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婆婆的种田日常(3)

作者: 月华丶清 阅读记录

那声音很是嘶哑,又小声,还含有颤音。

开什么玩笑!

不到三十的她怎么可能生的出如此大年纪的儿女!

由于王兰脸上没有肉,眼眶凹陷,此时瞪着的双惊愕的眼格外的大,眼珠子仿佛快掉出眼眶一般,煞白的脸色。

这副面容是有多吓人就有多吓人。

几人凑的近,这猛的一下被她狰狞扭曲的面目吓的头皮一麻,下意识倒退了几步。

几人被吓得心脏扑通扑通狂跳,没差点没被吓死。

“你们叫我娘?”王兰满脸狰狞的盯着几人再次不敢置信的询问。

发现吓人的“恶鬼”是他们娘后,心中霎时就没了惧意。

“娘,你这是怎么了?你可别吓我们啊!”

其中岁数大一点男子那慌张的脸上满是不可置信与惊骇,心想他娘该不会伤心过度得了失心疯吧!

男子那瞪着的眼睛顿时发红,眼里涌出一阵泪花。

其他几人也都傻眼了,不敢相信他们的娘睡了一觉起来竟然不认识他们了。

几人心里都不是滋味,他们既心疼又彷徨无措。

心疼王兰的深情而伤心过度得了失心疯,又为他们以后的日子担忧。

王兰确定他们是叫她娘后,承受不住这个刺激,两眼一翻再次晕了过去。

“娘~!你咋了?你别吓我们啊!”几人见王兰突然翻了白眼又昏了过去,顿时吓得惊叫出声。

他们抓着她的手臂摇晃着,可任凭他们怎么摇晃,王兰都没有一丝反应。

年长的男子制止了弟妹的动作,伸出颤抖的手,忐忑的放在王兰鼻下探着是否还有气息。

手上传来温热的呼吸这才把悬着的心放进肚子里,转身对一旁的少年道:“小弟快去请杜大夫。”

“好~好我这就去!”少年胡乱的应了两声,这才踉踉跄跄的跑出门。

王兰做了一个很长的梦,其实也不算梦,这是一个女人一生的记忆。

她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观看了这个女人的一生。

这个女人叫王秀兰,出生在历史上不存在的,一个架空的朝代,龙腾国南州以北的一个小山村东柳村。

她父母子嗣缘单薄,一生只得一女王秀兰。

父母只有她一个孩,当然如珠似宝的疼爱。

虽然生在农村,但吃穿住行父母都是给她最好的。

待她六岁时,父亲还送她去了学堂同时还给她请了拳脚师傅,让她学些拳脚保护自已。

希望她识字明理,最好能考上秀才举人,谋的一官半职,光宗耀祖。

没错这个朝代只要你脑子好,会念书,又或者你很能打,有一颗热血报效国家的心,不论男女皆可参加科举或者武举。

只要你有本事,女子一样可以建功立业。

听闻如今朝中就有几位高位女官,就连他们如今祥云县的县令大人都是女子。

可王秀兰实在是没有读书的料,念了十年的书只考的一个童生。

读书没有天分,倒是有一把子力气,人送外号大力少女。

三四个人合起来都比不过。

先生委婉的建议她可以走武举的路子。

虽说将军也能光宗耀祖,可战场刀剑无眼,那多危险。

她家就她一个独女,比起自身安危那武举路子不去也罢!

既然读书无望,十八岁成年后嫁隔壁村的童生蒋远彬,生两子一女。

十多年前,他们整个南州接连两年都大旱,人们实在过不下去了,他们不得不离开家园逃往蜀州以南的宁安府祥云县金阳镇。

经过无数困难险阻,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

可本地村民十分排外,不肯接纳那他们外地人。

由于又没有银钱打点,衙门负责的衙役故意给批了一个离金阳镇远,土地贫瘠的地方,让他们落户安家。

他们取名蒋安村。

蒋安村土地非常贫瘠,大多都是荒地,乱石多,土壤薄又不肥,粮产低下,好在上面给免了三年赋税,这才让他们缓了过来。

而她的父母公婆在逃荒路上伤了根本,在前几年相继过世。

经过十来年的开荒耕作,贫瘠的土地有了几分像样收成,现在大家交了税粮,每天也能勉强吃个半饱。

由于王秀兰夫妻明白念书的重要性,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因此他俩十分重视念书,所以他们家三个孩子都上了学堂念了书。

二十岁的蒋老大蒋鸣实在没念书的天分,不是那块料,在他十四岁时便自愿放弃了进学的机会,天天跟着父母一起侍弄庄稼养家糊口。

就十八岁的老二蒋笙跟十三岁的蒋姝还在念书。

蒋鸣蒋笙都是逃荒前出生,逃荒时蒋鸣五岁,蒋笙三岁。

也亏的王秀兰夫妻有几分本事,原主力气大,蒋远彬也会些功夫,这才能护住一家老小。

由于干旱两年吃不饱穿不暖,原主就一直未曾怀孕,逃荒到蒋安村落户后两三年这才意外有了蒋姝。

前是蒋鸣跟蒋笙两人念书,蒋鸣退学后蒋姝又到念书的年纪了。

因此他们家一直都是供养着两人念书,这无疑是让这个本就贫穷的家更加的捉襟见肘。

念书是件十分费银子的事,何况他们家还是两个。

他们那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省吃俭用,三餐缩减成两餐。

就为了儿女识字明理有出息,出人头地有个好前程,不用像他们一样一辈子都碌碌无为,只会在土里刨食。

前不久由于交了束脩后,童生老二蒋笙又要为第二场秀才考试做准备。

秀才考试需经过,县府院三重考试,蒋笙第一场去年秋天已顺利考完,今年春天即将进行府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