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山居悠闲日常(73)
这婶子说的津津有味,阿桃听得也乐呵。
灶屋里香味飘得人直咽口水,先还不饿,这味儿一闻便觉得饿的两眼都发花,恨不得就着香味吞两碗大米饭。
“娘子这是怎么做的,香的人打跟头。”
“我如今在城里有份小买卖,这正是用的祖上传下来的卤料包,今儿回来没多带,婶子要是想要,回头什么时候进城直接去中大街摊子上买,回来不管是卤鸡鸭还是猪肉,都是极好的。”
阿桃可不会傻到白送人家,这里头香料药材值不少银子,哪怕不值钱,她也没有白给的道理。
这婶子也忙不迭点头,“明儿正要进城买些年货,定去娘子摊子上买些,今年好过个香喷喷的年。”
进了冬日,黑天格外漫长,下半晌的饭也就吃的早。
常平安请人来吃杀猪饭,去叫的都来了。
自然没请隔壁常大一家
连村里村长族老都没请,那些人还自视甚高在家闻着香味等着常平安亲自来接呢,可等到天黑也没见半个人影,只能叮叮哐哐摔筷子摔碗,阴着脸连饭都吃不下去。
常平安可不管人家怎么想的,喊来的人都是平日里关系不错,从前没多落井下石的人家,人满满当当也坐了一桌子。
卤味最先上桌,一桌子人不约而同先咽了口水,等那一盆红艳艳的猪血旺一端出来,都能听到个个肚子打雷了。
卤猪头肉跟猪大肠都是片好的,阿桃没小气,都是搁盆装的,不过人家也都不好意思多吃,一边喝着打的混酒,一边同常平安话家常。
待得知常平安如今拉了一只队伍给人家起屋修房,便也想请他来修自家房屋,既是有钱赚的买卖,常平安没有不愿意的,当即定下开工的日子,又说定了工钱。
也有人问常平安队伍如今还缺不缺人。
暂时还不缺,后面若是活儿忙不开了或许要再找几个人,一群人又都叫常平安若有活儿记得知会一声。
桌上话聊的热络,菜也吃的香,都是大盆菜,不方便吃的阿桃才片成了片,也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故而阿桃也不多心疼,一年就这一回,足够叫村里人记着常平安恩惠了。
阿桃早早带着隔壁这婶子吃的肚圆,这会儿觉得肚子空出来点儿,一人又就着锅里鲜滋滋的杀猪汤下了碗米粉。
这汤底是用筒骨熬的,切了猪血猪肝跟腰花,撒点香葱,比什么滋味儿都鲜美。
到年下宋妈妈绣坊的活儿这两日也歇了,云绣坊的何娘子给她包了个大红封,几个跟她后头学的小丫头手艺有十足的长进,如今已经能开始绣个小件儿了。
因过年的缘故,常平安也在县里过年,故而家里肉都一并拉到城里去了。
阿桃开食肆,菜式是随季节变化的,既是冬日,阿桃预备先以羊肉为主,主推羊肉,一来温润滋补,二则味道也好。
常平安先宰了一只羊先送来了,送来的羊肉都叫阿桃将羊肉的各式吃法试了个遍,最终定下的主要是四吃,碳烤羊排,葱爆羊肉,辣子羊杂,炝拌羊肚,另有羊骨汤跟片羊汤,
还有——在食肆门口得支个小摊,专烤羊肉串捎带着卖卤味儿!
另有羊肉米粉跟羊肉馅儿饼作主食,店里头羊汤每日限五十份免费来喝。
等杏花街这头铺子开起来了,跟原先的摊位隔的本来就不远,故而到时摊位阿桃就打算不继续租了,推车直接摆到门口一侧,顺道卖卖羊肉串猪肉串并卤味儿。
阿桃说着计划,今儿晚上吃的便是羊汤下米粉,汤底炖的白生生的,大料去过腥气,闻起来没有丝毫腥膻味儿,入口满是鲜香气。
另片了一盘子白切羊肉,蘸了阿桃调的辣椒面,卷进嘴里,肉片的薄薄一片,混着辣子蒜泥调的料,大冬天直吃的人鼻间冒汗。
要先吃一口肉,再喝一口汤,嗦溜一口米粉。
米粉是专门去压的米粉,单就说这米粉,要先泡上水过一夜,再下水再煮开,捞起放到凉水里头,等羊汤熬透,进锅里一烫就出锅。
再烫一把青菜或是芫荽,一大碗吃完都不觉腻味。
因冬日少有新鲜菜蔬,阿桃托常平安将山洼里的屋里打上木架子,里头都撒了菜籽试着冬日里能不能种些青菜。
许是常平安精心照顾,竟真长出来了。
冬日里菜蔬也就萝卜芫荽,故而食肆里头素菜暂且不多出,主打还是羊肉。
今年过年家里人就热闹多了,去年只阿桃跟常平安俩人一起过的年。今年有屋有地还有铺子,年货早备下来,起屋子那会儿将里里外外也重新修缮了一遍,墙也都刷过了。
常平安在挂灯笼贴春联,阿福跟在他后头帮着递剪子递浆糊,宋妈妈在剪窗花,禾苗领着二妹在扫院子,阿桃则是在院里准备年夜饭。
新年胜旧年,阿桃为了讨个好彩头,还特地买了两个烟花准备夜里放,到处都喜气洋洋的。
常平安下午是在家中祭过祖才赶回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门头,又点了蜡烛,门窗都贴的红通通,到处都是热闹欢快的气息。
第53章 食肆
天还没黑, 家家户户已经开始放爆竹了,给灶王爷嘴上抹过糖水,阿桃几人这才端菜上桌。
桌上挤的满满当当, 红烧鱼, 干炸肉, 烤羊排, 都是寻常时候不大舍不得吃的,趁着过年也纷纷上了桌, 满足一下难得满足的口腹之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