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婆婆的种田日常(63)

作者: 月华丶清 阅读记录

于是买了两匹浅蓝色细棉布,用于做贴身里衫。

浅粉色,浅黄色,浅绿色三种颜色的粗布各买了七尺。

深蓝色跟深绿色各七尺。

这是他们三个女生的。

蒋鸣要黑色,跟深灰色,各八尺,蒋笙跟蒋希阳是浅蓝色跟浅灰色,浅棕色,各十尺。

粗布十五文一尺,一共七十一尺,就是一两零六十五文。

无花纹浅色细棉布三十文一尺,一匹布四十尺,两匹八十尺,一共就是二两四百文。

所有布匹加一起就是三两四百六十五文。

那掌柜一下卖了这么多布料,那是笑的合不拢嘴。

之前看他们穿的寒酸,还以为买他们能上买几尺就不错了。

结果没想到竟然是个低调的。

一下子竟然买了三两多银子的布料。

掌柜还主动抹了零,让他们就给三两四百五十文就是。

虽然只少了十五文,但能少一点是一点,十五文能买一斤多一点肉了。

高兴的道谢后,王秀兰提出暂时把布暂时放他们铺子里,等他们回去的时候再来拿。

这可是大主顾,掌柜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五十两银票,掌柜按她的要求,找回一个二十两,一个十两,两个五两的银元宝,一千五百五十个铜钱。

一百铜钱一串,五十五个散的。

出了布料铺,她拿出一串铜钱给蒋鸣说道:“天色有些晚了,老大我们分开去买东西,你去看看有没有肉买一点,我去买点米,蛋。”

“好的娘。”蒋鸣接过铜板就大步离开了。

她也去了一个不远的粮食铺子,买了二十斤糙米,后就走了。

走去杂货铺子买了十多个布袋。

她把糙米布袋放背篓后,找了一个没人的胡同,把背篓放脚边,故意坐在一块石头上装作歇气。

把手放背篓里把布袋收入空气,装了二十个鸡蛋在布袋,拿出来放糙米上面。

又把空间的梗米倒入布袋拿出来放背篓里。

然后又拿六个苹果出来。

随后拆了两包盐倒布袋里,放进背篓。

又看了一眼菜地。

见黄瓜白菜萝卜也差不多可以吃了,虽然小了些但也可以吃了。

于是摘了七八根黄瓜,拔了两个萝卜白菜。

最后用两个布袋盖在背篓最上面,这才去菜市那边找蒋鸣。

刚走到菜市口蒋鸣就一脸喜色的走出来了。

看样子是买到肉了。

“娘,我运气不错,买到了两斤肉,两根大棒骨。”看到他娘连忙报告他的战绩。

“不错,不错。”她笑着夸奖。

这个时间还能买着肉,只能说一句蒋鸣运气是真的好。

第53章 傀儡

他把剩余的钱还给王秀兰继续说道:“本来那肉是老板留着自家吃的,我央求了几句他就忍不住让给我了。”说完嘿嘿一笑。

随后又问王秀兰:“娘,你买到米了吗?”

“买到了。”她点头。

蒋鸣伸着脖子一看,好家伙!自家娘的背篓都装满了,连忙放下他的背篓,去接王秀兰的背篓:“娘,我这个轻你背这个,你这个儿子来背。”

王秀兰没有矫情的推辞,很干脆的就换了背篓。

有人分担何乐而不为呢!

感觉到背上的重量,蒋鸣惊讶的问道:“娘,你这是买了多少米?”

“没多少,杂七杂八各买了一点点。”

他们去布料铺子拿了布匹,把布装在王秀兰的大背篓里,好在背篓够大,完全装的下,谢过掌柜后,连忙匆匆往家走。

紧赶慢赶,两人是一路都不停歇一下,终于在擦黑的时候到了家。

也好在这个时间晚了,外面没有其他村民。

不然他们这两背篓东西肯定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蒋姝赶紧给累的气喘吁吁的两人倒了温热开水。

他们放下背篓,坐在凳子稍歇了片刻后这才拿过水碗咕咚咕咚一口就喝了大半碗。

晴了两三天,路上没什么稀泥了。

他们鞋子除了脏一点,倒是没有打湿水。

歇息了好一会儿后,她把布料拿出来给大家分了。

买的布料够每人做两身衣服。

杨小燕摸着全新的布料,激动的眼眶都红了。

她就成婚的时候婆婆给她做了四季各两身新衣服。

他们的衣服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家中小姑子小叔子念书用银钱的地方多,所以成婚四年来一直没有买过新布料做衣服,她穿的衣服是成婚的时候婆婆做的,还有从娘家带来的。

这是成婚后第一次做新衣服,能不激动吗!

分完布料,又把肉,大棒骨拿了出来。

随后就揭开盖在另一个背篓上的两个布袋。

从里拿东西出来。

她每拿一样,几人的眼里就瞪大一分。

天!

她娘在哪里买的这些东西。

这水灵灵的黄瓜,白菜,萝卜,一看就是才出土的。

王秀兰拿着装盐的布袋对蒋姝说道:“小妹把盐罐拿来。”

蒋姝旋风一样的速度拿来了盐罐。

她小心翼翼的把盐倒入盐罐。

等倒完又让蒋姝放回原位。

蒋姝拿的时候看着像雪一样的盐,大喊道:“天,是精盐。”

几人连忙凑过来一看,果然是精盐。

白的跟雪一样。

蒋鸣忍不住用手指蘸了一点盐放嘴里,尝了尝后说道:“这精盐一点都没有苦涩的味道。”说完还咂咂嘴:“难怪有钱的老爷要吃精盐呢!”

几人闻言,都用手指粘了一点尝了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