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婆婆的种田日常(74)

作者: 月华丶清 阅读记录

他们家没有面粉,王秀兰就让蒋鸣第二天去村里用石磨磨面粉。

蒋笙闻言目光一闪,过了一会儿找到蒋鸣,让他明日借着磨面粉的时候探一探刘秀的底。

蒋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一脸懵的问道:“小弟为啥要试探表姨婆?”

蒋笙就把他之前的猜测说了一遍。

蒋鸣这才恍然大悟,但他还是不懂这跟磨面粉有什么关系。

蒋笙看着大哥憨憨的神情,有些无奈。

就解释道:“咱们姥姥,舅爷爷,咱娘,表舅他们家,还有咱们都是一脉相传的力气大,如果表姨婆不具有这个特点,那么她的身份就值得怀疑了。”

“原来如此。”蒋鸣拍着胸脯表示,一定会想办法探查出表姨婆的情况的。

他们家没有多余的房间,蒋姝很懂事的提出:“娘,表姨婆跟我一起睡吧。”

她摇头否决:“你要念书,如果休息不好的话会受影响的,所以你表姨婆就跟我一起睡。”

实际他们是进空间睡觉的。

刘秀是傀儡压根用不着睡觉。

王秀兰睡觉,她就在空间四处忙活,打理蔬菜,照顾鸡鸭崽等等。

这晚她刷出了杂交水稻稻种,还有老姜。

她买了二十斤水稻种,十斤老姜。

让刘秀种了十斤水稻,五斤老姜。

第二日一早蒋鸣早饭过后,本想找借口喊刘秀一起去磨面粉的。

结果王秀兰要带她去县城办理户籍,还有买黄豆。

两人一人背了一个大背篓就上街去了。

快到镇上时,她在空间拿了五十斤米出来。

然后让刘秀变了一张脸,把头巾往前拉,把脸遮了一部分。

做好掩饰工作后,他们这才背着米去了吉祥街谭府后角门。

门房是听了吩咐的,一听他们是卖米,就连忙去禀告了谭老爷。

没等一小会儿,谭老爷就带着小厮来了,二话没说就把她的五十斤米买了。

她指着刘秀说道:“谭老爷这是我家亲戚,听闻你要买米,所以也想卖一点米补贴家用,不知谭老爷你还需要吗?”

谭老爷说道:“自然是需要的,就是她这米是否跟你的米是一样的?”

刘秀脸上恰到好处的露出一抹紧张、怯弱,拘谨的搓着手连连保证道:“是一样的,是一样的,不信谭老爷你看看便知。”

说着放下背篓,把布袋打开让谭老爷查看。

王秀兰对于刘秀的表演给她打了十分。

谭老爷上前抓了一把米,仔细辨认了一下,又抓了一把王秀兰的米做对比。

两者确实完全相同。

他拍了拍手:“我就信你们一次,如果这米确实如之前一般,以后只要你们有这种品质的精米,都可以给本老爷送来,不管多少一律收了。”

“谢谢谭老爷,谢谢谭老爷。”刘秀一脸激动的连连弯腰道谢。

她把一个农村妇人的形象演戏的非常到位。

这才卖一百五十斤米,赚一两八百文。

除去三百文本钱,净赚一两五百文。

待走出吉祥街又走了一条街后,刘秀勾着脑袋,又把脸变成之前的模样。

他们这才去租了一辆马车去祥云县衙门。

马车有些颠簸,颠的王秀兰难受,头晕脑胀恶心想吐。

生生忍受了近两个时辰才到祥云县,她一脸菜色,腿发软。

好在刘秀靠谱,把她抱下了马车,搀扶着去客栈开了一间中等房。

她生无可恋的躺在床上,难受的睡了一觉。

这一觉睡到了晚上,她这才恢复了一些元气。

两人在空间吃了晚饭去逛了一会儿街,打听了一些情况后才回去进了空间。

第二日一早,他们去衙门找到昨晚打听的衙役,塞了两百铜板,让他帮忙牵头引荐了姓青的主簿。

塞了二两银子,两壶好酒给青主簿,给刘秀编了一个凄惨的身世,后没半个时辰就办好了户籍证明。

拿到户籍证明后,王秀兰心里松了一口气。

从今以后刘秀就是他们家的一份子了。

可以光明正大的出门了。

这次办理户籍,之前卖米的钱都不够用。

于是就让刘秀变化着不同的样貌去各个府上卖米。

塞上两个铜板,得到了好处,所有门房都愿意跑一趟,这消息禀告给当家老爷夫人。

顺便夸赞了一下她的米。

商城出品的米色泽亮,颗粒饱满,没有一点谷壳,品相极佳。

只要出来看了米的老爷,夫人们都买了一些。

还有些老爷并没有理睬刘秀。

还有些是打发管家出来买的。

而王秀兰就买了个大竹篮卖蛋,卖菜。

昨晚又刷出了鸡蛋,她花了四百交易币,买了五十斤。

五十斤蛋一共有三百九十三个蛋。

加上之前的有秒杀剩的蛋,还有上次的九十个蛋,一共有五百零一个蛋。

秒杀的五十三个鸡蛋,送了二十个,她自已吃了一些,就还剩十八个。

她把蛋放五十个在篮子里,背篓里又装上小白菜小青菜黄瓜,然后去走街串巷贩卖。

第63章 来之刘秀的压迫感

之前在镇上菜市场卖了二十斤米,后又卖给谭老爷一百五十斤,送了十斤给刘海,自已家又拿了五十斤出来吃。

一千斤米就还剩七百七十斤。

这次刘秀把这些米全都卖了,卖了九两多银子,加上她卖鸡蛋的钱跟菜的钱差不多有十五两。

除去买刘秀的银子,上户籍,还有她自已买的火锅料那些,这点钱是不够填补的。

她以后还要的买东西的多着呢,自已总不能没有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