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婆婆的种田日常(69)

作者: 月华丶清 阅读记录

所以今天杨小燕还是就在家照看蒋希阳。

还是他们四人去刘家。

他们今天特意走的早,中午的时候就到了,他们一家正好在吃饭。

到后的第一件就是给老爷子磕头,烧一把纸钱,一柱香蜡。

然后送了五十文礼钱。

特殊日子,知道有客人上门。

所以饭菜都煮的挺多的。

他们这里的风俗就是初二下午亲戚邻里才会来烧香,正席是晚上,跟第二天早上。

晚上开席早,吃过席面后还等了一会儿天才黑。

这晚凡是亲一点的都通宵守灵。

许多年纪大一点关系好的婶子还会来哭丧。

哭完丧主人家还会给两文红封。

王秀兰这个侄女本来也该哭的。

但她不会啊!

如果说她不会肯定会引起怀疑的。

原主丈夫去世还哭了。

这才多久啊,突然说不会肯定会惹人怀疑啊!

不得已之下,她拿帕子捂着脸,模糊的乱说一通。

就舅舅两个字咬字清晰一点。

好在也没人注意这个问题,倒蒙混过去了。

这一夜守夜的人多,她倒是真熬了一整夜没睡。

第二日天微微有一点亮时就送了老爷子上山下葬。

回来的时候天才亮完。

吃过席后,亲戚陆续离去。

而刘家冯氏又因为礼钱闹了起来。

第58章 遇极品

那些都是他们刘家的事,王秀兰他们这些外人是没有参言的资格的。

他们吃过席面又待了一会儿后,就去跟刘海夫妻告别。

没想到她们走的时候,林萍把她之前送的没吃完的米还了回来。

王秀兰很肯定不会要啊!

两人极限拉扯推脱,一个不收,一个非让收回去。

“大表嫂你就如此跟我见外吗?”她脸上带着一丝无奈。

“这不是见外的问题,之前你送的我就厚着脸皮收了,这次说什么这精米我也不能收。”林萍态度非常坚决。

之前王秀兰送的蛋,米,红糖,她公爹没吃完,还剩一些呢!

蒋远彬去世后,他们又没个收入来源,家日子本就过的拮据。

蒋笙还要参加府试,真是哪哪都需要用钱,这七八斤精米节约一点差不多也能吃十来天了。

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送出去的东西哪有拿回去的道理。

王秀兰只得拿出杀手锏:“这是舅舅去了大表嫂要跟我划清关系了,既如此那我就如了表嫂的意。”说着就一脸难过的接过米。

林萍被她说的话一惊,脸上出现一抹急色,连忙拉着要走的她急声解释:“秀兰我没有这个意思啊,你可别误会了去啊。”

“那大表嫂为何跟我如此客套生分?连我送的一点米也不看不上不愿意收了。”她一脸受伤哀怨的盯着林萍。

林萍急的拍大腿连声解释:“我这不是怕你把米送给了我们,你们就没的吃吗!所以就想着让你把米拿回去的。”

王秀兰正色道:“大表嫂你送出的东西你还会拿回去吗?”

“这……。”林萍说不出话了。

送出的东西哪有再拿回去的道理。

她是万万做不出这样的事的。

这一波极限拉扯王秀兰赢了。

这里耽搁了一些时间他们到家时都午时过了。

她看了一眼空间的钟表时间,一点多一点。

杨小燕知道他们今日回来,所以做了全家的饭菜,等着他们回来呢!

午饭过后,除了蒋姝蒋鸣其他人全都去挖地,育苗了。

他们走这两天,杨小燕一个人把麦地土豆里面的杂草扒完了。

三月初四,蒋姝蒋鸣两人早早的吃过早饭后,去了红沟村族学上学去了。

这日不再是阴天,太阳久违的露出了云层,阳光撒向大地,驱散寒冷,气温慢慢回升。

王秀兰跟蒋鸣夫妻忙活了整整一天,才把所有的种子播种到地里。

由于气温升高,初五豆芽也成熟了。

像之前一样,用稻草把豆芽分成小捆绑起来。

这次豆芽生的多,三大盆,估计有三十多斤,所以蒋鸣这次会跟她一起去卖豆芽。

到了镇上,她给了蒋鸣一串铜钱(一百文),让去荣富南街菜市场摆摊卖。

她去东来街菜市,他们分开卖。

只有把蒋鸣支开,她才能拿空间的东西出来卖。

昨晚上,也就是初四晚上,她刷出了鸡蛋,八交易币一斤。

虽然比不上秒杀价便宜,但比起外面的鸡蛋可便宜多了。

一斤有七八个,她买了二十斤,共有一百五十五个鸡蛋,花费一百六十交易币。

拿去卖的话能卖三百多文。

还有前几天买的米也可以卖一些,买成两交易币一斤,卖十二文一斤,血赚。

米蛋刷出的几率很大,她不担心卖了就买不到了。

再一个她要把买傀儡,买火锅料牛肉的钱给赚回来,补回这个窟窿。

毕竟那些钱是用的蒋鸣卖衣服的钱。

那钱主要是给蒋姝蒋笙兄妹俩读书用的,还有家庭开销。

她不能私自占为已用,买自已的东西。

今日他们母子天未亮就从屋里开始走,所以到镇上的时间就早。

之前买的布袋不够用,又去杂货铺子买了二十个布袋,一沓油纸五十张,还有一张油布。

她把油纸布袋收入空间吩咐刘秀把红糖拿两袋拆开,用油纸包好,半斤一包。

再装两布袋鸡蛋,一袋三十个,两袋米,一袋十斤。

这次她到的比较早,找了一个比较靠前显眼的摊位。

把油布铺在地上,把背篓上的布掀开一点缝,把手从缝里面伸进背篓,把豆芽出来摆在油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