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甄嬛同人)别管,进忠公公有自己的节奏(59)+番外

作者: 逗喵草 阅读记录

聪明人,怎么会当真做蠢事呢。

舍弃自已保进忠这事儿吧,她能做得出、却也并非完全甘愿赴死就是了。

毕竟上辈子死过一次了,她还是挺怕疼的,如果可以,赴死这事儿,还是让别人来吧。

皇子在皇帝病重时,带着亲卫入宫本就不合规矩,现在在皇城里面,亲卫还敢亮家伙,这事便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令皇贵妃带着侍卫赶到,正巧将这伙人逮了个现行,吵吵闹闹的慎刑司,被血冲刷了一遍,终于迎来了这场闹剧的终局。

五阿哥死了。

私带亲卫持刃,意图刺王杀驾、逼宫谋逆。

嗨。

紫禁城不就是这么个地方么,如果不能改变一个事实,自会有人帮它伪造一个假象。

毕竟史书该怎么写,从来都是胜者说了算。

五阿哥“逼宫”一个月后,先帝驾崩,宗亲朝臣自正大光明匾额后取出遗诏,毫无例外,皇九子继位。

新帝登基后不久,翊坤宫便死了个太妃。

听说这太妃死之前异常疯癫,披头散发的谈不上一点体面,只一个劲儿的抓着伺候的宫人,说着什么墙头马上、什么少年郎,最后,被她的贴身大宫女不耐烦的甩开,骂了一句您对先帝那么深情,先帝驾崩一个多月了,怎么没见您去陪葬啊?!

这话被翊坤宫的掌事姑姑听见,连甩了那宫女两嘴巴,可有什么用呢,当夜,翊坤宫的娴太妃就去了。

娴太妃死后,洒扫处又死了个太监,隐约听闲话的宫人说,好像是叫什么小凌子的。

可。

谁又在乎呢。

进忠在宫外的宅子里养了两个月,终于等到了慈宁宫的召见。

哦。

不对。

进忠已经死了,五阿哥“逼宫”那天,死在乱剑之下,现在入宫的,是一个名叫蒋进忠的商人。

据说,这商人在波斯机缘巧合下得了块定魂珠,觉得当真是件奇珍,所以特意入京,想进献给太后。

你瞧。

谁敢说这是事实还是捏造出来的假象。

慈宁宫。

已是太后的魏佳茵抬手挥退伺候的宫人,进忠倒是不见外,只袖着手戳在那儿,眼底藏着说不出的情绪:“你师傅呢。”|

他那日被锁在慎刑司,只能听到外面厮杀的动静,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却能猜得出,卫嬿婉必定是想豁出去走一步险棋。

杀了五阿哥。

再激怒他那些亲卫随便砍几个侍卫,最后,让永寿宫给他安个谋逆的罪名。

五阿哥谋逆,皇上看到死成一排的侍卫,还会在乎是谁先动的手么?又有谁还会惦记这场意外之中,死了的那个“御前总管”?

可。

万一没成呢。

五阿哥哪有那么好杀,万一他没死,或者他手下有机灵点的,及时喊停呢?又或者,乱剑之中,有人伤了她呢?

进忠不敢去想后果,他甚至不知道,卫嬿婉怎么就选了这条路了。

他又不是什么好人,这小祖宗怎么偏偏学他学个没完了?

上辈子学他心狠手辣也就罢了,好歹能护住她自个儿,怎么这辈子为情乱智这种蠢事,她也学?

万一有什么好歹——

进忠只觉得手指尖儿都跟着他那颗心一起冰冷了起来,好像身体里的血都因为他这想法一并被冻了起来。

他这辈子宁可被千刀万剐,也不愿意让卫嬿婉冒哪怕半点风险。

可。

就在他强迫自已动一动早被疼痛麻木了的脑子,想想还有什么法子时,牢门外的动静小了。

进忠尚来不及反应,便被一个黑影套上个麻袋,直接打晕了过去。

他再睁眼,人已经被运到京郊的一间宅子里。

留在那儿帮他治伤的,是个一问三不知的城外大夫,大夫只晓得有个人模狗样、声线阴柔的主儿抱着只鸽子,付了他几锭金子,让他帮忙替自已医治,其余一概不知。

紫禁城眼下是个什么情况,谁也说不清楚。

进忠只觉得自已头疼欲裂,他知道,自已不能去打听紫禁城的半点消息。

他能活着离开那儿,至少说明,起码五阿哥栽了。

皇子谋逆,这可是件大事,自已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打探消息,除了节外生枝的添乱,起不了丁点作用。

可。

明白这个道理是一回事,控制不住自已焦躁的心是另一回事。

毕竟,世间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呢?

一天等不到卫嬿婉平安的消息,他便焦躁一日。

就连医治他的鸽大夫都劝他,忧思不利于伤势回复,您说,万一您担心的那位啥事没有,你最后却落下个病根,人家想下个江南、走个漠北、闯个西域、爬个天山,大好河山啊,您呢,只能在后面用汤药吊着一口气儿。

说到这儿,鸽大夫还十分嫌弃的摇了摇头,tui了一口,跟着道,您也不想被人家一脚踹了吧。

鸽大夫的话宛若有什么奇效。

进忠身子倒是好了,可随着时间推移,他等到了国丧、等到了新帝登基、等到了宛若冷宫一般的翊坤宫里那位太妃的死讯,却始终没等到卫嬿婉的任何消息。

进忠不傻。

他从来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怎会不知这意味什么。

可他不能信。

他一日日用鸽大夫的话麻痹自已,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他得活着,好好活着,否则嬿婉以后想去个什么地方,自已不能陪着,那得多扫兴啊。

他不能让他的小祖宗有任何机会甩了自已。

终于。

他等到了宫里来人。

不是卫嬿婉,不是进保,甚至不是他那两个徒弟,而是一个眼生的小太监,拿着慈宁宫的腰牌,恭恭敬敬的同他说,蒋先生,慈宁宫传召,您随奴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