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匪头子和他的金主/被缅北恶霸劫持后清冷公子变金主(264)+番外

作者: 龙游九州 阅读记录

夜猫抬手,示意伏蛰坐下,从怀里掏出几张图纸来。

小五搬来桌子,将几张图纸平铺到上面。

“北区最大的县城,萨里瓦,在这里抽出人来组建治安军,我要萨里瓦的治安比抚光还要稳定。”

“老大,现在那里也有咱们的人”

夜猫抬手打断了阿顺的话,指了指地图上萨里瓦的位置:

“扩建,周边全部扩进来,它以后不再是县,我要把他变成市。”

“扩建?你想没想过,那要多少钱?而且扩建干嘛啊?咱们也用不上啊”

阿顺不明白夜猫的意思,其它两人也不明白,都是一脸疑问的表情看着夜猫。

“你知道咱们现在一天的经费是多少吗?”

“钱的问题不用担心,我来解决,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萨里瓦要是变成一个经济中心,我们还用担心经费的问题吗?”

夜猫一句话,让三个人都愣住了。

“不懂是吧?我就知道,你们三个大老粗,没文化,听我慢慢给你们讲。”

被夜猫嘲笑的三人,面面相觑,只是谁也没敢将心里的话说出来。

夜猫不也和他们一样,是个没文化的大老粗。

夜猫回来时已经后半夜了,走到二楼的卧室发现人不在,看着浴室的灯亮着,猜想那人一定是以泡澡。

他可是连他平时用的都给他准备齐全了,也不知道那人看到的时候,有没有感动。

脱掉自己身上的衣服,夜猫光着身子打开了浴室的门。

南若安在夜猫进卧室的时候便听到了声音,并没有惊讶。

只是在看见他光溜溜的身子时,还是没忍住笑了出来:

“你就不能等到了浴室再脱。”

“这不是想给你个惊喜么?”

夜猫长腿迈进浴缸,躺进满是泡泡的水里。

这个浴缸是他定制的超大款,他这个身高躺到里面长度刚刚好。

“嗯,惊喜。”

南若安抬手将自己脸上被溅到的泡沫拭去,露出一个浅浅的笑来。

“老婆,那个蓝眼睛的实验室都快建完了,你的办公楼怎么办,想好了吗?”

夜猫也是今晚才从阿顺那里得知,贝斯在南若安指定的地点建实验室,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几乎已经完工了。

“阿顺说,他们带来的工人特别专业,速度也快,不然把他们留下,给你盖办公楼。”

“不用他们,我有打算,就是”

说着,南若安侧过身子,抬手搂上夜猫的脖颈,一条腿跨到他的身上,眉眼含笑的看着他。

“想老公给我派点人,出点苦力。”

夜猫发出一阵低笑:

“有事儿找我就叫老公,平时怎么听不到你叫,想要多少人?”

“多多益善!具体的我明天整理好再告诉你。”

南若安水下的手,在夜猫壁垒分明的腹肌上开始流连起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特别喜欢摸夜猫的腹肌,睡觉时也常常摸着。

夜猫抓住在他腹上作乱的手,微微侧过身,将人揽进怀里,带起一片水声。

“你还说你不是馋我身子,天天摸还摸不够,手感这么好呢吗?”

“嗯,摸不够”

南若安身子一滑,整个人差点没进水中,这个浴缸对他来说,有点大了。

夜猫托着他的肩,将人固定在怀里,发出的笑声里,染上一层欲色:

“宝贝儿,别摸腹肌了,老公给你个好玩儿的”

第253章 时光飞逝

夜猫在北区萨里瓦靠近中心地点的一处半废旧的小楼在南若安来之前,就已经命人收拾了出来,给他做临时办公区。

萨里瓦最大的一家酒店当做南风集团所有工作人员的临时宿舍。

说是酒店也就和国内的小型宾馆一个档次。

时间不紧不慢的过去已经快小一个月。

来这里之前,南若安已经给这些中高层做过铺垫,他们对这里的办公和居住环境接受起来倒是不难。

很快便都投入了工作状态。

简易的办公室里,南若安站在二楼窗前,看着下面的历锋正带着几十人分派他们任务,嘴角不自觉的勾起。

是夜猫给他安排的警卫队,专门保护他和他下属特意成立的。

历锋以后就是自己的专职警卫队长,二十四小时都会有人轮流在他身边,贴身保护。

“南董,这是国内基建承包公司给我们传过来的入缅沙的人员名单。”

姜瑶拿着厚厚的一沓名单走了进来,放到了办公桌上。

走回办公桌,看了上面总计的人员总数,微微蹙起眉头:

“怎么这么少?之前定的时候不是这个数字。”

姜瑶面露无奈:

“南董,最近缅沙在国内的舆论很不好,有很多人受舆论影响,不愿意过来施工,我也是和他们沟通了几次,最后以签好的合同要挟,他们才勉强出了这么多人,原本定的四个工程师,只有一个,施工队也从六个变成了三个,还是他们花了高价才搞定的。”

南若安轻轻叹了声:

“先安排他们入境吧,工人的话在本地再招吧。”

忽然想起了什么,南若安抬眸看向姜瑶:

“上次我带你们去过难民营,让你们给他们送了吃食和衣物,那边能不能招到一些人?”

“南董,难民营那边多是老弱妇孺,能做的有限,但我和其它的项目经理沟通过了,会安排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想起难民营那里的环境,姜瑶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她在国内哪见过那么恶劣的生存环境

“施工队到了,先让他们在难民营盖些简易住房,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吃食,这里的人大多都能吃苦耐劳,为我们工作的,按照这里的薪资标准,发放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