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财娘子(154)

作者: 扬帆 阅读记录

“我便使了一些手段,弄到了他们的帐本,偷偷临摹了一本,然后拿着帐本到知府衙门去告他一状。可没想到那知府居然跟渝县县令是一伙的,不但不惩治他,还说我污告,打了我的板子,又说村子里的村民都是刁民,不但不会给我们救灾粮,以后的赋税还要再加两成。即便这样,他们还不甘心,怕我接着告状,又一路尾随我。”

“我辛辛苦苦走这么一遭,为了贿赂那曾县令,我已经用掉了自己家里的,还有村民们凑起来的所有钱,如今受了一肚子的气,两手空空的回去,叫我如何甘心?我听说鱼龙书院的学监大人跟皇帝是旧相识,就斗胆告御状,可没想到半路上遇到埋伏,还好我够机警,跳下了马车,却还是要死在这荒郊野外。”

曾延亮说到这里,眼睛里面满是不甘的泪水,“我死不要紧,可惜的是村子里面那些无辜的百姓,他们原本有家可归,现在却被逼成了流民。能走的都走了,走不了的也大多饿死、冻死了,没死的也是靠着树皮勉强维生,一个好端端的村子变成这样,身为村长的我心痛呀。”

“好在我没有把那本帐本放在身上,而是藏在了一个秘密的地方。少年郎,你既然是鱼龙书院的弟子,也一定是个知书达理的读书人,能不能帮我把这封信传交给学监大人,我代我全村的人向你谢过了。”

陈锦鲲听完曾延亮的故事,心情很是沉重,他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却很有正义感,郑重的对奄奄一息的伤者说:“放心吧,像你这种冤屈,只要是有血有肉的人听到,都会替你伸冤。我一定会帮你把信送到,你跟你村民们的冤屈,一定会得到伸张。”

曾延亮听得眼睛一亮:“少年郎,你愿意替我告御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像这种肖小之辈,人人得而诛之。”

陈锦鲲说得热血沸腾,而阿瑜在旁边听到却微微有些担心。

“好,好,真不愧是鱼龙书院的弟子。”他一时情绪激动,竟忍不住不断咳嗽起来。

用最后用一口气说:“来,我把埋藏那帐本的地方告诉你。”

陈锦鲲低下头来,仔细倾听。

“那帐本……在……在……”。

曾延亮话没有说出来,他伸出一只手,然后手指朝上伸出三个手指,眼睛往上一翻就咽了气,带着一生的屈辱和一个秘密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去还是留(上)

陈锦鲲合上了他的眼睛,握紧了手中托付的信。

阿九却像是听故事听到一半,觉得意犹未尽,脸上带着疑惑不甘心的问道:“他就这样死了?算是怎么一回事呀?”

陈锦鲲把信放到了怀中,“还能怎样?被知府打一顿板子,带着重伤走这一路,还被人背后刺一刀,最后就这样凄惨的死了。这帮狗官,天天就想着鱼肉百姓,从不把人命当作一回事。”

陈锦鲲的眼中划过一抹复杂的神色,既有怨恨,又有悲怆。

“他倒是死了,可是帐本的下落又没说。少年,你真的要替他送信告御状?”阿九瞪大眼睛问。

“有何不可?路见不平,理当拔当相助,更何况是送区区一封信。”

“可是可是,告御状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呀。我听说宫里面的皇帝不是那样容易见的。”

“临终之事,受人之托,再难我也要去做。”陈锦鲲很是坚定。

“阿鲲,你真要去告御状吗?”阿瑜的脸色隐隐也露出几分担心,曾延亮的事情她听了也很是气愤,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殿试即将临近,阿瑜不想其他的事情影响陈锦鲲的前途。

可陈锦鲲却有了自己的主意:“我先去送信,看看学监大人的意思。”

“学监大人不是不在书院吗?”阿瑜也是一脸困惑。

陈锦鲲笑一笑,“他是不在书院,却在一处只有我知道的地方。学监大人性格古怪,在书院不远处建了一处小居,平常根本没有去过,只有在书院放假,或是他无聊的事情会去小住一段。书院里面没有其他人知道,只有我晓得他这个秘密。”

