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婆婆的种田日常(43)
心中泛起一抹甜意,脸上的笑容也加深了几分。
她看着布包笑着给王秀兰打招呼:“王婶儿,燕儿你们这是准备种什么?”
“哎。”王秀兰再次叹了口气说道:“本来打算种些豇豆,四季豆,丝瓜这些的。”
第35章 引人注意
“结果这到地里一看,这地里长了老些杂草。”
说着指着麦子地:“看看这些草,几天时间长的都快麦子高了。”
罗氏的笑容此时淡了下来,带上一点愁色接话:“要是庄稼能长这样快就好了。”
王秀兰回应:“可不是,庄稼如果像杂草这样不用施肥啥都不用管,还长势茂盛,我们哪里还用的着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哟。”
聊了几句后,罗氏他们这才离开。
罗氏家的地跟王秀兰家的地中间隔着好几块地,距离太远说话要靠吼,十分费劲。
所以干活的期间他们几乎都不会交流。
罗氏他们来了后,陆续有好些村民过来干活。
见了他们都会打个招呼闲聊几句,扯一下家常,聊一下八卦。
闲聊的期间还会碰到其他人。
几个妇人碰在一起,扎堆的分享着自已掌握的八卦。
这时有名的大嘴巴田氏突然走了过来,挤进人堆看着王秀兰,强势的插话:“秀兰我看你今天一大早神神秘秘,遮遮掩掩的买了两个大木盆回家。”
她语气中带着浓浓的好奇继续说道:“两大两个大木盆,你买来做甚呢?”
王秀兰家在村头,木匠蒋老实家在村中央,去他家会经过田氏田小花家。
被她看见并不奇怪。
王秀兰听着她的话心中有些不悦,脸上开心的笑容顿时一收,淡声说道:“我又没偷,又没抢,我遮什么掩,我可是光明正大拿钱买的木盆。”
田氏脸皮厚,她并未知难而退,而是嬉皮笑脸说道:“哎呀秀兰你咋还生气了呢,我就是好奇顺嘴问问买两个大木盆做甚而已。”
一旁的丁氏接话:“两个大木盆要一百文呢,可不便宜,秀兰你买这么多木盆做啥呢?”
“我看你们两个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你管人家买来干啥,碍着你们了吗?”
这时赵氏赵大丫走了过来,眼含鄙视的盯了两人一眼。
平时不管谁家有点什么事,这两人不要脸的非要刨根问底的,烦人的很。
丁氏被说的脸颊发烫,扯出一个尴尬的笑容,有些不自在的说道:“我就是顺嘴一问而已,没别的意思。”
说完赶紧把地上的背篓锄头提起来:“那什么地里还有活呢,就不跟你们多聊了。”
说完背着背篓,扛着锄头急忙大步的走了。
那急切的样子何像后面人追一般。
大嘴巴田氏脸皮厚着呢,脸上没有一点异色,反而瘪着嘴巴,不满的瞥了一眼赵氏。
语气阴阳怪气的回嘴:“我问一嘴怎么了,是什么保密的事还不能问了么?还有啊,这又关有些人什么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赵氏狭长的凤眸(丹凤眼)微微一眯,脸色微怒,随后变成似笑非笑的道:“哟,我还没见过自已骂自已的,我今天可算开眼了见着了。”
说完还一言难尽的摇着头,瞥了几眼田氏。
田氏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一脸懵,心想她明明说的是赵氏。
她又没疯又没傻,怎么可能自已骂自已。
旁边其他妇人也是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就捂嘴偷着笑。
田氏随后也反应过来赵氏什么意思后,当即怒从心起,大吼道:“我是骂你呢!”
赵氏也不恼,笑盈盈的怼道:“我可没管秀兰买没买盆儿。”
王秀兰恰当时宜的接话:“我们是一家人,不存在管闲事一说。”
“你们…。”田氏气的像鼓气的青蛙。
赵氏轻飘飘的说道:“我什么我,我地里活还没干呢,我得去干活了,可没那闲工夫去管外人的闲事。”她把外人两个字说的特别重,说完扛着锄头就走了。
她家儿媳妇背着背篓默不作声的跟在后面,长辈说话,轮不到他们晚辈插话。
杨小燕也是老老实实的一边拔草一边竖起耳朵听老辈子们摆龙门阵。
王秀兰不着痕迹的退出群聊,小跑两步走到赵氏身边,一脸感激的说道:“谢谢二嫂。”
赵氏嗔怪道:“咱们是什么关系?一家人还说哪些见外的外道话。”
说完又忍不住多了一嘴:“我还是那句,你别总是顾及别人的面子感受,不好意思把话说的太难听。”
“这样可不成的,她们那些脸皮厚的很,你不怼的她们说不出话,她们哪里知道什么是分寸。”
王秀兰不好意思说道:“以前觉得都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话总归不好说太难听,伤了情分。”
赵氏立马眼睛一瞪,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这是把她话又当耳旁风了呀!
在她准备开口时,王秀兰又说话了。
“现下听了二嫂的一席话,感觉十分有道理,我以后定当像二嫂这般。”
赵氏这才满意的点头摆手:“不说,再说天都黑了。”说完赶紧走了。
在他们两人说话时,赵氏的儿媳妇早就走远了。
赵氏是原主丈夫的二堂嫂,关系很是亲厚。
原主性格谦和宽厚,只要不是把她得罪的太狠,她说话都不会说的太难听,总会给人留几分面子。
所以厚脸皮大嘴巴田氏,才会不依不饶刨根问底的向她打听情况。
田氏恶狠狠的剜了一眼赵氏,又见其他妇人脸上隐晦的带嘲讽的笑容,顿时感觉有些不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