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穿七零后摆烂装穷[空间](358)
一桌吃饭的几位厂长手上筷子都不禁顿了下,大家惊讶地看向高勇。
这个指控实在是太严重了,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
大家一方面觉得高勇不地道,一方面也抱着看好戏的心态,想看看沈茉儿的反应。
沈茉儿慢条斯理吃着饭,闻言不过抬了抬眼睑,反问:“高厂长平时是不是不太注重理论学习和业务提升?”
别说高勇,就是其他人也被她这驴唇不对马嘴的一句给说懵了。
高勇更是莫名其妙:“怎么可能,我一向注重学习……”
他作为一个厂长,不注重理论学习和业务提升的名头要是传出去,别说升职了,怕是很快就要被上级找谈话了。
沈茉儿笑笑:“我在会上说的,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可缺少的补充,是全国劳动就业会议相关文件上明确的,我不过是照本宣科,借用了一下,高厂长如果有什么疑问,建议可以找相关部门再去了解一下。”
高勇:“……”
大意了。
这两年相关的争论多如牛毛,全国劳动就业会议他们厂当初是分管副厂长去开的会,高勇根本就没有关心过会议的事,更不可能知道会议相关文件的内容。
在座另几位厂长互相对视一眼,他们也是没想到,这位年纪轻轻的沈厂长,竟然一句话就把高勇这个“老江湖”给打趴了。
桌上气氛顿时有些诡异的沉默。
这时,傅致远的秘书忽然过来找沈茉儿:“沈同志,副部长请你过去,有个问题想听听你的看法。”
沈茉儿正好吃得差不多了,就端着盘子挪了地方。
其他人都以为是沈茉儿之前的表现,让傅致远印象深刻,想趁机再听听她的一些想法。
顿时都有些后悔,早知道之前就该早早地“说真话”,或者是剖析得再深刻一点,没准就也让傅副部长印象深刻了。
殊不知那边沈茉儿坐下后,傅致远问的却是:“凉凉这阵子没感冒吧,最近天气突然凉了,早晚气温变化很大,我听说胡同里好几个孩子都得了感冒,有一个还发了高烧。”
沈茉儿一听就知道公公其实是想孩子了,笑着说:“她身体素质不错,吃得香睡得好,暂时没有感冒的迹象。等周末我就带她回永宁胡同,她最近刚学了一首儿歌,天天嚷嚷着要唱给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听呢。”
傅致远顿时笑了起来:“好。”
第148章 一更(修)
座谈会后没几天, 赵正辉就跟沈茉儿说,最近有个人老是鬼鬼祟祟地在他们厂子外头转悠,他把人逮住吓唬了一通, 那人辩解说自己是想找工作, 但是却问都没问他们厂子招不招人。
赵正辉把人放了以后,悄摸跟了上去, 最后见那人进了城南的一个大杂院,找人一打听, 那院子是首都第五制衣厂的,那个人也是首都第五制衣厂的。
赵正辉就不明白了,他们跟首都第五制衣厂也没什么来往,也不认识什么人, 硬要说有什么牵扯, 大概也就是他们厂子刚成立的时候, 缝纫机是从第五制衣厂捣腾的二手货,还有就是沈茉儿那个被人冒名顶替的同学郭琦原先是第五制衣厂的。
这第五制衣厂的人跑他们厂子附近来做什么?
沈茉儿听了以后第一时间想到了高勇。
那天座谈会她就看出来了,这位高厂长可不是什么度量大的人,双方没什么交集他都能拉下脸来阴阳怪气她, 当众被她下了面子, 说不好就要在哪里找回场子。
其实沈茉儿之前确实没有注意过他们厂子和第五制衣厂的市场重合度问题。但那天座谈会以后,她倒是特意找人了解了, 才发现华彩似乎、好像、确实抢占了第五制衣厂不小的市场份额。
要换了前些年,这也不是什么问题, 毕竟国营大厂嘛, 照着计划生产,照着计划销售,按部就班干就得了。
可这两年不行了, “大锅饭”被打破了,首都的国营工厂是最先进行自主权下放改革的,改革后企业的权力大了,可同时责任也大了,工厂的效益直接跟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挂钩。
这一点对其他几大制衣厂来说是利好的,据说这一两年,几大制衣厂的效益都得到了跨越式的增长,但是第五制衣厂却是不进反退。
第五制衣厂的内部管理本来就很成问题,不然也不会出现更改档案掉包顶替的事情了,厂领导能力非常一般,原本有“上面”顶着,日子倒也过得去,现在要他们自力更生,方方面面的短板就一下子暴露了出来。
加上还有华彩制衣厂这么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据说第五制衣厂这几年福利待遇不但没有提高,反倒是逐年下降。
厂里也不找自身原因,倒是一味把责任推到竞争对手华彩制衣厂身上,据说第五制衣厂的工人对华彩制衣厂那是个个都恨得咬牙切齿的。
赵正辉在打听消息的时候故作不经意提了一嘴华彩制衣厂,就差点没被大杂院的老娘们儿拿扫帚给轰出来。
沈茉儿结合这些事情想了想,一时之间倒是也说不好,这是第五制衣厂的职工自发跑过来“踩点”想干坏事,还是受高勇的授意探查商业秘密的。
总归不是敦亲睦邻表达友好的吧。
沈茉儿交代赵正辉组织保卫科的人加强保卫和巡逻工作,尤其要注意防火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