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妃(163)
柳美人能说什么,论起嘴皮子功夫,她确实比不得这女子。她嘴角抽了抽,皮笑肉不笑,“宓才人说的是,只是来日方长,宓才人莫要后悔,今日所为。”
明裳微微一笑,眼底却冷淡如水,并无笑意,“那我便擎等着柳美人的,来日方长。”
两人先后出了永和宫,随后,一道湘妃色的人影也踏出了永和宫门,孟静瑶微抿唇,站在宫门在凝神沉思,她今日穿着甚是明丽,丽妃身子愈发不好她甚至害怕丽妃也许撑不过两月了,她初初进宫,都是依赖丽妃的庇护,倘若没了丽妃,她一人在这深宫中,终究有些胆怯。
方才她并未听多久宓才人与柳美人的说话,六宫中嫔妃人心不古,她进了宫更深有体悟,大多嫔妃都是面和心不和,听闻宓才人最初住到永和宫时,有数月未见圣驾,受了颇多柳美人的苦楚。柳美人的性子,在宫中树敌之多,大抵自己都没意识到危机之感。宫中传得纷纷扬扬柳美人毁了容貌,是谁最有可能算计了柳美人。
是与柳美人明面早就撕破脸,针锋相对的徐答应,还是最得宠,又从不显山露水的宓才人。
寒凉的风拂过脸面,孟静瑶裹了裹外氅,只觉得浑身冷意,她忽想起,自己也曾在御花园得罪过宓才人,倘若丽妃真的病重,她日后又该去倚靠谁。
……
因在宫门耽搁了两刻钟,明裳赶到建章宫,席面上已坐了大半的人,她位份低,倒也不扎眼。张贵人有孕后便以身子不适为由,推拒了宫中的宴席,稍许,柳美人进来,不知安排座位的人有意无意,明裳下面一位就是柳美人。柳美人方才气得不轻,此时连敷衍也懒得敷衍,兀自坐下了身。
这番情形很快落到了一人眼中。
姜嫔轻描淡写得敛下眸子,勾唇浅笑,柳美人这个蠢货,得罪的人可是不少啊,到了今日,还看不清宫里的情形,怪不得沦落到这般地步。
今儿是上元节,虽一切从简,布置宴席的人却花了心思,每张桌案上都放了一盏精巧玲珑的花灯,形式各样,绘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小物,颇为有趣。
帝后二人坐下席,上元宴开始,皇后便含笑道:“臣妾要照顾宝珠公主分身乏术,丽妃又卧榻重病,上元节席面,幸亏有姜嫔帮衬臣妾。”
姜嫔徐徐起了身子,福礼推辞,“嫔妾不过是照着娘娘往年的筹备,犯水模山,描头画角罢了,皇上、娘娘不嫌弃,嫔妾就已甚是欢喜。”
皇后赞许道:“姜嫔过谦了。”她侧过脸看向上位,“皇上,姜嫔这回是花了心思,每张桌案的花灯都放了灯谜,也为上元宴添了些趣味。”
高位上,李怀修指腹随意把玩手边的雕龙纹样的墨玉琉璃花灯,掀眼朝姜嫔看去,“你有心了。”
姜嫔柔柔地垂低眉眼,“嫔妾多花些心思,能讨皇上娘娘愉悦,是嫔妾幸事。”
上元宴,姜嫔在御前出尽了风光,自然有人看不过眼,插话出声,“嫔妾觉得这宫灯甚为精巧。”徐答应起了身,含羞带怯地朝上位一望,“今儿上元节,不如皇上就用这灯谜,给嫔妾们一个彩头。”
徐答应解禁后,虽有侍寝,但皇上转头就好似忘了她这个人,全然不像待宓才人那般宠爱,徐答应怎能甘心。上元宴,正是一个入皇上眼的机会,她万不能失了这个机会。
这番话,倒引了众人跃跃欲试,猜灯谜,何尝不是御前得眼的机会。
皇后敛去笑意,先朝徐答应看了一眼,不紧不慢地饮了口茶水。
姜嫔却也是没料想,徐答应会提这个主意,她对此有些不满,毕竟今儿这上元宴是她一手操办,她自是不愿,旁人抢了她的风光。
殿内静了一瞬,就在徐答应以为自己说错了话,笑得脸都要僵住时,李怀修才慢慢开口,“皇后以为如何?”
皇后放下茶水,微低下头,柔声回道:“臣妾以为,徐答应的提议也正和了姜嫔的一番巧思。”
李怀修点了点头,手指轻叩,招来全福海,“从朕私库中,将那辟寒犀取来,就做了上元宴的彩头。”他微顿了下,视线又移向皇亲一席,丹凤眼中微微眯起,坐姿随意,华贵慵懒,“尔等猜中灯谜,也可得赏。”
辟寒犀是太///祖之时交趾国进贡的极奢之物,色黄如金,暖香袭人,传闻可驱邪祛寒,数百年才得一株,有市无价,皇上竟拿此物做彩头,众人皆是一惊,本无意猜谜的皇亲国戚,此时也有些跃跃欲试。
徐答应彻底傻了眼,她不过是想皇上想起自己,却没想皇上竟拿出如此贵重之物做彩,她心中竟是莫名一慌,可话都说了出来,已是骑虎难下,唯有硬着头皮过了上元宴。
众人震惊之中,唯有明裳察觉出了异样,齐王强娶北郡王妾室一事,知到的人甚少,毕竟是天家丑闻,也要顾及皇室的颜面,那夜皇上提起齐王一事让她记在了心里,因而便不觉留心,她微微抿唇,不动声色地朝皇亲一席打量一眼,眸光微动,她总觉方才,皇上虽是与皇亲言谈,看的人,却是坐在首位的齐王。
以齐王庸碌的才能,本不该坐首位,因先帝薨逝,皇室宗亲中年纪大的王侯并未到席,齐王年长,自然而然坐到了首位。
齐王生母是江南名伶歌姬,圣///祖爷当年微服出巡,遇刺时便遭这歌姬所救,可惜男子多情又薄情,圣///祖爷回京后,先料理了刺客,待想起那歌姬时,便寻江南不见这女子。十余年后,他二下江南,偶然再遇,那女子已病榻缠身,没多久撒手人寰,只留下十二岁大的稚子,眉眼肖似圣///祖爷,圣///祖爷大恸,迎稚子回京入宗室祖籍。圣///祖爷将对名伶的愧疚弥补到齐王身上,只可惜齐王庸碌无能,不成气候,倒也恰恰因此,躲过夺嫡祸事,全然身退,至今还稳坐宗亲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