“看样子,你跟那学监大人的关系不错。”阿九忍不住说道。

陈锦鲲摸摸后脑勺,“嘿嘿,还行吧。这还多亏阿瑜那些糕点的功劳,当初他老人家就是因为吃了阿瑜做的糕点,才喜欢天天找上我的。”

阿瑜也猛然间想起来,书院里的学监大人好像喜欢吃甜食,还特地为他新创了几款甜而不腻的糕点呢。

陈锦鲲要一个人去学监大人的住所,“此处离学监大人私人的住所不远,学监大人不喜欢别人到他家中去,我一个人去便可以了,你们不用一块跟去。你们等我一会儿,我送完信就回来。”

其他人留在原处,阿瑜吩咐阿九挖个大坑,把曾延亮埋了,也算是让死者安息。

阿九一边挖着大坑,一边讲着鬼故事,把旁边站着的陈瑶婷吓得不行:“我听说呀,这山谷里面的狐妖,野鬼之类的最多。它们最爱吃小姑娘的肉,抓到活蹦乱跳的小丫头,就喜欢先放干她们的血,再撕下她们的皮,然后吃干净她们的肉,最后将那张无血无肉的人皮披在自己的身上,再顶着小姑娘的皮去骗其他的人。”

陈瑶婷听得忍不住打一哆嗦,嘴里面骂道:“死阿九,臭阿九,天天就会讲这种吓人的故事。要是真有什么狐妖野鬼,一定第一个把你抓去。”

“嘿嘿,你若是不信,可以晚上到这里住一宿试试,看看那些狐妖和野鬼抓不抓你。”

“好了,你们别闹了。先静静的把人安葬了吧,等阿鲲回来了,我们就可以回去了,你们总不会真的想拖到天黑再回家吧。”阿瑜说这话时,心中隐隐有些担心。

她知道陈锦鲲的脾气,别看他看似温顺的翩翩佳公子,实际上是个很有主意的人,要是自己下定了什么决心,什么事情也阻拦不了他。

眼下殿试在即,阿瑜真怕他一时犯糊涂,影响考试。

而陈锦鲲并不知道阿瑜的担心,学监大人的居所就在山谷的前方。

陈锦鲲走了大约三柱香的时间便到了,当学监大人耶律旭阳正在自家的院中遛鸟时,就看到陈锦鲲站在门口。

“咦,你怎么来了?”耶律旭阳眼中满是惊喜,他厌倦了京城的喧嚣与嘈杂,当然还有那些士族大家们的伪善与争斗,开始学会欣赏孤寂中这种另类的美,虽然时常被人认为是孤僻与古怪,他也不在乎。

而在他远离京城的这十年之中,唯有陈锦鲲是他最看重,最欣赏和最谈得来的弟子。

他聪明、单纯却又不圆滑,跟自己有相似的理想和抱负,却没有士族子弟身上的那些坏毛病,比自己更有前途,每每看到他,耶律旭阳就想起年轻时候的自己。

若是当年自己也如同陈锦鲲那样低调、倔强又执着,是不是在京城就不会被其他人那样排挤和暗算,人生之路是不是就会平坦一些?也不至于落到发配到偏远地区当一个学监。

耶律旭阳每每看到他,总有一种想呵护幼苗般的感觉,所以对陈锦鲲特别的好,让书院里面的其他弟子竟有些眼红。

“学监大人好,新年未见,本想过年来拜访,但是下雪封山,又知大人喜欢清静,怕大人责怪,便没有来。今天见到大人,弟子祝大人身体安康,年年如意。”这算是今年陈锦鲲第一回见耶律旭阳,先恭恭敬敬行一个礼。

“好了好了,免了。我们之间不需要这么多虚礼,你也知道我的脾气,我不会怪你的。”耶律旭阳看到陈锦鲲满是欢喜,连忙把他引进屋。

这刚刚坐定,陈锦鲲便说出来意:“弟子此次前来,是有一件事情要麻烦学监大人。”

“哦?何事?”这是陈锦鲲头一回自己找上门,耶律旭阳很是奇怪。

陈锦鲲拿出了那封信,把如何遇上曾延亮的事情说了一遍,听得学监大人那眉头拧了一个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