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庶只想吃瓜(335)
于是靖王妃虽然面上挂着笑,可口中却只是打太极般的说道:“这王府内自然是有规矩的,不过毕竟是用久了的人了,若是为了一点点小错就喊打喊杀的,那岂不是失了和气,伤了体面,若叫外人瞧着还以为咱们家宅不宁。
这些人在咱们府内也呆了十几年了,算是老仆,甚至有些人,还是当初从宫里就跟着王爷到这个府内的。那也是极其忠心的,如今年纪大了,这耳朵没那么灵,手脚没那么利索,也是难免的事情。
尤其是那位李嬷嬷,如今也都活了一个甲子了,怎么说,都是你奶奶辈的人了,也算是你半个长辈,王爷当初也都是厚待于她的。
你第一次管这些事情,心肠也要慈悲一些,毕竟是老仆,总不好直接了他们的脸面,这将来他们更没有办法在府内做事了。”
靖王妃这话就是完完全全的为自己的人撑腰了。如果说简若宁真的用什么办法将这些人给惩罚了,那就是简若宁心肠狠毒,不体恤老仆,让王府内失了和气,伤了体面,让外人以为靖王府内,家宅不宁。
而她才嫁进靖王府内,第一次办事,就办成这样,到最后肯定是于名声有碍的。简若宁自然知道靖王妃说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不过她今天过来,其主要目的却并不是为了问靖王府内的规矩,然后从靖王妃手中要个公道。
简若宁知道问这些话,靖王妃一定会这么回答。她要的就是靖王妃这么说,只有她这么说了,她的想法才能付诸实践。
她要做的其实是将这些人捧得高高的,然后看他们摔的有多狠。今天靖王妃这段话说出来,简若宁肯定是不能在让这些老仆人们磕着碰着了。那自然得给他们一个清闲的活计。
事情刚刚出来的时候,简若宁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既然他们不想干,那有的是人想干。王府里还有大把的被压着的丫鬟和小厮。
她只是需要一个借口,一个调换人手的借口而已。如今,靖王妃不正好给了她这个借口吗?
没过多久,简若宁就从杨嬷嬷那里拿到了王府内庄子的册子,顺带的,去了一趟靖王的院子,然后在花厅将这些人都召集起来。
这些人一早就听说简若宁去了正院,听说了简若宁在靖王妃那里碰到钉子了,如今更是早早的赶过来看简若宁的笑话了。
尤其是其中那位李嬷嬷,更是仰着头,简若宁坐着,到是直接看到她那两个硕大的鼻孔了。
简若宁也不着急,当着大家伙的面,说道:“我也是去了正院才知道,原来大家伙都是府内的老人了,还让大家伙做事,真是为难了。”
李嬷嬷听见简若宁这话,正想笑着讥讽简若宁两句,让简若宁认输。
却没想到简若宁下一句就是:“其实这王府,虽然花销多了些,却也没到揭不开锅的情况,怎么能还让各位劳动了呢?
尤其是李嬷嬷,都六十几岁的年纪了,为这府内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了一辈子,怎么还能在府内管事呢?合该好好荣养着才是。也是我们这些小辈不懂事,竟然到了如今才发现,真是罪过了,尤其是李嬷嬷,您就好好歇息着吧。”
李嬷嬷听见这话,自然是心惊,这怎么了得!?
她在这府内这么些年,走到哪儿都是有体面的人,还有丫鬟伺候着,每年都能从中捞不少油水,甚至就连她的儿子们也都是小管事,若是她走了,这一切岂不是全完了?这也是她干了这么多年活,始终不肯回家的原因。
如今简若宁这个刚来的世子妃轻飘飘一句话,就想架空她不成?
“你……”
还没等李嬷嬷说完这句话,竹筱就赶在她说话之前道:“这事已经回了王爷了,王爷也允许你们去庄子上荣养了,李嬷嬷,您还想忤逆王爷的意思吗?”
这话一出,李嬷嬷就跟霜打的茄子一样,手里狠狠的攥着,可倒地是什么话都没说出来,最后只能泄了气,松了手,低了头。
其他的人一看李嬷嬷都这样,他们自然是不敢再作妖,全部都偃旗息鼓了。
简若宁前几天得了靖王妃的话,没多久就找了个时间去找了靖王,以这些老仆年老为由,请求让他们去庄子上荣养。
靖王本来还有些不高兴,觉得简若宁用这么点小事打扰他,有些生气,但等到听见后边的话,却又欣然同意了。
而简若宁去说,着重点却在省钱身上:“王爷,如今府内老仆众多,且都身居高位,一个人一个月就要十几两,更有甚者,还要两个小丫鬟伺候着,这实在是没必要的支出。再加上底下人难免会有孝敬,这光是养这些人,一个月便是小一千两的银子出去了,这实在是所费不菲啊。若是换成新人,便可剩下许多钱银啊。”
这话一出,靖王再一算,就觉得这些人都是在他身上偷钱一样,心疼的不得了,这些钱,都够他一个月多纳一位侍妾了。于是很爽快的就答应了让这些人去庄子上荣养,顺带让简若宁帮着王妃管理王府,实际上是想让简若宁帮他省钱。
至于那什么李嬷嬷,他虽然有印象,但是在听到李嬷嬷一个人就要四个小丫鬟伺候着的时候,当即决定让她去庄子上待着吧,不过一个奴婢,要这么多人伺候这干嘛,都六十几岁的人了,又不能干活了,还杵在王府内做什么呢?
李嬷嬷都败北了,剩下的人自然成不了什么气候,也都一起被简若宁打包去了庄子。然后再提拔一些没有根基的新人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