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庶只想吃瓜(231)

作者: 寒苍玉 阅读记录

简若宁回到侯府没有两天,朝堂之上就突然有了变动,皇上撤换了如今的太子太傅章恒,改换大学士陈友之,陈友之之前在国子监、礼部都待过,是一个极其重视礼法的人。

皇上换他为太子太傅,朝堂上更是有诸多猜测,不知道皇上此举是何意。

而有的消息灵通的人,知道太子出事,明白了这就是对太子的惩罚。

章恒之前做过尚书,章家在京城中的势力还是不小的,选章恒做太子太傅的话,对太子的帮助是比较大的。

但是若是换为陈友之这一个只重礼法,不通庶务的死脑筋,想必就帮不到太子什么忙了,反而会约束太子。

可谁也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天,朝堂上的天才是真的变了,就在皇上撤换太子太傅之后次日,武王就率先弹劾先皇后娘家、如今的太子舅家吕家。

要知道,吕家毕竟是皇后娘家,之前甚少有不长眼睛的去弹劾皇后娘家的,而等皇后死了,虽然吕家颓靡了一阵子,可皇后嫡子被封太子,吕家有了靠山,也就没人敢惹了。

也是近些年,皇上日益年老,武王、贤王都着力于太子之位,所以才开始合力攻击太子党。

只是之前的弹劾都是不轻不痒的,并没有让吕家伤筋动。今日的弹劾不同,武王一派的人,搜集了许多吕家的罪证。

从吕家如今的家主,太子的舅舅袁艾誉,到柔妃的父亲,袁艾名,甚至是袁家旁支的人都被弹劾了。

乌御史:“臣请奏,承恩公袁艾誉,卖官鬻爵、招权纳贿,袁艾名,盗取官田、盗卖公田、损公肥私,袁五方强抢民女、致人死亡……”

大殿之上,乌御史的话掷地有声,显然桩桩件件都没冤了袁家。听到这话,皇上沉默了,直接将一应事务交给大理寺、刑部共同处理。

可还没等袁家的事情查出来,贤王又在殿上攻击辅国公府,虽然辅国公府受到的打击没有袁家那么深,但是却也是见血了,辅国公被皇上叱责,连降三级。

这一次,太子一派的人可谓是接连被重伤。如今,以前太子身边的袁家、护国公府、辅国公府、文渊候府就只剩下了护国公府和文渊候府了。

只是文渊候府家里已然不行了,也不能为太子提供多少帮助,所以实在的,现在支持太子的人,就剩护国公府还算是有些能力。

只是虽然护国公府一家还在支持着太子,可护国公府本身就只是因为太子的嫡出身份而支持太子,这种支持是不稳固的。

实际上的话,护国公府还是支持皇上的选择。他家是纯粹的支持皇上,只要皇上还认为太子配的上太子的位置,那么他们家就还会支持太子。

可若是皇上废太子,护国公府最多为太子说上两句求情的话,劝导皇上要三思,废太子关乎国之根本之类的。可若是皇上坚持,护国公府也是会支持皇上的选择的。

只能说这次因为太子出了事情,露出了破绽,让武王和贤王抓住了机会,狠狠的向着太子发起了攻击。

而太子由于被禁足在东宫之内,也没有办法做出反应和回击,只能看着自己的羽翼被人剪去。

简若宁看着如今朝堂之上的局势,太子只有一个人,还被重创,而武王和贤王有两个人。就算是之前太子的势力比武王和贤王两个人都大。

可如果武王和贤王可以合起力来对抗太子的话,那么她觉得太子也是抵抗不住的。就像是现在这个场面一样。

太子刚刚出事,皇上稍微露出了不喜太子的情绪,只是换了个太傅而已,武王和贤王就敏锐的抓住了机会,落井下石。

皇上活的太久了,以至于这个太子也坐得太久了,而武王和贤王如今也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如果现在不成事的话,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蠢蠢欲动的,就像是闻到了鱼腥味的猫一样。

简若宁知道,这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那个宝座。而若是两个人合力扳倒了太子,剩下的,就是对方了。

简若宁呆在家里边,接连听着朝堂内外的消息,却仍然没有一丝关于太子究竟犯了什么事情的消息透露出来,说是太子究竟干了什么?可见,这的确是丑闻,所以才会捂的这么严实。

而后没几天,皇上召简若宁入宫,说是太后心情不好,请她前去劝劝太后,也说说话,宽慰宽慰太后的心情。

能进宫,说不定就能发现太子的瓜,知道太子究竟犯了什么错,简若宁麻利的收拾东西,准备进宫。

只是这次进攻和上一次进宫还是有不一样的,上一次进宫,她是为了举办册封礼,因为时间关系,到了就去了工部布置的场地,等册封礼举行完了之后才去的太后处谢恩。

而这次她入宫,首先要去的却不是慈宁宫,而是容贵妃所在的延春宫。

容贵妃是太后的表侄女,皇上还是王爷的时候就是侧妃,等到皇上登基又立马被封为贵妃,一当就是几十年。

后位空悬,容贵妃协理六宫二十多年,把持后宫上下,这其中每年内外命妇的朝见、甚至是独属皇后的亲蚕礼,都是容贵妃代行的。

只是这么多年了,入宫的时候容贵妃就是贵妃了,如今也还只是贵妃,虽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仍旧有一个人压着她,还是一个已经去世的人。

怎么说呢,死人才是最难打败的。简若宁觉得,皇上可能还是和先皇后有情,也是顾忌太子的。

毕竟,太子是嫡子,可是不是长子,长子是平妃所出的武王,次子是容贵妃所出的贤王。而太子,是皇上的第三个儿子。卫衡的父亲靖王,是第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