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山居悠闲日常(130)
阿桃抿了一口酒,这酒色情味淡,喝下去也绵柔,又有常平安陪着,暖呼呼的她不知不觉竟喝了好几盏,也不知什么时候觉得脸烧的慌,这才反应过来这酒后劲不小。
因打算明儿去鼎元楼,故而阿桃今晚没点鼎元楼的菜,但吃的这三家各有特色,也能看出来,若真要开酒楼,没点特别的地方只怕在这偌大的府城也开不下去。
常平安自己将碗盘收拾干净送了出去给小二,进屋销门时听阿桃半倚在床头碎碎念,
“明儿去哪个最有名的鼎元楼瞧瞧,说大几两银子一道的菜比比皆是,辛苦几载,也该享享福去,明儿咱们就去尝尝那什劳子京里师傅的菜式,我倒要看看是何等美味,叫见到的人都夸他家有名——”
常平安拧干帕子给阿桃擦了脸,阿桃八爪鱼似的黏到他身上,呼吸拍在常平安脸上,
“我要开一家比鼎元楼更好的酒楼。”
阿桃声音不大,常平安却心跳如雷,翻身将人压到床上,夫妻一番恩爱自不必提。
许是认床,后半夜阿桃睡的也不大安生,今儿要去几条街看看,明儿是准备去一趟江府,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周如嫣。
早起上值得官差门都从这几条街过,汇聚到府衙,早起先是出去吃了一碗鲜拌云吞,然后跟常平安一起,沿着大街小巷细细看。
第87章 酒楼
阿桃记性好, 去过一遍的地方基本都认得,从宝荣街看到康宁街,再到拾翠街, 再往外走到八宝街、葫芦街……
里街多是新奇珍贵的铺子, 连买衣裳的铺子都比外街高档, 一直从葫芦街走到荷花街, 才算开始有些人气,街上小摊小贩也多了不少, 荷花街是因街口一个不小的荷花塘而得的名儿, 沿塘许多小摊贩, 推着独轮车或是板车叫卖,还有挑担的货郎走街串巷破锅破碗鸡蛋换糖的。
逛到中午, 阿桃买了一碗酸辣粉,又要了一小碟米糕,去茶铺要了一碗茶, 坐在塘边石凳上慢慢吃。
“这条街好像是见着几家食肆, 却没见到酒楼。”
走了一上午,阿桃肚子早就饿了, 只是走到现在才看到小摊贩, 因晚上想去鼎元楼吃好的, 这会子暂且只是吃些杂七杂八的小食垫垫。
中午街上人不多, 常平安也饿了,看阿桃吃这些,觉得不大过瘾, 自个儿买了两个硬邦邦的烧饼,又不知从哪儿买了一大海碗辣乎乎的羊杂汤泡饼吃。
一早路过康宁街的酒楼,阿桃便进去略转了转位子要先订, 当时去还不一定有,这也能看出这酒楼生意实在吃香。
下午又去逛了外街,最外边儿的阿桃是不准备去了,她食肆想好了,左右里街开不起,不如寻条中不溜秋的街道看看。
街上人要多,食肆饭馆之类的铺子要少些,若真有合适的大家伙儿都在盯着,还不一定能找的着。
这一日下来走的脚都痛,这中间几条街还没逛完,明儿还得继续看,阿桃心里有数,她一没身份二没背景,在康宁街同那些酒楼自然竞争不过,她的目标也并非那些达官显贵,而是这宁阳府的普通百姓。
一整日也没寻着合适的位置,不过她也没灰心,这几日要先将这宁阳府小街小巷摸清楚,弄清楚后这新酒楼要开在哪儿心里才有数。
鼎元楼应是这条街上最高的楼了,整整三层,外面挂着红灯笼,看着格外热闹,年下闲人多,一楼坐满了,二楼是雅座,三楼是雅间,穿金戴银浑身富贵的具都往二楼三楼去,一楼多是三三俩俩的客人,故而桌子也小些。
阿桃跟常平安被店小二引到靠窗边的位置,坐下后小二指着墙上的牌子叫二人点菜。
“你这店里有没有什么招牌?”
小二笑眯眯回道,“您是想吃味道重些的还是味道淡些的?”
“听说你们店里粤东菜、淮扬菜、赣菜各地方菜系均有,不如每样都上一道?”说实话,这酒楼若是有些特色菜阿桃倒还有些感兴趣,如今看这什么菜系都有,应当也只是多而不精,给那些富贵人家寻个花钱的由头罢了。
果不其然,虽上来的菜样式精美,味道却不大正宗,譬如那一道值当一两八钱银子的开水白菜,高汤熬的味道不正,粤东菜味道倒还满正。
总的来说,不值当这个价儿,南咸北甜,西南食辣,阿桃细细尝着几样菜,常平安倒是吃不出差别,摆的再精致也叫他牛嚼牡丹似的三口两口吃个精光。
一桌子菜大大小小连汤带水不过八道,因点的是每个菜系的招牌,这几道菜拢共却花了十二两银子,味道是不错的,只是这个价儿实在高,许是这鼎元楼也不坑穷人的缘故,倒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酒楼一桌子菜就要花上十几两甚至几十两,且这菜也不一定真的就是吃光了的。
尝过新鲜阿桃跟常平安结账走了,晚上宁阳府也有夜市,只是不在内街,到了晚上,最热闹的街道要数花枝巷子前头的元宝街,府城的夜市要比观南县热闹的多,观南县过节只怕都没这么多摊贩凑热闹。
逛了一圈,在鼎元楼吃过的饭食也耗的差不多了,又吃了些小食二人才回去。
明儿要去找周姑娘,先敬罗裳后敬人,阿桃带了一身织锦料子做的衣裳,已经叫小二拿了热水座子熨烫过后挂起来了。
江家也是宁阳府数一数二的人家里,都不必说太多,一问人家就知道门朝哪里开了,阿桃也没大咧咧走正门去问人,而是去了角门,塞给门房几个铜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