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枝春(143)

作者: 橙与白 阅读记录

姜夫人:“我见过那个小姑娘,她不是那样的人。”

泰平伯好奇地问:“夫人见过?那小姑娘如何?”

姜夫人正欲跟丈夫说乔棣棠的事情,只听外面传来了一些动静,随后儿子进来了。

顾闲庭朝着二人行礼:“儿子见过父亲、母亲。”

看到儿子武昌侯就来气,他冷哼一声,不悦地道:“你如今长本事了,自己的亲事都能自己定下来了。有本事你自己去解决,别让人跟老子传话为你兜底。”

顾闲庭跪在地上:“此事的确是儿子的错。但当时事情发生得紧急,儿子不得不这样做。”

武昌侯:“到底发生了何事?怎么就跟你的亲事扯上关系了?”

儿子让人来传信,说事情跟太子有关。只说让他当众承认他和泰平伯府大姑娘的婚事,并未详说具体发生了何事。他嘴上虽然在怪儿子,但也知道儿子不是那种冲动的人,定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这也是他顺了儿子的意的原因。

顾闲庭知道父亲在意什么,因此直接点明了乔棣棠的身份:“乔姑娘是已故尉迟将军的外孙女。”

泰平伯的脸色果然变了:“她是老将军的外孙女?”

他是男子,又是武将,不怎么喜欢打听外面的事情,因此并不知乔棣棠的身份。

姜夫人:“方才我正想跟侯爷说呢,乔姑娘的生母是泰平伯的原配,也就是尉迟将军的女儿尉迟姑娘。”

尉迟将军是武昌侯十分敬重的一位老将军,得知了乔棣棠的这一重身份,对于这门亲事,武昌侯不再似方才那般抵触。

顾闲庭:“至于儿子为何要让父亲认下这门亲事,是因为当时太子想将乔姑娘许给刘太傅的长子做填房。”

这一句话彻底惹怒了武昌侯。

“你说什么?”

他虽不爱打听外面的事情,但刘太傅长子过于出格,对于他的事情他略有耳闻。

顾闲庭:“儿子不忍乔姑娘受此委屈,于是谎称和她早已有了婚约,还请父亲母亲原谅儿子擅自做主定下自己的亲事。”

武昌侯怒意不减,在心里将太子骂了百八十遍,但仍不解气,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道:“你先起来吧。此事你做得对,刘家的长子是个什么狗东西,竟然还敢娶老将军的外孙女。”

姜夫人脸色也不太好看:“还好有你在,不然乔姑娘又得受委屈了。”

武昌侯将此事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发现了一些疑点。

“太子怎么会突然插手一个小姑娘的亲事?”

按理说这二人应该没什么牵扯才对,太子没必要难为一个小姑娘。

“事情要从永宁侯府的七少爷说起……”顾闲庭细细说起乔棣棠来京之后做过的事情。

回到府中前顾闲庭就想过如何跟父母说起乔棣棠。此事闹得比较大,父亲母亲随便一查就能查出来,倒不如都说清楚了。

武昌侯听到乔棣棠做过的事情,一改方才对她的态度,连连称赞。

“好好好!这姑娘太聪明了,有勇有谋,果然是老将军的外孙女,有他的风范!”

姜夫人笑着说:“侯爷还记得吗,之前有个商户捐了许多粮草,运往了西北。”

此事武昌侯记得,他道:“那不是云城的齐家捐的吗?跟这位乔姑娘有什么关系?”

姜夫人:“尉迟姑娘后来改嫁到了云城,夫家姓齐,那位齐老爷前几年去世了,他死后将家产交给了乔姑娘打理,粮草便是乔姑娘做主捐的。”

一听此事,武昌侯对这门亲事就更满意了。

“没想到这小姑娘还有这样的格局,跟她爹真不一样。”

姜夫人:“她从小随母亲在江南长大,去年才回了京城,不是在伯爵府长大的。”

武昌侯眼底有几分了然:“怪不得行事风格跟泰平伯府不同。对了,夫人方才说见过那个小姑娘?”

姜夫人:“见过几次。”

武昌侯:“如何?”

姜夫人:“小姑娘长得特别好看,落落大方,聪慧机敏。”

武昌侯点了点头,听了妻子和儿子的话,他都想见见这个小姑娘了。

姜夫人:“侯爷见了定然满意。”

武昌侯装得不甚在意的样子:“我满不满意的不重要,关键是夫人满意就好。”

姜夫人笑了,揶揄道:“方才是谁在那里嫌弃人家姑娘不好的。”

武昌侯立即道:“我那不是不知道她的身份么,早知道她是尉迟将军的外孙女我定然一个字都不多说。”

姜夫人笑了笑,没再反驳。

武昌侯转头看向了儿子,儿子虽然处处都令他不满意,但今日这件事还算是干得漂亮。

“她是老将军的外孙女,又在商户养了多年,想必吃了不少苦,你以后要好好待她,不可辜负她。”

顾闲庭:“儿子谨记父亲教诲。”

武昌侯想到如今的局势,道:“顾家世代从军,只忠于皇上一人,绝不可能涉党争,否则便是毁了顾家数百年的声誉。你的事顾家不会插手,也不可能插手。你若能成事,整个侯府将会更上一层。你若不能成事,顾家的基业还在。”

顾闲庭:“儿子明白。”

姜夫人瞪了丈夫一眼,道:“你说那么吓人作甚?”

武昌侯看了姜夫人一眼,没再多言。

姜夫人:“既然此事已经摆在了明面上,咱们势必要做些什么,免得惹人怀疑。明日我往泰平伯府送些东西,阿庭,你亲自去。”

顾闲庭:“是。”

姜夫人:“今晚你就别回侍郎府了,住在府中。”

上一篇:二嫁 下一篇:鹤唳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