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暴雨季节(196)
现在前面仍然还有一百多个人。
陈蝉衣估摸着,轮到她也要两个小时候后了。
跟周蔚发了条信息,告诉她可能要晚点才能去她家。
然后无聊地朝周围扫视了圈。
有辆熟悉的车出现在视野之内。
她不敢确定,又打探两眼,直到驾驶座的门打开,见到那双淡灰色的运动鞋。
才确定是李潇。
陈蝉衣悄悄朝反方向转了转身子。
幸好今天戴了帽子。
她使劲地朝下压了压帽檐。
余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李潇,见他目不斜视地走入大厅。
听到他和前台的人交流。
忘记带东西了。
然后转身上楼。
她有股莫名的失落。
这是不该产生的情绪。
陈蝉衣吸了口气,靠着舒适的单人沙发,打开音乐,戴上耳机,切换到app界面,她还是排在100+的位置。
她盯着手机发呆。
耳边是抒情的音乐,隔绝了外界的声音。
听不到身后的脚步声。
直到冷杉味道漫到鼻腔,愈来愈浓。
仿佛就在身边。
矮几被打下阴影。
她后知后觉地皱眉,缓缓坐直,试探着要伸手摘掉耳机。
刚要回头,验证心中猜想。
冷不丁的,温热气息落在手背。
很轻,心尖却麻了一瞬。
“朋友接你。”
晚饭前,两人从商场出来,各回各家。
陈蝉衣回到小窝里,周蔚邀她煲电话粥。
“蝉蝉,中国人不骗中国人,你跟李潇还有戏。”
陈蝉衣不知她从何得出的结论,又想起昨天李潇送他回来,一路上无言的沉默。
李潇对周蔚的态度,都比对她要亲近点。
“读高中那会儿,李潇对你可不一样了,你还记得不。”周蔚彻底打开话匣子,“就李潇那颜值,再加上那股痞劲,谁不知道高中部有他这号人物。”
“当时疯传你俩八卦,我还在纳闷,你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怎么可能会有交集!”
陈蝉衣埋头进柔软的靠枕,听着周蔚在电话里忆往昔,过往很多事情一幕幕在她脑海中播放,但那些,都在遥远的十八岁。
末尾,周蔚像给她打气一样,开导劝解:“虽然他今天对你的态度确实有那么点冷淡吧……”
见陈蝉衣没什么反应,周蔚懊恼道:“说好不提他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回云宁?”
“至少也得国庆假期了。”
从明南到云宁,要坐七八个小时的高铁,来回便要花掉一天时间。
如果是普通周末,时间太不充裕。
周蔚:“我应该也是。你买票记得喊我。”
“好。”
-
周末时光过得飞快。
再上班,一切照旧,只是陶冶与陈蝉衣的关系拉近了很多。
不仅仅是那一场麻将的原因。
更有李潇的功劳。
陶冶总是有意无意地在她面前提起李潇。
比如。
两人在茶水间遇到,冲咖啡时,陶冶总会来一句:“小陈真巧!李潇也喜欢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
两人在食堂遇到,打饭时,陶冶还会来一句:“小陈真巧!李潇最喜欢吃这个糖醋排骨了!”
甚至于陶冶路过陈蝉衣,探一眼她的电脑,立马来一句:“小陈真巧!李潇听音乐口味跟你几乎一样!”
“……”
根据陈蝉衣对李潇的了解,他确实喝咖啡不加糖不加奶,也能算得上喜欢糖醋排骨。
但是两个人听音乐的风格迥然不同。
陈蝉衣的歌单,除了旋律在某方面能给她带来舒服的感觉,还需要有比较简练但又不简单的歌词。
李潇是不太会注重歌词的人。
某天,陈蝉衣找个时机,多问了句:“陶哥,你跟……他很熟吗?”
“那还用说?他比我小三岁,小时候大院里一起长大的,后来我家去南方发展了段时间。”
难怪。
她之前没有听李潇提起过。
现在她也有点捉摸不透李潇了。
陶冶肯定不是在她这边单方面“努力”,而且他跟李潇更熟,对李潇肯定不像自己这么拐弯抹角。
就算李潇不愿提起当年事情,依他的性格,总该拒绝,或透露出没有丝毫兴趣。
但就目前陶冶这么想撮合他俩的心思来看,李潇更像什么都没说。
毕竟被人始乱终弃,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所以李潇只字不提,才是最好的选择。
理清思路,陈蝉衣决定配合他,在陶冶面前佯装成与李潇只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
笑着应付过去,只当是不懂陶冶显而易见的言外之意。
陶冶估摸也是一时兴趣,加上她装傻的态度,提起李潇的频率断崖式下降。
-
周五下班前,陶冶通知设计部,于今晚举行庆功宴。
地点是市中心的格林大酒店。
清和设计公司共派出九个人。一进格林酒店便有服务生领着去了早预定好的包间,包间在三楼。
陈蝉衣靠后走着。
她下班前发现生理期到了,现在肚子仍有点胀。
她生理期总是痛的死去活来。
但庆功宴不同于普通的部门聚餐,双方公司早就协调好参加人员名单,不好临时请假。
下楼乘车时,她在药店买了止疼片吞下。
止疼片作用发挥得有点慢。
陈蝉衣能清晰感受到腹腔内的绞痛,手覆在外面轻揉也只是隔靴搔痒。
即便痛到面部失去血色,考虑到有其他公司员工在,她始终保持着嘴角微微上扬。
一轮招呼打完,也没有人发现她的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