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公天天怕我篡位(31)+番外
“瞧你说得简单,”罗雪溪嚼着小圆子,有些吃味,“倒衬得我像个不通文墨的蠢物。幸亏当下女子不参与科考,不然我竟是连个功名都捞不到。”
“怎会,”叶阳疏一听这话,倒开始替她说话,“你算学和天文术数不是有学?那些哪一样女师未曾夸你?若是凭借这些,也能去司天监当位女令史。”
罗雪溪一听这话笑得开怀,摇摇头道:“现下若不是家道中落,也没见过哪家女子出门到公府中任职,抛头露面的。”
“……你不喜欢出门?”
“怎会不喜欢,”罗雪溪握着白瓷勺搅动着杯中汤水,怅然道,“但我更想出门游历名山大川,到处体会风土人情,而非被困在公府楼台之间,被重重礼法所限制,一点儿也不自在。”
叶阳疏一怔,如玉的面容被酒酿的热气熏得有些微微泛红:“难怪你不喜欢作诗。”
“倒不如说不喜欢命题作诗,总归太多限制,”罗雪溪抬手朝着窗外那棵梨树一指,“况且都落尽了,怎么写花?若是要写,也只能以‘惜花惜时’为题,难免落入窠臼、毫无新意可言。”
叶阳疏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了望,看着那棵梨树眨了眨眼:“……其实,有些时候,看似是在写景色,但主题完全可以跳脱出景色之外。”
“嗯?比如?”
“比如……”叶阳疏望了望那棵树,又转眼回来看罗雪溪,突然意味幽深地微笑,恳切道,“……写人。”
罗雪溪有些被他温和而又热切的目光烫到了,垂下眼睛捧着杯勺,喃喃重复道:“写人?”
“对,将对人的情感融进景色里写出来,就不会是单纯的‘惜花惜时’,”叶阳疏将空掉的酒酿杯子放回食盒里,顺口道,“比如此情此景,堪怜……嗐,罢了。”
“嗯?怎么不说全?”
“再说我就要帮你把诗句都作出来了,”叶阳疏高深莫测地摆摆手,示意自己不能多言,将空掉的食盒拎出了窗外,“走了,要记得吃饭。越是面对难办的事,就越是要努力加餐饭。”
“那可不好,我岂不是要吃得如圆子一般圆了?”
“那也是珍珠小圆子。”
“贫嘴,竟然拿我寻开心!”罗雪溪方才放下杯盏,闻言有些发窘,探身出窗子作势要打他,“没良心!”
叶阳疏闻言,边笑边提着空食盒一溜烟躲走了。
对景。
写人。
罗雪溪静静坐在书案前拄腮思索,不由自主地想着叶阳疏留下的话来。
譬如此情此景……
意气风发的少年站在堂下,背后是一树葱茏,遍地素白花瓣,零落成泥,微风清香,笑语盈盈,碎发轻拂,氤氲酒酿香。
堪怜……
罗雪溪嘴角不由自主地弯了弯。
随后,她试探性地伸出手去,动作逐渐从犹豫转变成坚定——磨墨,拿笔,蘸墨,走笔……
堪怜堂下春娇客,焚轮不解恣风流。
漫天素魄扶摇去,一树芳魂君自留。
03
乾安十一年,正月十五,上元节。
叶阳疏一早便与罗雪溪约好,今日来京城外的葭山逛花灯市集。
罗雪溪穿着粉蓝色绣蝶恋花图样的新衣裙,外罩白狐皮斗篷,从檀木马车厢中缓步而下。
她鬓边的蜻蜓彩石花钿一颤一颤地刚冒头,就被不远处站在山门之下的叶阳疏看了个正着,随后小跑过来扶她下车。
她将手自然而然搭在他的手心,一抬头,二人相视而笑。
“上元安康!”
“上元安康。”
“今日怎的不见乔弟出来走动?难道最近又病了?”
“未曾。前日里王府下了帖子来请,他去陪太妃了。”
“原来如此。”
他二人一边顺着人流,一步一步迈上山道石阶,一边慢慢聊着彼此家里的日常琐事。
“……罗夫人身体还好吗?”
“母亲近日身体尚可,但在夜间还是多思多虑,难以安眠,”罗雪溪抬手格开横栏在身前的枯树枝杈,眨眨眼道,“家中一位贵妾即将临盆,找了郎中来看说是男胎,差不多就在最近几日便要落地。我既无胞兄也无胞弟,母亲又缠绵病榻不曾有孕,父亲对这个弟弟很是看重,所以难免冷落了母亲。”
“对不起,我问得有些……”
“无妨,”罗雪溪抬眼迎上叶阳疏有些愧意的目光,柔和一笑,“我心中乱得很,多谢你愿意带我出来走走。”
叶阳疏闻言,将脸上的笑意扯得大了些,露出一双灿烂虎牙,抓住罗雪溪的手带她沿着山路向上跑:“那就走吧,说好了出来玩的!”
罗雪溪也被他带动着笑起来,两人的斗篷毛色一黑一白互相依偎,在山路上留下一串笑语。
两人逛了逛话本摊子,又在沿途看了百戏演出,品了一溜儿小吃点心,坐在半山腰的亭廊里跟着百姓们听了两场说书,打赏了几百钱。
“瞧!这儿还有卖奇巧玩意儿的,孔明锁,九连环!”
罗雪溪在一个货郎摊前停下,左翻翻右看看,惹得叶阳疏与那卖货的货郎都笑起来。
“哎?这一对儿青鸾玉佩倒是精致,只可惜用的是杂色青玉,还雕刻得小了些,”她伸手从摊上将那一双玉佩举到眼前细观,顺手拽了拽身边的叶阳疏,“你看,这明明雕的是一双青鸾鸟,每一只却都只有单个翅膀,好奇怪。”
叶阳疏闻言凑到她肩头去看,也觉得这东西刻得奇怪:“敢问货郎,青鸾一般都是单只精刻,怎做成这样的对佩形制?倒是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