自己不过是一把锋利的刀,随时准备着为皇权牺牲一切。
第186章 德妃殁
德妃断气后,魏珠让人验尸,然后开始让人把德妃抬入永和宫。
毕竟皇上说了,要在永和宫中送德妃最后一程。
对于皇上未公布德妃罪行一事魏珠虽不解,但主子之命不得违抗,所以,他听令行事就成,其余不用多问。
永和宫正殿闭宫多日,今夜在月光的照耀下被人缓缓打开。
里边伺候的奴才都面带不解,可当魏珠把尸体放入大殿之中时,所有人都惊哭出声。
因为,他们都看到了那尸体的真面目。
魏珠叫几务府的人开始准备德妃的棺椁,留下人手后他就回乾清宫复命。
魏珠到来时,康熙已经缓过心神。
“事情如何了?”
魏珠跪在下首,“回皇上话,德妃已赴黄泉。”说完,他就低下头去。
“嗯,明日一早给德妃发丧。”康熙此时心里五味杂陈。
后宫的女子入宫都抱着别样的目的他是知晓的。
可当所有人都有同样目的时,他心里亦然是难受万分。
唯一的慰藉就是他的珠儿没有同流合污,她对自己是真心相付。
可自己有负于她。
宫廷深处,一股肃穆的哀愁弥漫在空气中。
德妃的逝世让整个皇宫陷入一片悲戚之中,往日的繁华与喧嚣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细雨绵绵中无尽的忧伤。
德妃的灵堂布置得简洁而庄重,白色的布幔随风轻轻飘扬,似乎带着无言的哀悼。
一盏盏油灯摇曳生辉,投下斑驳的光影,映照着来往宫人哀恸的脸庞。
檀香缭绕,缠绵悱恻,更添了几分凄迷。
三日的停灵期间,皇城内外一片肃静。
宫门紧闭,只有穿着素色衣裳的宫女太监们低头匆匆行走,步履不敢有丝毫的匆忙,生怕惊扰了逝者最后的安宁。
按照礼制,发丧之日,宫门大开,哀乐骤起。
鼓声低沉,如泣如诉,缓缓响起,回荡在空旷的宫墙之间。
哀乐中夹杂着宫女们的哭泣声,她们的眼泪无声地滑落,滴滴落在石板路上,溅起尘埃。
在细雨中,皇族成员身着素衣,面容凝重,跟随在灵柩之后。
暮色苍茫中,朱红的宫门缓缓开启,沉重的石阶上,一队宫人捧着漆黑的棺椁缓缓行进。
他们的衣衫素白,如同这夜的使者,脸上无一不写满哀戚。
棺椁之上,覆盖着一幅巨大的白色绸缎,随风轻轻飘扬,似是诉说着逝者生前的哀愁与无奈。
德妃生前曾是宫中最耀眼的明星,她的美貌、她的智慧、她的一切都令人赞叹,但同样,她的傲慢、她的野心、她的罪行也让人铭记。
如今,一切繁华如昙花一现,终归于尘土。
宫墙内,灯火辉煌,宫人们在檐下轻声议论,却又似乎怕惊扰了天上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