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山居悠闲日常(90)
常平安急匆匆又去撵那位才离开的信差,幸而这信差说了他住在哪个驿站,这观南县正是他此行最后一地,正是打算歇个脚就沿路回去的。
常平安若是跟他后头,自然也不必像先前一样同商队一道,绕好几个州府方才回京,而是直接快马加鞭赶路进京即可。
且这信差正是京城人士,对那儿熟悉,无论是京城里头规矩或是其他注意,都十分熟悉,有什么事儿朝他问一问,好过遇着什么事儿了抓瞎。
这信差回程在观南县内亦有差事,因此只比常平安原先计划的跟商队一同出发早了一日。阿桃没出城去送,常平安天都没亮就出城了,跟阿桃说过,又摸了摸她眉眼,这才离开。
阿桃床边空了,心里好似也空了一块。
常平安一走,阿桃便觉得身边彻底空落下来,寻常在店里忙碌倒觉得没什么,等一回家却觉得家里都冷清不少。
去年端午常平安从府城回来,今年只怕连中秋都赶不上了。
端午节阿桃领着店里活计包粽子,明儿端午,来店里吃饭的客人一人送一枚小粽子。
等街边有小贩开始卖起了番柿,阿桃便叫禾苗出去采买时多买番柿,挑的都是个儿大,只生吃酸酸甜甜,格外开胃。
除了店里日常用的,其余都是买了来熬酱的。如今炸鸡配这算不上什么惊为天人,等回头洋芋熟了,炸薯条沾酱才叫不错呢。
中大街有阿福看顾,店里顺子管着账目,尤四则在门口烤串揽客。禾苗深知阿桃器重她,故而学字认真,如今虽在店里负责上菜事宜,但寻常采买之类的事儿阿桃渐渐放开手叫她去办。
二妹大大咧咧,也是阿桃慧眼识人,她厨艺进展十分迅速,如今炒个小菜全然没什么问题,再磨练些时日,想来也能出师了。
京城时兴这各式饮子,许是由赶考的书生跟来往的行商口口相传,端午过后,窗口饮子卖的更加紧俏。
阿桃专门打了冰鉴,日日都要买冰做些冰酥酪或冰饮。
若要图个便宜,那冰冰凉凉的酸梅汤既解暑,还酸甜,二文钱一杯,亏的阿桃高瞻远瞩,如今这窗口卖饮子的生意比那些说书茶馆的生意还要好些呢。
虽说每日生意还算不错,但要添置的东西也多,店里也常换新,单那琉璃盏便叫打碎了几个,再有同衙门上下打点。
先还有几个吃饭时闹事的,都是些惫懒的闲汉,再贪生怕死不过的,喊了衙门的人来,还没将人拉走腿就软了,逼问出幕后主使,果不其然是先前同刘掌柜的一起来吃饭的人。
人家是觉得如今常平安不在家,只留个女掌柜好欺负,却没想到阿桃竟真敢拽着人上门来,这几个闹事的闲人虽平日里无所事事,可也怕衙门,故而将事儿抖落个干净。
阿桃知晓这事儿若是不解决,往后麻烦数都数不尽,故而请了梁文梁武弟兄二人,求官府论律处罚。
若是求情,两边私了倒能少受些皮肉之苦,不过人家家里拎着厚礼求上门来,阿桃却不肯放过,直到刘掌柜的携各家酒楼脚店饭庄掌柜的前来说情,阿桃这才勉强松了口。
末了那两个背地里使坏的掌柜挨了十板子,来食肆闹事的闲汉挨了二十个板子,待打完板子,这才将人撵出去了。
这回确实也管用,店里再没那些盯着找事儿的人了。找事儿找不成,各家只能学阿桃,试各种新菜式,或是也学了送些小菜,又或是每日都优惠些。
人家怎么做,阿桃无所谓,她只管将自个儿这一摊子事儿顾好。
手里如今银钱宽裕,这几月下来虽有花销,但能动的余下来约莫二百多两银子,阿桃想着是要再买一处院子,还是再买一间小些的铺面。
还不等她纠结呢,就听顺子说食肆旁边的酒肆要转让了。
第63章 酒肆
阿桃店两边一边是沽酒的铺子, 另一家是杂货铺子,阿桃这儿人多,两边被带着生意好了许多, 故而从来没跟阿桃红过脸, 有什么事儿也相互通个气儿。
隔壁那间酒肆不大, 自阿桃食肆开张以后, 这酒肆原本快歇业的生意竟也被盘活起来了,只是不知为何忽然要转让出去。
酒肆照阿桃这食肆要小一些, 后头也没院子, 阿桃一听说便去问价儿了, 得知要二百三十两银子,又问能不能少些。
都算熟人, 一番价儿讲下来,酒肆掌柜的只肯让十两银子,不过他也说了, 店里头酒都赠给阿桃。
阿桃去看了一眼, 几大缸原浆酒液,酒坛子里头也剩下不少酒呢, 单这些酒就要值不少银子了。
掌柜的想问阿桃能不能将店里那小伙计留下, 若她愿意留下, 这银钱能再给她少十两银子。
“这孩子家里也可怜, 打小儿在我店里,也不图你一月给他发工钱,只留他有个住的地儿, 给他吃口饱饭。”酒肆掌柜的叹了口气。
阿桃却十足好奇,“您这酒肆为何不开了,快到七八月份, 到时来往行商过来,酒肆生意也能赚一笔。”
掌柜的只是笑,摆手红着脸不肯多说,只请阿桃将店里小伙计一并留下。
此举也能看出这酒肆掌柜的厚道,阿桃也应了,到七八月份食肆正忙,也需要人手,如今她每日灶间忙活抽不开空,正想着尽快将二妹教出师,好分担呢,多个人也不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