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阿哥,康熙,我选康熙!(311)

作者: 城里的村姑 阅读记录

“我这就去找皇上。”明珠坐不住了。

出海哪有那么容易,真当每个人都能平安归来不成。

不行,不可以。

明珠起身,打算去勤政殿走一趟。

平常无事她都不会去前朝,可这事,她等不了。

康熙很有可能会答应胤的提议,毕竟康熙也不愿儿子听信他母妃的话,去给太子惹麻烦。

“那本宫就不留你了。”

人走后,宜妃就笑着去找自己妹妹。

勤政殿。

康熙得知明珠过来很是惊讶。

“贤贵妃怎么过来了,还不快请她进来,狗奴才。”康熙惊讶归惊讶,但他还是十分开心的。

毕竟她难得来一次。

放下手中的奏折,康熙下了高台,往大门处迎去。

明珠一进来就看到康熙在门前等自己,她立马上前行礼。

没等她有所动作,就被康熙给拦了下来,“爱妃不用如此,这里没外人,不用多礼。”

扶着她的玉手,康熙就磨蹭两下,“少见你来寻朕,可是出什么事了?”

听他这么问,明珠立马不高兴起来,小嘴嘟起,都能挂油瓶了。

“这是怎么了?谁惹朕的珠儿不高兴了?告诉朕,朕去收拾他。”

明珠白了康熙一眼,抽回自己的手,“还能有谁,不就皇上你。”

“朕?”康熙满是不解,“朕又做什么惹明珠不高兴了?说说,朕改还不成。”

奴才们见主子爷跟贤贵妃打趣着,懂事的都退了下去。

“哼,还能是谁,自然是皇上你了。”明珠越想越是生气,“皇上,你是不是想让胤跟着增寿出海?”

康熙见矛头指向自己,一脸的懵,自她说到胤后,康熙难得的沉默了。

“爱妃,这事你听朕解释。”

康熙拉着她来到自己龙案前坐下。

慢慢跟她解释着胤之事。

也跟她说了自己的无奈以及温禧贵妃的变化。

“当年如不是你给她那等神物,她的命岂会留到现在,可她半点不念恩情,珠儿,别对人太好了。”

康熙把明珠当成不知事事的小姑娘对待。

别说,当帝王把你放入心间的时候,他所有的出发点都会为你着想,当他恨你时,那自然是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

而此时的康熙对明珠正是恩宠正盛时,自然一切的出发点都以她为主。

明珠也没想到康熙会如此跟自己说,更把温禧贵妃的小心思全都点明了去。

看着她发傻的模样,康熙又心疼起来。

“你啊,还是太傻了,朕知道你跟她关系亲厚,可珠儿,你看人的眼光还是差了些。”

明珠也回过神来,一脸的无语,“皇上,有你这样夸人的吗?”

她算是看出来了,康熙想让胤出海就是想绝了温禧贵妃的小心思。

“可真让胤出海了去,到时候温禧贵妃还不得恨死臣妾去。”明珠试探着问道。

康熙好像看穿她所想般,刮了刮她的鼻子,“你啊,既然是朕的安排,朕自然不会让你为难。”

明珠一时间也不知信不信他。

“皇上。”

“珠儿,防人之心不可无。”康熙怜爱的亲了亲她的额头,“有那功夫还不如帮朕解解馋。”

勤政殿里发生了什么除了守门的奴才外无人得知,但贤贵妃留宿在了乾清宫。

一留就是好几天。

增寿再次面见自家姐姐时,又到了他出海之际。

明珠万分不舍,可看到增寿脸上的笑容,她又无法拒绝他。

不在大清境内也不是坏事,他向往战场,海上的战场也是战场。

她自然给他多多保命的药丸等物,其余的,就等他侄儿登基之后再行安排。

送别弟弟后,明珠给远在盛京的父母去了封信。

待她收到回信时,明珠大哭一场。

父母的爱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变质。

阿玛额娘没有怪她,更支持弟弟为她开阔海外。

让她积攒实力,为十五登基打下基础。

康熙得知后,亲自过来安慰贤贵妃。

胤离开了大清温禧贵妃是最后才知道的。

她哭成泪人,就连之前的老毛病也在这次悲伤中复发。

明珠得知后,第一时间就去了永寿宫。

当她看到温禧贵妃眼中的恨意时,她停住了往前的步伐。

宜妃早就过来了,自然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叹息一声,离开了寝殿。

“娘娘这是在怪本宫?”明珠也没了先前的着急。

本以为皇上的举动会让她明悟,没成想,居然让她恨上了自己。

温禧贵妃直勾勾盯着明珠,好半响她才开口。

“是你,是你对不对?”

她千防万防,没成想最终自己儿子离开了大清。

明珠婉颜一笑,“娘娘觉得皇子的去留是本宫能控制的?”这人啊,糊涂起来连最基本的事实都看不清了。

这两年钮祜禄氏上蹿下跳的以为康熙是瞎子不成?

她都知道韬光养晦,温禧贵妃经历那么多事的人居然忘了这个道理,真真是利益腐蚀人心呢。

“不是你还能是谁?你是害怕本宫的儿子威胁到你儿子?”温禧贵妃在嬷嬷的搀扶下半靠在床头。

“你有何可担心的,本宫说了,会助你,会助你,可你为什么要对本宫的儿子出手,董鄂氏,你不该如此的。”

她眼中凶光闪耀,像是想咬死明珠般。

“呵呵,当真是搞笑,皇上正值壮年,就算我有心思,可也不会在现在闹出动静来,娘娘只怕想借助我的借口自己上位吧,不过也是,温禧贵妃之子,仅次太子之下,多么高的地位,娘娘失了分寸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