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货郎的娇小 姐(种田)(10)

作者: 鹏炖一锅 阅读记录

柳岚握着两条鱼准备去河边处理,秦蓁跟在后头,他却拿手肘将人轻轻推了回去。

“河边湿滑,你在家就好。”

两条小鱼费不了多少事,不过片刻,柳岚便处理好了。他见秦蓁脚边有一盆清水,当即把鱼放进去清洗。

秦蓁话还来不及说,见他动作,急忙“哎”了声。

“怎么了?”

女子无奈道:“那是备着给你洗手的,鱼放碗里便是。”

柳岚低头往旁边看去,这才发现摆好的碗和皂角。

他愣了下,“无妨,左右还得再碰,我拿几条放盆里养着,到时再过来破鱼。”

“能养活?”秦蓁还从未接触过,并不清楚,秦蓁爹爹带回家的鱼都是已经破好的,不会让她们母女见到一丝血腥。

“养个两三天自然没问题。”

“那好。”

柳岚收拾好东西,起身朝秦蓁道:“那我回去了。”

秦蓁想开口说些什么,但没找到由头,只得作罢。

——

米白的枣花渐渐从枝头掉落,不经意间已经结出豆大的果。

秦蓁种的青瓜在打花,有些花后边还接了短短的一截,长势喜人。

绿叶间藏着的紫色小花也稳挂在藤蔓上,茂盛的菜园已初具规模。

女子身着一袭碧落长裙在小院里漫步,估摸着时辰到了,便回了绣房。

说绣房也不尽然,只是在秦蓁住的东厢房用屏风隔了一道,腾出一片专做绣活的场地。

绣架摆放在宽阔的正中间,不远处的小桌上几支白玉兰亭亭而立。

秦蓁今日心思不定,绣几针便忍不住瞧上一眼。

花是早晨开门时发现的,篮子依旧放在熟悉的门口角落,女子心下了然,当即粲然一笑,可惜另一位主人公并不在现场。

柳岚前几日说过,要去山里捡菌子,是难得的竹参和鸡枞,秦蓁不重口腹之欲,但也知晓有名的山珍。

这两者秦蓁皆有耳闻,一斤往往能卖上十两以上的价格。

她不懂价高的缘由,也不知晓为何难得,但柳岚要爬过三个山头才能到达有竹参的那片林子,因此午食是在山里吃的。采完菌子要立马送到镇上,连晚食都不得闲。

这大概就是常说的得失吧,秦蓁想着。

考虑到路途不便,秦蓁决定蒸些馒头。她做包子的手艺不好,试过几次后便不再动手了,省得浪费。

一上午的时光飞速而逝,秦蓁细看自己的成果,对此较为满意。

她在灶房的橱柜里找出放白面的陶罐,准备揉面做馒头。

秦家一直以来都是吃白米或是精米,杂粮存储的不多,只偶尔煮上一两回。因此秦蓁依旧保留着这个习惯,左右她只有一个人,一年下来也费不了多少米,再说她挣得比寻常人家多,自是不会有这方面的烦恼。

柳岚的脚步比寻常快了许多,他个子高,跨两步抵得上一般人走三步,本来顾不上在秦家停留,却发现秦蓁早已在门口等着。

“怎么了?”

秦蓁将放了馒头的篮子塞到柳岚手里,她用油纸包好后又拿布裹了一层,既不会散开,也不用怕被沾湿。

“今天刚蒸的馒头,你带上,别饿着了。”怕他推拒,秦蓁便赶人,“赶紧拿着,早些回家。”

柳岚征征地望着她,一时忘了言语。

秦蓁不知发生了什么,轻声问道:“不是赶着去镇上?”

男子回过神来,“对。”

他胸腔中涌起一丝别样的情绪,身侧的手指微动,但最终还是按捺住了。

……

在夏日的余晖里,一辆驴车缓缓驶在回村的路上,原本装着菌子的背筐摇身一变,成了沉甸甸的银子的护卫。

柳岚脸上的喜意藏不住,缓了一路也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身侧的篮子空下一半,要不是舍不得,剩下的那些其实也能吃下,毕竟是年轻的汉子,奔波了一天很是疲累,胃口自然也大。

想起仙一般的姑娘,柳岚浑身充满了干劲。

第6章 桃

朦胧的薄纱笼罩着清晨的村庄,午时炎热,农户往往需要尽早起床劳作,以期在凉爽时多干些活,避免在烈日下暴晒。

山野间不知哪处传来几声蛙鸣,不待人听清便沉寂了下去,可另一处也接着响起,却依旧找不着方位。

闲散几只倒有几番趣味,若是热闹起来,此起彼伏,那才让人头疼。

夜色暂未完全散去,但在虫鸣、蛙鸣和鸟鸣的乐曲声中,村子渐渐苏醒。

同路的人们相互打着招呼,边走边聊田地里的庄稼和从外边听到的消息。

与扛着农具的人群不同,提前出门的柳岚只带了一把柴刀,并朝着村子的另一边而去。

草丛中的露水打湿了衣裳,柳岚丝毫不在意,只惦记着刚割断的花好不好看。

将一路收集的花捆扎在一起,又拿干净的大叶片垫在秦家门口的角落里,柳岚放好花束后满意离去。

明日高悬在湛蓝的天空,肩挑一担柴的汉子迈着稳健的步伐下山,柴禾扎实,是耐烧的实木,一担约有百斤,足够一人俭省着用上一个月。

不过按照往年的气候来看,过段时间多是连绵的雨天,还是多备些柴火为好。

柳岚擦去满头的热汗,看着一捆捆码好的柴火心下稍安。

他走到秦家门口,正好碰上准备出门的秦蓁。

“秦姑娘。”

秦蓁脚步一停,她笑道:“今日怎么晚了些?”

柳岚多在巳时末下山回家,现在已经午时过半了。

“多砍了两担柴,没注意时辰。”

上一篇: 金屋玉笼 下一篇: 难抵姝色